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2—2014年营口市熊岳镇春季降水特征分析

2016-10-20董飞安娟芦晓彤高凌峰朱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旱灾降水量降水

董飞 安娟 芦晓彤 高凌峰 朱红

摘要 利用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熊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2—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分析熊岳春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3年熊岳镇春季平均降水量为89.4 mm,2005年春季降水量最多,达176.6 mm;2001年春季降水量最少,仅42.4 mm,极差达134.2 mm。熊岳镇春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降水变化倾向率为3.64 mm/10年,重点关注2000年以来的降水减少趋势。63年来熊岳镇春季降水量有6年显著偏多,4年显著偏少;4年异常偏多,无异常偏少。有21年春季发生一般旱灾,无重旱灾发生。

关键词 春季;降水量;线性倾向估计;辽宁营口;熊岳镇;1952—2014年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258-02

降水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变化受到很多学者的充分关注[1-2]。春季降水是春播的保证,在北方更受重视[3-4]。高西宁[5]等研究指出辽宁省发生春旱的频率较高,辽宁省春旱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省内各地都有春旱的发生,春旱发生的地域性不强。

熊岳镇隶属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于辽东半岛中部,西临渤海辽东湾,气候条件优越。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熊岳春季降水相关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从这一要素着手,探求熊岳镇春季降水量变化特征与趋势,为建立春季降水预报模型,促进农业生产,科学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资料是由营口市气象局提供的熊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2—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以3—5月降水量之和为春季降水量,建立多年春季降水量距平序列,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而统计春季降水量异常年份(表1)及春旱情况(表2)。

用线性倾向估计法[6]分析春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以时间t为自变量,降水量x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i=a+bti(i=1,2,…,n)。其中,回归系数b的符号代表降水量的趋势倾向。b>0(<0)时,说明降水量在所统计的时段内呈增多(减少)趋势。b×10称为降水变化倾向率,表征每10年降水量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单位为mm/10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季降水量基本特征

统计发现,1952—2014年近63年熊岳镇春季降水量平均值为89.4 mm,2005年春季降水量最多,为176.6 mm;2001年春季降水量最少,仅42.4 mm,极差达134.2 mm,说明熊岳镇春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很大。5月降水最多,占春季降水量的49.5%;其次是4月,占春季降水量的37.3%;3月降水最少,占春季降水量的13.2%。

2.2 春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图1为熊岳春季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由图1可知,近63年熊岳春季降水经历4个主要阶段,1952—1963年降水呈减少态势,1963—1976年降水呈增加态势,1976—2004年降水总体减少,2004—2012年降水迅速增加。近2年熊岳春季降水又表现为减少态势。

图2为熊岳镇春季降水量变化特征曲线。从年际变化看,近63年熊岳镇春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倾向率为3.64 mm/10年;春季降水量与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174,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熊岳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从年代际变化看(表3),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春季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他各年代春季降水量均多于平均值;以50年代春季降水量最少,平均71.2 mm,21世纪10年代(2010—2014年)春季降水量最多,平均107.7 mm。进一步分析发现,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2010—2014年)春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变化率分别为-0.394、-47.224、-219.800 mm/10年,其他各年代春季降水均呈增多趨势,20世纪50年代增幅最小,为5.976 mm/10年,21世纪00年代增幅最大,达77.006 mm/10年。检验发现仅20世纪60年代春季降水增加趋势显著,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

2.3 春季降水量异常特征

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判别春季降水年型(表1)。近63年来,熊岳镇春季降水量正常年份有22年,出现概率为34.9%,占比最大,说明熊岳春季降水正常年份较多。降水偏多、显著偏多各6年,出现概率为9.5%;降水异常偏多4年,出现概率为6.3%。降水偏少21年,出现概率为33.3%,占比第二大,说明熊岳春季出现降水偏少的可能性比较大;降水显著偏少4年,出现概率为6.3%;无异常偏少年出现(表4)。

2.4 春季干旱特征

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判别春季旱灾发生情况(表2)。近63年来,熊岳春季无重旱灾出现,有21年出现一般旱灾,分别是1955年、1957年、1959年、1961年、1965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6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9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13年和2014年,发生概率为33.3%。

3 结论与讨论

(1)1952—2014年熊岳春季平均降水量为89.4 mm。2005年春季降水量最多,为176.6 mm,2001年春季降水量最少,仅42.4 mm,极差达134.2 mm。表明熊岳春季降水年度间差异较大,发生旱涝灾害的可能性大,应高度重视。

(2)近63年熊岳春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降水变化倾向率为3.64 mm/10年。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增加趋势显著,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其他各年代春季降水量变化均不显著。重点关注2010—2014年近5年春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及其后续变化。

(3)63年来熊岳春季降水量有6年偏多,6年显著偏多,4年异常偏多;21年偏少,4年显著偏少,无异常偏少。有21年春季发生一般旱灾,无重旱灾发生。

(4)熊岳春季降水异常年份不多,但偏少年份很多,出现概率达33.3%,影响和损失较大,应加大对春季降水量预测预报方面的研究,选种耐旱耐涝品种,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4 参考文献

[1] 高鹏,穆兴民,王飞,等.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J].水文,2010,30(5):80-84.

[2] 高金兰,马晓群,许莹.安徽省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112-118.

[3] 阎琦,崔锦,吴艳青.辽宁地区春季降水多、少月大气环流的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1):66-69.

[4] 李辑,胡春丽,王艳,等.辽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24(6):1-6.

[5] 高西宁,刘焕莉.辽宁省近50年春旱评估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1):380-383.

[6]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第2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7-41.

猜你喜欢

旱灾降水量降水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7—2016年丰镇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总统求雨
陈鸾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