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市遏制宗教极端势力渗透能力研究

2016-10-21肖永清周桂英

关键词:渗透

肖永清 周桂英

摘 要:宗教极端主义对阿克苏的渗透由来已久,从乱区分清真非清真到着装变化,妇女蒙面、青年留大胡须、禁止抽烟喝酒、婚礼不让唱歌跳舞葬礼不让哭;到后来干扰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婚姻法;在公共场所做礼拜,威胁世俗化的穆斯林群众,最后向暴力活动转化。

关键词:遏制;宗教极端势力;渗透

中图分类号: B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8-2

1 2015年阿克苏市稳定形势特点分析

随着严打的深化,以“存量”为主的危安团伙案件仍处于高发频发的态势,维稳形势依然极其严峻,敌人“想干事、干大事”的意愿依然十分强烈。

1.1 危安组织团伙案件多,暴力恐怖活动处于活跃期

严打以来,打掉的危安团伙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值。从参与暴恐团伙成员结构看,“年龄小、文化低、收入少”的现象突出,团伙成员大多数是“80、90、00”后,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多是低收入农民或打工群体。

1.2 “伊吉拉特”团伙案件多,非法出境活动处于活跃期

从现实威胁看,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治理非法出境专项行动,“伊吉拉特”活动出境受阻,这些团伙成员一旦出境不成,就地“圣戰”或返回疆内作案的可能性极大。从护照的获取方式看,有的以上学、买房等形式将户口迁移到内地办理护照;有的采取跨国婚姻骗取护照。从资金输送方式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以往非法出境人员的“伊吉拉特”活动资金多是随身携带,当前则是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汇往境外蛇头,或将资金交给在境内活动的外国籍人员带往国外,转交给境外蛇头。从筹集资金方式看,有的变卖房产、土地;有的争取亲朋好友资助;有的从事盗窃、抢劫犯罪活动,获取非法资金;有的做生意、打工获取资金。

1.3 查缴非法宣传品数量多,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处于活跃期

当前,“三股势力”利用非法宗教书籍、非法电子读物、存有宗教极端思想内容的手机、多媒体卡、U盘、光盘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试图将宗教狂热意识植入、固化在信教群众思想中,从而煽动信教群众付诸实际行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三股势力”还通过宗教极端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家族式宗教极端黑恶势力团伙,向周边群众渗透宗教极端思想,影响一个村、甚至周边多个村的宗教氛围不断升温,使得宗教极端思想蔓延趋于活跃。

1.4 受打击处理人员家属多,相互串联实施破坏活动处于活跃期

严打以来,虽然通过专题教育、法律宣传、见面谈话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疏导,但仍然有部分暴恐分子的亲属或子女,受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不是检讨自身问题,反而将仇恨的矛头对准党和政府,四处寻找制爆技术,为了给所谓的 “兄弟姐妹报仇”而实施报复性恐怖活动。

1.5 风险隐患薄弱点多,稳定的基础依然脆弱

目前阿克苏市存在以下风险隐患点:一是危安团伙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伊吉拉特”、极端宗教团伙迅猛增长的风险。二是被打击处理人员亲属群体庞大,易受极端分子拉拢渗透的风险。三是境外煽动、指挥、渗透危害不断加剧的风险。四是流动人口管理盲点隐患多,动中结伙、流窜作案的现实危害高的风险。五是基层政权和偏远散群众易遭袭击暗杀的风险。

2 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动向

2.1 向教师和学生中渗透

宗教极端势力在教师队伍、青年学生中发展成员,表现最典型的就是“伊扎布特”极端组织。“伊扎布特”组织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国际恐怖组织,其成员行动诡秘、隐蔽,往往改名换姓,隐瞒真实身份,既无真实身份证,又不办居住证,多以各类出租屋为活动据点。该组织主要通过瞄准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发展成员,不断加紧向青少年渗透,通过印刷、散发大量非法书籍和传单,利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等手段快速向青年学生灌输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思想,煽动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盲目追随,让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渗透、被“洗脑”,从而控制思想,煽动青少年进行激烈的暴力恐怖活动,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最终走上不归的暴恐之路,成为牺牲品。

2.2 向妇女进行渗透

向妇女群众进行渗透的主要是“瓦哈比”和“伊斯兰改革派”宗教极端组织。由于受到“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影响,导致前几年出现蒙面纱的女性增多,甚至一些妇女只能看到一双眼睛等极端现象。由于受到“伊斯兰改革派”极端思想的影响,导致地区个别县的部分农民,存在把女性穆斯林当成宗教人士,要给其颁发宗教人士证书,发放生活费等错误认识,这些观点对宗教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与伊斯兰教规定的女性不准有宗教人士的教义完全相违背。

2.3 向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知识分子中渗透

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渗透的对象不仅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辍学儿童、无业青年等特殊人群,已经向社会拥有社会主体意识的人群侵蚀、宗教极端思想在乡村地区不断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其欺骗性,再加以胁迫,以培养“群众基础”。

由于受到宗教极端分子的蛊惑,加上个别宗教从业人员的召唤,逐步形成在宗教名义下的宗教极端组织,这些宗教极端组织的成员中,也有那些出身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社会职业、生活条件优越的党员领导干部,也投入到宗教极端势力中去,甚至在其中起着特殊领导的作用。在知识分子中传播的原因是填补信仰空缺,实行精神引导,以培养理论宣传骨干;在党员干部中传播的原因是散播分裂种子,培育内部力量和引领骨干。

3 遏制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措施

3.1 强化主体责任,凝聚维稳强大合力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党委是主体、政法部门是拳头、公安机关是尖刀,坚决克服松懈麻痹、盲目乐观的思想,牢固树立“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地区、无关的部门和无关的人”的意识,深刻认识“100-1=0”的道理,把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都置于总目标下来思考和定位、去谋划和推动。

3.2 进一步强化教育疏导,深入发动群众,最大限度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要切实把群众发动起来,形成全民维稳工作格局。在任何时候,孤立打击极少数,团结教育大多数,都是做好维稳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政治策略。一旦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政法维稳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群众参与反恐维稳之日,即是暴恐分子灭亡之时”。要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各类违法犯罪人员。

3.3 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风尚,对冲宗教极端

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推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用好用活“五把钥匙”,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三管齐下”,大力提倡“一反两讲”,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全力破解“去极端化”难题,坚决遏制“双泛”思想渗透和蔓延,打赢意识形態领域反分裂斗争的硬仗。

3.4 抓严抓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三支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

着力建设“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的“四强”干部队伍。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突出干部政治坚强首要标准,对优秀的干部提拔重用,严惩笃信宗教、违反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不断净化党员干部队伍。

着力建设“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为人师表的好老师、立德树人的好老师、专业过硬的好老师”的“四好”教师队伍。配齐配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城乡中小学校领导班子,把立场坚定、专业过硬的“四好”教师选进学校领导班子,让教师带头开展“去极端化”活动,面对面向学生和家长讲清宗教极端思想的严重危害,主动承担起反分裂、反渗透的职责任务。

着力建设“爱国爱教好、解经讲经好、民族团结好、文明教风好、发挥作用好”的“五好宗教人士”队伍。完善县(市)乡村“三位一体”包联指导体系,每月对宗教人士进行考核评定,对有思想问题的宗教人士及时进行谈话,对立场不坚定的直接清除出宗教人士队伍并严肃处理。

3.5 稳步推进“小街道大社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布局设置

稳步推进“小街道大社区”工作机制,围绕服务群众和维护稳定两大职能,完善社区布局设置,对人口规模过大、维稳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的社区进行调整拆分。积极推进乡镇站所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做好管理职能承接,建立务实管用、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十支队伍”建设,在选、训、管、考上下足功夫,确保作用有效发挥。要强化正向激励,做好乡镇干部晋升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中招录公务员等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热情。

猜你喜欢

渗透
幼儿园课程渗透美术内容的教学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