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赫梯国王铁列平的历史功绩

2016-10-21

古代文明 2016年3期
关键词:穆尔条约国王

李 政

【古代地中海文明】

论赫梯国王铁列平的历史功绩

李 政

提 要:赫梯国王铁列平及其颁布的敕令受到国内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关注的核心仅限于王位继承法,他在位期间建立起来的对内统治的其他政策和对外交往模式以及其他诸如文献编撰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功绩显然被忽略了。实则,铁列平在对内统治方面的贡献绝不限于王位继承法的颁布和实施,诸如内部行政管理甚至文献编撰格式等方面的建树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他很可能开辟了赫梯国家对外统治的新模式以及国家发展与强大的新战略,避免了赫梯国家的过早夭亡。所以,有必要全面认识和重新评价铁列平国王及这个时期赫梯文明史的发展。

赫梯国王;铁列平;历史功绩;评价

铁列平(Telipinu,约公元前1525—前1500年在位)并不是赫梯文献中提到最多的国王,1T. Bryce, The Kingdom of the Hitti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xv. 本文涉及赫梯国王的在位年代据此。流传下来有关他的文献也远远不是最多的。然而,他却是国内几乎所有世界古代史教材必提的一位历史人物,他颁布的王位敕令(名为‘铁列平敕令’)的意义似乎超过了赫梯历史上其他绝大多数重要历史事件,他本人的历史地位也因为敕令而超越了赫梯历史上几乎其他绝大多数赫梯国王。尽管如此,可以认为,国内学术界对铁列平的研究也不过是探讨了一个重点,并未涉及到其他重点,也远非全面。当然,国外赫梯学界有关该国王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同样存在探究不足的问题。2H. A. Hoffner, Jr., “Propaganda and Political Justification in Hittite Historiography,” in H. Goedicke & J. J. M. Roberts eds., Unity and Diversity. Essays in th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Baltimore & Pari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pp. 49-62。国外个别学者的研究赋予铁列平及其敕令新的内涵,认为他也是一位篡权者,其敕令可以看作是一篇辩解词。

现已知铁列平时期的文献资料整体上数量有限。根据克兰格尔的统计和归纳,3H. Klengel, Geschichte des Hethitischen Reiches, Leiden: Brill, 1998, pp. 77-78. 铁列平敕令(CTH 19,CTH=E. Laroche, Catelogue des Teхtes Hittites, Paris: Editions Klincksieck, 1971)、有关铁列平统治的情况(CTH 20)、铁列平与伊什普塔赫苏的条约(CTH 21)。关于后期文献,克兰格尔的统计结果是四篇:泥板编目,提到了一句话,伊什普塔赫苏(Ⅰsputahsu,与铁列平同时代),基祖瓦特那(Kizzuwatna)的国王与铁列平,赫梯国王的第一块泥板条约(CTH 276.1没有名称)、残片,提到了铁列平(CTH 22)、献祭清单(CTH661)和穆尔什里二世的详尽本年代记(CTH 61)。总数不过几篇。有意思的是,后期提及他的史料也并不多见,甚至极为少见。然而,不可诋毁的是,铁列平统治时期是赫梯王国早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王位继承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铁列平敕令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的确,无论在赫梯历史上还是在同时代的整个近东历史上,就其形式而言,颁布王位继承法这一事件本身很可能具有着独一性,1王位继承法的规定内容具体如下:仅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如果没有嫡长子,则让庶子继位。但是,如果仍没有庶子,让他们为她,即长女,选夫,奉那个男人为国王。KBo ⅠⅠⅠ 1, 2, 36-39, in H. H. Figulla & O.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Leipzig: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3, p. 3.它的核心内容恐怕同样具有相同的特征,这很可能是国内学术界长期重视这篇文献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赫梯文明史研究的角度而言,可以说,国内学术界这样的认识未必不可。毕竟,自从颁布后铁列平敕令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关于王位继承的规定并不是铁列平敕令的唯一一项内容。事实上,铁列平国王以王位继承法颁布的背景为依据,2铁列平国王在敕令中陈述了赫梯国家自穆尔什里一世国王(Mursili Ⅰ, 约公元前1620—前1590年在位)被暗杀后王权斗争的惨烈程度、王室内部的混乱状况以及军事上的失败和社会经济动荡的情况。集中地向王室官员和王室全体家族成员们进行了行为训诫,要求王室官员及其后代以前人血的教训为戒,希望之后的国王的兄弟、儿子、姻亲、全体家族成员和军队团结起来。任何人不能再进行图谋和暗杀活动,应遵循他制订的这一行为准则。文献中鲜明地提到:

无论谁在他的兄弟和姊妹中间作恶,以及打击国王的头,你们召集吐里亚会议。如果他继续这样作恶,他必须以头颅来低偿。但是,人们不能像对待祖鲁瓦、塔努瓦、塔哈尔瓦伊里和塔鲁赫苏那样秘密地进行残杀。他们不能在宫中对他的妻子和他的儿子们作恶。如果王子作恶,他必须以他的头来低偿,而不许株连他的房屋或者他的儿子们。王子们无论杀死谁,与他们的房屋、他们的田地、他们的苹果园、他们的谷仓以及他们的牛羊无关。3KBo ⅠⅠⅠ 1, 2, 50-58,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3.

对于诸如管家、宫廷职员之首、禁卫军之首和掌酒官之首等身居要职的王室扈从和官员,他们的行为也受到敕令严格的约束,不能随意而行。他们不能随意占领触犯王法的王子们的财产等。与此同时,铁列平要求宫廷职员、卫兵、持金矛者、持杯者、司膳者、厨师、传令兵、马童、千夫长须牢记血的教训,敢于面对作恶者,不仅站出来反对,而且要消灭他们。

现在,在哈吐沙,从这一天起,你们宫廷职员、卫兵、持金矛者、持杯者、司膳者、厨师、传令兵、马童、千夫长须牢记这一事件,让塔努瓦、塔鲁赫苏、塔胡尔瓦伊里事件作为你们时代的警示。如果任何人再作恶,无论他是房主,还是宫廷仆人之首、掌酒官之首、禁卫军之首、千夫长之首——无论他的地位是第一等级还是第二等级——让你们作为潘库斯抓住他,让你们用牙齿毁灭他。4KBo ⅠⅠⅠ 1, 2, 66-73,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4.

不同寻常的事,铁列平国王对未来国王的行为同样进行训诫,要求他们无论是在战时还是非战争状态,都要恪守规定。在大敌当前时,国王必须站出来并凭借强力使敌国臣服;在内政管理中,国王不许杀害家族的任何成员,否则,他将导致灾难。

将来,无论谁在我之后成为国王,那时,愿他的兄弟们、他的儿子们、他的姻亲们、他的全体家族成员和他的军队团结起来。你必须站出来并凭借强力使敌国臣服。但是,不要这样说:“我原谅他们。”但是,你不能原谅,而要更有效地控制他。5KBo ⅠⅠⅠ 1, 2, 40-44,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3.

今后,无论谁成为国王,并且试图伤害兄弟、姊妹,你们就如同潘库斯直接对他说:“读读这泥板上记载的流血事件!先前,在哈吐沙流血事件是很多的,众神惩罚了王族中的叛乱者。”6KBo ⅠⅠⅠ 1, 2, 46-49,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3.

该敕令所作的其他规定同样十分重要。很可能,其中首次明确提出作恶者的死罪可以赔偿的方式解决,而且通过敕令的形式将其确立下来。

流血事件是这样的:无论谁犯罪,他将受到被害者后嗣的惩罚。如果他说:“让他死”,那么,他将死去;如果他说:“让他赔偿,”那么,他将赔偿。但是,这不必诉诸国王。1KBo ⅠⅠⅠ 1, 4, 27-29,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4. 泥板该栏的大部分内容包括第四十五段到结束残缺不全。

同样,针对巫术的破坏性,铁列平敕令明确规定今后在哈吐沙禁止人们实施巫术,这个行为必须要被拔除:

在哈吐沙,今后必须拔除巫术。王族中知道有谁施巫术,你们,王族成员必须抓住他并把他送到宫殿大门,而有谁不把他送到那里,灾难不可避免,不幸将降临这个人和他的房屋。2KBo ⅠⅠⅠ 1, 4, 30-34,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4.

此外,在泥板的第三栏很可能涉及了有关赫梯国家疆域内各地粮仓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这样的管理内容在现存的文献中很可能是少有的。由于泥板残缺不全,至今学界对此项内容的了解有限。

可以认为,这些规定与继承法具有一致性,其重要性不遑多让,对于赫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乃至生死存亡同样不可或缺。这些规定涉及的内容本身也是赫梯国家政治统治和管理秩序建立的基本需要和保障,是统治阶层内部秩序完善的充分体现。围绕着王权和王位继承人的保护这个中心,铁列平推出的是一系列的规则,这些内容是王位继承法的重要补充,而且在赫梯历史上也同样是开篇之作,很可能也是首次以敕令的形式得以确立。它们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广泛,不仅仅是官员们的行政管理,特别是还触及未来国王的行为和赔偿机制以及巫术的治理等方面,旨在解决的问题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王位继承法。这些规定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其对赫梯王国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既有规则的延续,并且为后世所效法编撰出更具针对性、内容更为丰富的训诫文献,而且如同王位继承法一样,也成为后世的行为准则。

从铁列平敕令这篇文献来看,铁列平同样发动了对外的军事征服活动,而且他的远征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一些失地重归赫梯国王的控制。但是,胜利可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东南部地区。因为该地区已然兴起一个强国——基祖瓦特那。很可能在赫梯国王阿穆那(Ammuna,在位年代不详)时期,基祖瓦特那国已经建立。铁列平即位后接受这一现实,承认了该国家的存在,并与基祖瓦特那国王伊什普塔赫苏签订了条约。他的对外生涯也因该条约的签署而更富有历史意义。铁列平缔约思想的来源无从稽考,他是如何将条约引进到赫梯国家与他国之间的关系中来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吸引力,遗憾的是,迄今没有直接的文献材料可以解释这一重要的现象。

尽管泥板严重残缺,现存的残片已足以证实,其中的内容是一项条约。除了“条约”一词和铁列平国王的名字,残片还表明伊什普塔赫苏被称为基祖瓦特那的国王和大王,3KBo XⅠX 37, 1, Vs. 1-2, Vs. 6-8, Rs. 3 & 10, in H. Otten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XⅠX,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1970, p. 8. 该残片正面第一行提到“条约”一词,第二行提到铁列平的名字,第六行有“基祖瓦特那国王这样说”,在第八行中基祖瓦特那国王被称为“大王”。背面第三行再次提及基祖瓦特那国王的“大王”称号。在背面第十行中伊什普塔赫苏被称为“基祖瓦特那的国王”。这反映出该条约的平等性质、赫梯国王与基祖瓦特那国王的平等关系以及双方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平等地位。4西方个别学者认为,赫梯国王与基祖瓦特那国王帕达梯苏(Paddatisu,在位年代不详)的条约才是平等条约。这意味着铁列平条约不是平等条约。究其原因无非是铁列平条约残缺不全无法定性。这样的认识表面上似乎忠实原文,却失诸片面。对此不能机械照搬。尽管铁列平条约残缺严重,只要根据现存的内容并结合赫梯历史发展的状况和历史联系性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平等性毋庸置疑。详见李政:《论赫梯历史上的基祖瓦特那条约的类型》,《东方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46-257页。

赫梯国王铁列平与基祖瓦特那国王伊什普塔赫苏缔约的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首先,这一时期,赫梯国家正处在内部混乱和国力衰退的阶段,王权斗争极大地削弱了统治阶层的力量,赫梯国王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彻底征服基祖瓦特那。第二,该地区是胡里特人文化影响的范围,有必要规避相邻地区胡里特人干涉的风险。第三,保持与邻国稳定和友好相处的关系,对于刚刚经历严重创伤的赫梯王国而言尤为重要。总之,赫梯国王此时不具备强大的实力,无法彻底征服基祖瓦特那,铁列平不得不承认了该国的存在、称其国王伊什普塔赫苏为“大王”并签订平等条约。这是迄今所知赫梯历史上的第一篇条约文献,它的缔结具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条约的签订维系了赫梯国家的存在,保全了铁列平及其统治地位,建立起与邻国稳定和友好相处的关系,对于刚刚经历创伤的赫梯王国而言尤为重要。显然,缔约比单纯动用军事武力进攻更加有利于赫梯国家实力的恢复。

铁列平本人的历史地位也因该条约的缔结而更富有历史意义与影响。这项条约的签订开创了赫梯国王国家统治和对外统治的一个重要模式,至少在今天看来是这样的。毕竟这是迄今所知赫梯历史上的第一篇条约。外交与军事征服,这是后期赫梯国王们纷纷效仿的一种对外统治机制。缔结条约这种手段在赫梯中王国和帝国时期为赫梯诸王纷纷效法和采用。这已经从赫梯国家的历史发展得到了证实。而且,尽管赫梯文明历史短暂,赫梯国家缔结条约的数量在同时代的古代世界却是最多的,条约的种类也最为丰富。铁列平这篇条约的问世意味着从这个阶段开始赫梯国家的对外关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内涵,赫梯国家的发展也真正进入到一个外交时代。铁列平将赫梯历史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然而,这一开创性的事件和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却被论者低估了。铁列平统治的这一历史贡献未见其他学者的挖掘和论述,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另一方面,面对赫梯国家内外交困的压力,特别是,外部新兴强大力量的崛起,赫梯国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铁列平审时度势采取了新式的对外交往手段并获得了成功。然而,这一外部压力,在铁列平之后赫梯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更为严峻。铁列平采用的以条约为核心的对外政策为其后的赫梯诸王摆脱困境、舒缓压力提供了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对策。所以,这条约的订立也不完全在于开辟一种对外统治的模式,它还成为赫梯国王对外关系中解决矛盾的一个法宝,甚至是化解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赫梯国家而言,该条约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毕竟赫梯国家位于半岛中部,始终处在大小敌对国家和部落的包围下,外部环境恶劣;而且,到赫梯帝国时期,赫梯国家已经不是小亚半岛的一个小国,而是覆盖整个小亚半岛和叙利亚北部及中部地区的一个帝国。

铁列平敕令的开篇格式,尽管简明扼要,却十分突出。这是因为其采用了回顾式的写作手法,追述了拉巴尔纳(Labarna,在位年代不详)、哈吐什里一世(Hattusili Ⅰ,约公元前1650—前1620年在位)和穆尔什里一世诸位先王的军事业绩和赫梯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也写到了之后诸如汉提里一世(Hantili Ⅰ,约公元前1590—前1560年在位)、兹坦达一世(Zidanta Ⅰ,在位年代不详)、阿穆那和胡兹亚一世(Huzziya Ⅰ,在位年代不详)几位先王之间的图谋、杀戮和残酷的王权斗争:

塔巴尔那,铁列平,伟大的国王。先前,拉巴尔那是一个伟大的国王,那时,他的儿子们、他的兄弟们和他的姻亲、他的家族成员,以及他的士兵们团结在一起。

国家虽很小,但是,无论他进行哪一次远征,他都凭借强力使敌国臣服。

他征服了那些国家,使他们丧失了抵抗力,并使边界达到海边。当他远征归来时,他的每个儿子被派驻到那些被征服的国家:

胡皮什那、图瓦努瓦、奈那沙、兰达、扎拉拉、帕尔苏汗达和卢斯纳。他们统治着这些国家。一些比较大的设防城市也在他们的管辖之内。

后来,哈吐什里继承了王位。同样,他的儿子们、他的兄弟们、他的姻亲、他的家族成员和他的军队团结在一起。无论他发动哪一次战役,他都以强力征服了敌国。

他毁灭了这些国家,他使得他们丧失了抵抗力,并使边界达到海边。当他远征归来时,他的每一个儿子被派驻到那些被征服的国家,一些比较大的设防城市也在他们的管辖之内。

但是,后来,王子的臣民不忠实,他们开始毁坏他们的房子,开始筹谋反对他们的主人并使他们流血。

当穆尔什里在哈吐沙继位后,同样,他的儿子们、他的兄弟们、他的姻亲、他的家族成员和他的军队团结一致。他凭借强力使敌国臣服,使他们丧失了抵抗力,并使边界达到海边。

他远征哈拉颇,毁灭了哈拉颇城,并把俘虏和财物带回到哈吐沙。后来,他远征巴比伦,征服了巴比伦城,并且打败了胡里特人。他把俘虏和战利品带回到哈吐沙。汉提里是一个持杯者,他娶了哈拉颇什里,穆尔什里的姐妹。兹坦达与汉提里策划宫廷叛乱,他们谋杀了穆尔什里,制造了流血事件。

我们赶到郊区哥们儿朝洛蒙的家。哥们儿朝洛蒙正苦丧着脸,坐在床沿上一筹莫展。他媳妇抱着孩子屋里屋外地走。孩子已经哭得没有力气,脸色黢青,气息奄奄。开裆裤里的鸡鸡肿得像灯泡。

汉提里害怕了[……]他们保护军队。[……]他们开始提供步兵,[……]

当汉提里到达特嘎拉玛,开始说:“我所做的这个,兹坦达的恶言[……]我听说。他要作为国王进行统治。诸神保护了穆尔什里的血。

……(第十四段到第十六段残缺不全。)

当汉提里在苏克兹亚城寻找女王: “谁杀死了她”?宫廷王子们带回消息,他们在特嘎拉玛集会,并且将他们驱逐到丛林。

当汉提里年老并成为神的时候,兹坦达同他的儿子们一道杀死了汉提里的儿子卡塞尼,并且杀死了他的重要的臣子。

兹坦达成为了国王,那时,诸神保护了卡塞尼的血,诸神使阿穆那成为那个人的敌人。他杀死了兹坦达,他的父亲。

现存赫梯中王国时期的文献开篇部分大多残缺不全,很难看到文献开篇部分的完整结构。在赫梯帝国初期的文献中,“穆尔什里二世简写版十年年代记”的开篇部分陈述了穆尔什里二世(Mursili ⅠⅠ,约公元前1321—前1295年在位)和其父亲的家室及两者的继承关系,回顾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兄长的即位与病情以及周边敌对国家对赫梯人的态度。1KBo ⅠⅠⅠ 4, 1, 1-7, in Figulla & Web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ⅠⅠ, p. 15.“我主,穆尔什里,大王,赫梯国王,英雄,苏皮鲁流马之子,大王,英雄,这样说:当我尚未继承父位时,周边多国已对我怀有敌意。当我父亲成为神之后,阿尔努旺达,我的兄长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然而,不久,他病了。当敌国听说我的兄长,阿尔努旺达病魔缠身,他们便开始敌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穆尔什里二世陈述了他的前辈们的个人信息和国家周边面临的危机状况,特别是,还包括了他本人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尽管他的概括回顾总结极为简短,穆尔什里二世清晰地展现了他即位的背景和发动远征的理由等内容。

哈吐什里三世(Hattusili ⅠⅠⅠ, 约公元前1267—前1237年在位)的自辩词是赫梯帝国中后期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献。哈吐什里三世国王在开篇便追溯了他的先王们,提到了他的父亲、祖父和历史上曾经名为哈吐什里的一位国王。2KBo Ⅰ 1, 1, 1-4, in H. H. Figulla and E. Weidner (hg.), Keilschriftteхte aus Boghazköi, Bd. Ⅰ, Leipzig: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16, p. 1.“这样说:塔巴尔纳,哈吐什里,大王,赫梯国之王,穆尔什里之子,大王,赫梯国之王,苏皮鲁流马之孙,大王,赫梯国之王,哈吐什里的后代,库沙拉的王。”这是典型的亲属关系和族群关系的追溯,内容单一,简明扼要,但是,时间跨度之大和族谱的追溯之久远与铁列平敕令异曲同工。尤为重要的是,这一追溯明示了哈吐什里三世与先王哈吐什里和库沙拉邦国(Kussar)的渊源关系。

而且,“哈吐什里三世自辩词”前半部分的行文采用了回溯式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哈吐什里三世从介绍他的父亲养育四个孩子入手。作为最年幼者,他回顾了兄长对他成长各个阶段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其中还述及女神伊什塔尔在各个阶段对他的眷顾及对其王权的支持,以达到宣扬其王权神授的目的。总之,尽管这篇辩解词存在着一定的虚构内容,但是,这篇文献的确将总结回顾与现实需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将同类写作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回顾追溯式的写作手法还见于这一时期的其他多篇文献,如赫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Muwattalli ⅠⅠ,约公元前1295—前1272年在位)与阿莱颇(Aleppo)的塔尔米-沙鲁玛(Talmi-Sharrumma, 在位年代不详)封王的条约、3除了穆瓦塔里二世的世系表,该文献还说明了相关历史背景及此前双方关系的沿革。相关叙述从古王国时期哈吐什里一世国王对阿莱颇的征服开始,接着提到穆尔什里一世的征服和统治。述及的其他事件尚有阿莱颇国王与中王国时期吐塔里亚国王的和平友好及阿莱颇国王的背叛和赫梯国王吐塔里亚的再次征服、阿莱颇国王对抗赫梯国王哈吐什里的犯罪事实及帝国时期苏皮鲁流马一世征服阿莱颇的事件和阿莱颇王塔尔米-沙鲁玛与穆尔什里二世之间的相互支持及其友好关系等内容。叙述这些内容的目的很可能在于表明这篇条约签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该条约的中文译文见李政:《赫梯条约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365—368页。吐塔里亚四世(约公元前1227—前1209年在位)与库伦达(约公元前1228—前1227年在位)的条约,4在这篇重要条约文献的开篇部分,帝国晚期的国王吐塔里亚四世也采用了这种写作手法,回溯其父亲哈吐什里、祖父穆尔什里、曾祖父苏皮鲁流马和赫梯历史上很可能第一位名为吐塔里亚的国王,并回顾其父亲与穆瓦塔里之子乌尔黑-泰苏普的冲突,明确指出了库伦达与乌尔黑-泰苏普的敌对毫无关系。他还追溯了其父亲与库伦达的关系,而且点明正是其父亲抚养了库伦达并且任命他为塔尔浑塔沙的王并确立了其边界并保障了他的权益等。吐塔里亚四世回顾了他与塔尔浑塔沙封侯王库伦达自幼以来的友好密切关系,旨在强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将一如既往密切和友好。该条约的中文译文见李政:《赫梯条约研究》,第397—410页。等等。这些文献中回顾式写作手法的运用在形式上与铁列平敕令一致,而且其使用的目的也别无二致。

关于赫梯文献中回顾总结式的写作手法或者格式,虽然无法肯定其始创于铁列平时期,但铁列平敕令的确是赫梯历史上第一篇跨度大且比较完整运用回顾写作手法的文献。这篇文献追溯的先王覆盖了哈吐沙建都以来的历任赫梯国王,而且将回顾总结式的写作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是迄今所见古王国时期以来唯一一篇具有如此风格的文献,堪称这种写作手法发展的里程碑。在这一意义上,同时结合赫梯历史的客观发展情况,可以大胆地认为,这篇文献很可能是赫梯文献编撰追溯式写作模式的第一部伟大作品。

这种写作模式在后期赫梯文献编撰中的运用充分说明了其必要性与价值。而且,后世对这个形式的运用有了新的发展,很可能其内涵已经超越了形式本身,不仅是追溯先王而已,而是被赫梯国王广为接受并用以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思想或观念。穆尔什里二世的追溯在于为发动战争正言。哈吐什里三世的追溯旨在说明他出身的正统并与他王位继承合法化的目的结合起来。

结 论

毋庸置疑,赫梯国家在铁列平时代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新的发展。铁列平敕令绝不是简单的王位继承法,换言之,“继承法”这一提法不足以涵盖铁列平敕令的内容。铁列平敕令是一个整体,所要建立的是赫梯国家统治的一种全面的新秩序,而不仅仅针对王位继承制这一内容。

铁列平敕令也是一篇训诫准则。他训诫了王室官员,提出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重要的是,发展和建立起国家统治的训诫思想及一种管理模式。

铁列平的这篇文献是敕令,也是法律。除了王位继承制度,敕令中确立的各项规定,包括死者赔偿机制等内容其实就是赫梯人的法律条款,其内容与赫梯法典中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铁列平的这篇文献是敕令,也是赫梯语文献编撰的一个典范。敕令回顾式的写作手法在此后赫梯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生根发芽,成为后期文献编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铁列平的统治成就绝非一篇敕令能够代表。在铁列平即位之前,赫梯诸王的对外关系几乎全部是军事征服活动。正是他将条约引入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军事与外交并重成为赫梯国家对外关系发展的一个新变化。铁列平这篇条约的问世意味着从这个阶段开始赫梯国家的对外活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尤其值得强调的一点是,铁列平开创的对外统治模式为后世几乎历代国王所效仿。

铁列平时代,赫梯国家既有继承发扬,也有开拓创新,而且是赫梯文明史大发展的一个阶段,特别是他在政治思想与制度、外交关系与政策、法律文化以及文献编撰等方面为此后赫梯国家的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1在写作手法之外,或许还能够看到铁列平时代诞生的其他新事物。铁列平敕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句形式,某种特定的政治事件被高度概括,并通过命令式的语气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铁列平敕令提到:“让塔努瓦、塔鲁赫苏、塔胡尔瓦伊里事件作为你们时代的警示”。塔努瓦、塔鲁赫苏和塔胡尔瓦伊里合谋叛乱事件已经被视为一种恶行的符号,被看作对人们未来行为的警示。这个表达方式目的明确和用意深刻,很可能始于古王国时期的铁列平时代。这种警句形式在赫梯帝国时期的文献中得到证实。吐塔里亚四世要求阿穆鲁国沙乌什卡穆瓦这个附庸说:“你不许像玛什吐里一样行事”。玛什吐里的反叛恶行也成为了恶行的符号和对人们未来行为的警示。可以认为,这样的表述方式也可以归类为警句,是赫梯人警句文化的一个创新。它在赫梯帝国时期的再次出现很可能与铁列平时代的文化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铁列平的历史功绩是全面的,不仅确立了王位继承制度。对铁列平的研究切不可只重视王位继承法,割裂了整篇敕令,甚至是割裂了铁列平的整个统治。全面认识和评价铁列平国王的历史功绩有助于,理清赫梯文明史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赫梯文明发展的动态特征。总之,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对象的完整性,其实,何止对一位赫梯国王的研究?何止对一部赫梯文明史的研究?

[作者李政(1964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张强)

10.16758/j.cnki.1004-9371.2016.03.002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项目批号:11&ZD082)阶段性成果。

2015年12月12日]

猜你喜欢

穆尔条约国王
得到满足的童心
贪吃的国王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百岁老兵去世,英国降半旗志哀
俄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好玩儿的国王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当当吃国王饼
国王的死敌
少年未染风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