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阳县“813”生态提升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6-10-20王德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苗木全县生态

王德成

摘要 介绍了彭阳县“813”生态提升工程实施做法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813”生态提升工程;做法;成效;问题;建议;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283-01

笔者先后深入草庙乡新洼村生态村庄、生态户及“813”生态提升工程综合示范点和朝那乌鸡养殖基地,白杨镇陡坡村生态村庄、经济林重点户李志春和麦子塬流域综合治理点,城阳乡刘河村生态户张世杰、陈沟村林果大户杨万珍及杨坪村生态村庄和茹河瀑布观光林果建设点,采取实地查看、听情况环境介绍、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813”生态提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1 做法及成效

建县25年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彭阳县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实现了治山与治水、绿化与美化的有机结合,而且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林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2007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适时启动实施了“813”生态提升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围绕“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4个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和1个新农村综合示范点的建设,从打造生态村庄、生态户入手,整合资源,集中财力,支持乡镇创建生态村24个、生态户16 027户,完成城镇、景点及村庄绿化207处,加快了提升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为“全区生态建设模范县”[1-2]。

1.1 扩大社会宣传,营造浓厚气氛

自“813”生态提升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彭阳县坚持把扩大宣传作为工作的突破口,通过悬挂横幅、办宣传栏、刷写固定标语等形式,就“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内容、目标要求及重大战略意义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813”生态提升工程深入人心。

1.2 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程质量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813”生态提升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林业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实行班子成员包乡、技术人员抓点的工作机制,负责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等工作,使工程技术监督责任到岗到人,使工作任务细化到村到户;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乡镇的规划设计、苗木供给、整地栽植、技术服务等工作,提高了“813”生态提升工程质量[3-4]。

1.3 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进程

制定了《彭阳县“813”生态提升工程考核办法》,就苗木质量、任务完成情况、造林成活率及工程建设成效等出台了详细的考核和验收办法,并建立了表彰激励机制,提高了乡村两级参与“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林业部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形式,在全县创建了一大批“生态户”,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也为“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工程建设进程。城阳乡刘河村生态示范户张世杰种植的新疆杨、国槐、香花槐等苗木市场走俏,每年苗木收入2万元以上;陈沟村林果大户已发展桃、李、杏、苹果等达20余个品种,年林果收入5万元以上。

1.4 坚持因地制宜,社会效益显现

在“813”生态提升工程实施中,彭阳县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力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白杨镇麦子塬流域在规划布局上,坚持上退下推,陡退缓退,山、水、田、林、草、路统筹规划,梁、峁、沟、坡综合治理;在配置模式上,坚持林草间作,乔灌草混种,因地制宜,分类经营,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草庙乡新洼流域治理工作中,坚持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百旧户居改造工程相结合,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相结合,既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又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2007年,该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4%,流域内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5 000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2 200元。

2 困难和问题

“813”生态提升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宏大的系统工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资金筹措、工程管理、效益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1 在思想认识方面

部分群众对“813”生态提升工程存在片面的认识,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行政村、机关、学校在“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中存有依赖思想,规划不够全面,缺乏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2.2 在工程资金方面

由于“813”生态提升工程没有国家项目支持,全部靠县上自筹,加之工程灌溉及造林技术用工投资较大,因此工程建设筹资渠道少,资金短缺,整体进度缓慢。

2.3 在工程管理方面

个别乡镇在“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中对苗木供应验收标准不高,在苗木的栽植、抚育和管护方面的措施不力,对封山禁牧工作重视不够,偷牧放牧现象时有发生。

2.4 在工程效益方面

“813”生态提升工程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时间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时难以显现。从目前来看,彭阳县在生态建设方面提供的农民人均收入比例不是很高。

3 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813”生态提升工程,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彭阳县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3.1 扩大宣传,深化认识

要坚持把生态建设“813”提升工程的宣传活动引向深入,通过组织干部群众深入生态示范点和示范户进行观摩、学习等形式,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增强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全民参与“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3.2 多方筹资,全面推进

要采取多种途径,积极争取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尤其要向自治区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加大对彭阳县生态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813”生态提升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3.3 上下联动,强化管理

各部门、乡镇之间要紧密联系,进一步完善“813”生态提升工程方案,切实抓好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813”生态提升工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要健全制度,完全管护办法,明确管护职责,进一步加大封山禁牧管护力度,确保全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

3.4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建设模式,在大力发展经济林的同时,鼓励和带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及庭院四旁栽植经果林,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杨金文,马芬菊,侯金玉.对彭阳县“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31-232.

[2] 李志海.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推进机制[J].林业勘查设计,2008(4):1-3.

[3] 李春燕,祁占勇.彭阳县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4):11-12.

[4] 王自新,王玉有,牛治忠.彭阳县“两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宁夏林业通讯,2012(2):39-41.

猜你喜欢

苗木全县生态
苗木供求信息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