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2016-10-20李宝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革思路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李宝林

摘要 首先针对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及其可持续发展经营的重要性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具体思路与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途径,并提出国有林场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思路;可持续发展;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81-02

林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仅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林业肩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双重使命。互助县松多林场的主要经营内容是管护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属于基层林业单位,为互助县后备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互助县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有林场改革及其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在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首要需求,国有林场面临着体制改革及严峻的战略转型问题。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久之计。目前,我国林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在这样严峻形势下,树立起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尤为重要,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将其融入到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建等多领域中,然而,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互助縣森林资源分布区域是互助县乃至青海省的主要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地处生态系统的重要位置,是生态及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屏障。如果国有林业得不到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阻碍作用。由于当前互助县的整体经济水平并不高,加之国有林场仍存在很多诸如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等历史遗留问题,制约了国有林场改革及可持续经营。因此,应处理好行政管理、产权投资等多方关系,借助于国家对国有林业的扶持政策,合理将互助县经济发展、林业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国有林业才得以活力发展,互助县的林业才得以长足推进。

2 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思路及建议

为了顺利实现国有林场体制改革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应根据各林场的经济环境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改革政策,应遵循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秉承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因此,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以营林为根基,积极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地潜力。除此之外,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科技兴林、人才强林为切入点,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全面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力度,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等多种产业,要全力参与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引进项目工程建设,争取项目补助和扶持,走综合经营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国有林场生态和经济效益。

3 发展方向和途径

国有林场作为建设林业生态体系以及林业产业体系两大目标,其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也对国有林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及目标。首先,根本任务是培育扩大森林资源,通过采取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林业产业经营等多种有效途径逐步推进造林绿化进程。同时,要立足各林场现有优势条件,发展林业产业经营,提高林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3.1 积极培育扩大森林资源

在对已有国有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当注重积极培育扩大森林资源,加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的步伐,有效扩大国有森林面积。针对目前产量过低、品质较差的森林资源进行逐步替换,种植高产、高品质的品种,营造乔灌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

3.2 大力发展林下产业

(1)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发挥互助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松多藏传佛右宁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突出各区域原生态的森林自然景观特色,确定不同的区域定位,展现独具特色的森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品位,开展森林户外森林景观旅览、避暑度假、休闲旅游产业,提高林场经济收益。

(2)发展中藏药种植产业。充分利用互助县林区降雨量充沛,适宜中藏药生长的有利条件,分区域选择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药用植物品种,建设中藏药材生产基地,种植品种为市场需求量大、销路畅的大黄、秦艽、黄芪、当归、羌活、黄芩、贝母等地道中药材。建立中藏药材品种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成当地拳头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地方特色名优产品。

(3)发展食用菌和山野菜生产。有效利用互助北山、松多,南门峡区等天然次生林区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林下种植食用菌类如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姬菇以及菜枸杞、蕨菜、苦苦菜等山野菜类,为市场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

(4)发展养殖业。利用林下资源,本着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发展林下养殖业。重点发展品质好、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积极探索野生动物驯化养殖利用,开展梅花鹿、马鹿、马麝、环颈雉等野生动物的繁殖驯化,适度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

3.3 发展林木种苗产业

国有林场发展林木种苗产业要充分依托和发挥国有林场技术力量强,种苗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发展种苗生产。首先,要重视培育生态公益工程所需的苗木,可因地制宜培育不同规格的个性化苗木;其次,重点关注对大径级城镇园林,以及新农村绿化所需苗木的培育;最后,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和繁殖,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为市场提供良种壮苗,不断提高林木良种的使用率。

3.4 全力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争取项目补助扶持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示范、骨干和带动作用,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参与县城周边、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及河流沿岸等沿线的绿化美化工程。同时,充分利用目前国家对生态工程的政策扶持,积极申请开展相关工程项目,争取更多的扶持与补助,更好地开展营林生产、基础建设等工作,最终改善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条件。

4 国有林场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根据功能定位及经营目的,开展分类管理

建议将国有林场根据其功能定位,以及生产经营目的,合理开展分类管理工作,可将其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两大类。考虑到互助县国有林场的现状,其地处湟水河、大通河上游,除了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的重要生态屏障外,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互助县国有林场的功能更偏重于生态公益型,其肩负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任,政府应承担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职工的工资及相关社会保障等费用支出。因此,建议将互助县国有林场改为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互助县国有林场的正常生产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4.2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有林场特点的运行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找市场抓项目带动,激发国有林场发展活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公益型林场要按照所承担的任务和管理的难易程度,合理核定事业编制。用人上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制定国有林场岗位设置标准,优化国有林场人才配置使用,完善与岗位管理相配套的人员培训、考核奖惩、竞聘上岗等办法,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林业生产性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由社会力量来完成,商品经营性活动面向市场经营[4]。

4.3 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发展

4.3.1 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中,要根据国有林场的规划目标及特点进行优化改造,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国有林场的建设计划进行统筹安排,不断拓宽国有林业的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国有林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为国有林场注入强心剂。

4.3.2 招商引资。在利用国有林场有着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国内外具备经济实力的投资者来互助县进行投资,本着诚实守信、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将国有林场的固有资源优势与投资者的开发经营经验、渠道有机结合起来,承包权归林场所有,资源的使用权可通过合同方式交由投资者拥有,亦可通过共同开发经营、股份分红的形式进行合作。

4.3.3 鼓励职工内部集资,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将林场的发展与干部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共赢方式,可通过内部集资方式形成一条融资渠道,不仅补充了林场发展资金流,同时也将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对林场发展的关注度与贡献度,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增强对林场发展的信息。

5 结语

应当充分意识到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体制改革过程中会遇到的阻力,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为建设生态良好、机制灵活、产业发达、生活富裕的新农场而努力,最终实现国有林场在我国经济建设、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6 参考文献

[1] 王自力.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祝江云.我國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构思[J].科技资讯,2010(6):144.

[3] 陈鹏.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北京农业,2011(12):153-154.

[4] 冷雪蕊,谢屹.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3(4):263-265.

猜你喜欢

改革思路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