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马冰河入梦来

2016-10-21一品地瓜酥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钟离史书记下

◎一品地瓜酥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品地瓜酥

多年以后,黄河水滚滚逝去不复返,河底的沉沙葬了一指风华,这时便再也无人提起昔日群雄争霸的楚汉盛唐,也没人再忆起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历史为他们每个人都举行了一场悲情而盛大的葬礼,史官轻轻提笔写下当年那些风月霁华,然而钟离眛却注定要为那些星光般璀璨的人物陪葬。

钟离是复姓,眛才是他的名字。钟离眛的前半生给了一个帝王,后半生轻信了一个故友。他的名字就像在嘲笑他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血生涯,嘲笑他愚昧而又轻信他人的一生。

千年前的黄河,当时河岸两旁也许还未颓败成斑斑黄土,葱郁的草木足以掩盖住将士的身影,空气中缭绕鼻尖的是挥之不去的血腥气。这是楚汉相争的地方,群雄逐鹿的年代马上就要过去,而今要看的是谁能成为稳坐帝王宝座的人。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个王座代表着坐拥天下的权力,不过向来只容得下一个王。

钟离眛不知在战场上负了多少伤,才成为楚国所向披靡的英雄。传闻中他总是披一身寒色盔甲,持一柄刀光凛冽的重剑,骑一匹黑色战马,自成千上万的人群中杀出,虽是单枪匹马,却可以打得敌军落荒而逃。彼时他是一个传奇,是楚国的仰仗。

他誓死都效忠项羽。那些汉王派来的说客以他们的巧舌如簧,轻而易举地挑拨着项羽与忠臣的关系。他看到昔日的同僚一个个因为帝王的猜忌而灰心离去。他不是没想过离开,但国除了不可一日无主,还不可一日无忠臣。

他何等聪慧,自然看得出楚国的倾覆之势。可是等到夜幕里黄河的滚滚涛声入耳,借着寒星之光,钟离眛想到当年项羽的知遇之恩。那个高高在上的楚王在万千将士中一眼相中他,从此他的人生便是金戈铁马,浴血天下。

世人都说常在生死边缘游走的人最是无情,可是将士们一生杀人无数,却最重情谊。拍开酒坛的泥封,仰头灌下一口辛辣的烈酒,耳边风声呼啸,黄河的浪涛滚滚不绝。他望着远处的星光,终于下定决心,生死都追随项羽。

无声的暗夜里,钟离眛挑灯参研一部又一部兵书,帐篷之外只有风吹草木声,他想为项羽挣一个秀丽天下。

大厦将倾,除非出现力挽狂澜的人。只是天不遂人愿,那个人终归没有出现在奄奄一息的楚国。乌江一战,钟离眛拼尽全力,还是没有扭转历史。草木萧萧水长流,立在士兵中的项羽深深望了钟离眛一眼,那是史书未曾记下的一眼,悲情而苍凉,连带着一代霸王的不甘。钟离眛懂那种不甘。

随着项羽泪别虞姬,继而自刎乌江,一个时代宣告落幕。一个忠臣,一个将军,一生只有两个归宿:一是战死沙场,二是告老还乡。可惜历史并没有给钟离眛战死沙场抑或告老还乡的机会。

钟离眛在楚王死后带着满心愤懑找到一个人,他曾一见如故的旧友——韩信。一页单薄的史书并未记下他们当时是如何于茫茫众生中再次重逢,可后人不难想象出当年两个人相见的场景。

同样是黄河之畔,同样是星子漫天,只是彼时已闻不见缭绕于鼻尖的血腥气,远处也已不见军营灯火阑珊。这是一个太平盛世,属于任何人,唯独不属于钟离眛。

他们迎着晚风,在黄河边灌下一口口烈酒,头脑变得混沌,然而晚风一吹却有霎时的清醒。在这样的混沌与清醒之间,两人说了一夜的话。

若钟离眛不是旧国大将,韩信不是新朝重臣,他们会是最亲近的知音。青山老树,策马天涯,说不定史书还会记下这段堪比伯牙子期的旷世之交。

可历史哪有那么多如果,钟离眛与韩信命中注定要走上殊途。

汉王刘邦对钟离眛的记恨由来已久,从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将他收归麾下,可钟离眛无比忠诚于项羽。一个坐拥五湖四海的帝王没有什么得不到的,就算得不到也要毁掉。

当韩信提着一柄寒光凛冽的剑出现在钟离眛面前时,钟离眛心底划过一丝自嘲般的笑。就算是知音又如何,到头来还是明哲保身最要紧。他自刎于韩信面前的那一刻,前尘往事从眼前闪过,若走马观花一般。

早年间与项羽北上南下,豪气天涯,开创一方盛世。他曾在一个星光满地的夜晚发誓要追随他。后来遇到韩信,他当他是知音。高山流水,青骢骏马,他们也曾在星河下开怀畅饮,共话天下。

最终,项羽成了亡国之君,自刎乌江;韩信目光凛冽,亲手逼死他。他这一生最讲忠义,却被忠义所累。

最后,他仿佛看到战场上嘶鸣的骏马,自己提着一柄寒光重剑,从万千人群中杀出,最后胸口漫出鲜血,缓缓倒下。

漫漫星河,青冢荒坟,黄沙清水埋忠义。一页史书将他的名字记在一角,落满灰尘,不再耀眼璀璨。草长莺飞二月天,他的墓前早就布满青草,已有一人高。

回看钟离眛的一生,太悲情。他信奉的东西都伤得他彻彻底底,反倒是那热血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没有辜负他的绝世英才。自刎而死的那一刻,钟离眛想,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不过是不能再次金戈铁马,浴血天涯。

然今生所为之事,他也从

猜你喜欢

钟离史书记下
丑女钟离春
童年不同样
青春的荆棘也能开成蔷薇
“汗青”原来是史书
钟离春“送”脑袋
为小人物喝彩
例题拓展 提升能力
楚汉笔记之钟离昧之死
如何写景(一)
“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