APP下载

基于温度对玉米各生长期的影响

2016-10-21张绍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育期玉米温度

张绍伟

[摘要]基于不同温度条件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影响较大,仅就适于春玉米生长发育的黑龙江垦区气候为例,分析不同温度对玉米各期的影响及后续对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供借鉴。

[关键词]玉米 温度 生育期 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94—01

玉米属喜温、短日照作物,对气象条件要求严格,只有满足玉米各阶段对温度的不同要求,才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12-25℃是最适宜玉米整个生长期的温度。黑龙江垦区5—9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5℃,是适于春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区,该区属于中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条件适于玉米高产。由于玉米对温度反应敏感,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如果在玉米生长各期,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对玉米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温度过低。玉米生育期间温度持续偏低,会造成玉米低温冷害,导致生育延迟,北方以秋季低温为主,玉米表现在抽穗推迟,灌浆期缩短,灌浆速度低,瘪粒不饱满,不能在霜前正常成熟而减产,品质下降;温度过高。玉米籽粒生长适宜温度是25℃,温度过高会造成玉米高温热害。高温使作物灌浆速率加快,灌浆持续期缩短,粒重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籽粒产量降低3%-4%,严重影响产量。气温高于33-35℃时,不利于开花授粉,花粉容易很快丧失水分而失去萌发力,不能正常受粉而形成花穗或秃顶,对产量影响很大。

1分析玉米生育期的温度影响

1.1播种期

低温玉米的适宜播种期,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适宜期是4月下旬至5月初,由于北方春季温度上升缓慢,正常播期范围内,播种后约10-20d出苗.土壤温度对出苗有显著影响,播种后土壤温度低对出苗有抑制作用,会出现“粉籽”、“烂籽”和出苗缓慢情况.土壤温度高玉米出苗快。

1.2种子的萌发期

播种后玉米种子在土壤、水、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6-7℃是玉米种子发芽的条件,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蚀而发生霉烂造成缺苗,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0℃,10-12℃为玉米发芽最适温度,以240℃发芽最快。

1.3幼苗期

玉米苗期是以根系生长为主,温度是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玉米出苗之后,會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不断发育,温度越高,生长越快,生长盛期昼夜平均温度在20℃以上较为适宜,有利于“蹲苗”。当地温在20-240c时,根系发生较快且生长健壮。苗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玉米生长发育均不利,若地温下降到5℃或超过35度时,玉米根系会完全停止生长。玉米在苗期有一定的抗低温能力,4-5片叶以前,抗低温能力较强,遇短时间霜冻危害,对玉米产量无明显的影响,比因晚播而受后期秋霜为害的影响轻得多,只要加强田间管理,苗在短期内可迅速恢复生长。

1.4拔节至抽雄期

日平均温度达到18℃时春玉米开始拔节,这一时期是玉米营养生长的旺盛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相应增高,生长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成正相关,即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拔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2—240℃,利于植株生长和幼穗发育;当温度低于15度时玉米停止拔节;温度过高,会缩短玉米穗分化期,导致分化的小穗和小花数目减少。

1.5抽穗开花期

玉米一生中对温度反应最为敏感、要求最高的时期具体体现在抽穗开花期。25-28℃为此期适宜温度,空气湿度适宜,可使雄、雌花序协调,授粉良好。温度超过32度℃以上,大气相对湿度低于30%,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空气会非常干燥,花柱易枯萎掉落,花粉粒在散粉后1-2小时内即迅速因失水失去活力,难于完成授粉、受精而造成秃顶、缺粒。同时高温也导致雌穗吐丝期延迟,雄穗开花持续时间减少,造成花期不遇。需注意一点,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0c花粉都不能顺利散粉。

1.6灌浆成熟期

日平均气温22-24℃是玉米子粒灌浆成熟期最适宜温度,也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最佳温度,此温度范围,有利于有机物质合成,促进同化作用,温度愈高,干物质积累速度愈快,千粒重愈高。低温不利于灌浆,当温度低于160c时,玉米子粒灌浆速度减慢,成熟延迟,易受秋霜为害;25℃以上的高温,易造成玉米子粒迅速脱水,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基于以上,不满足22—240c的适宜温度,温度低于16℃和高于25℃均影响酶活动,不利于玉米植株养分积累和运转,使子粒秕瘦,粒重减轻,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猜你喜欢

生育期玉米温度
收玉米啦!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一张票的温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停留在心的温度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