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嘉禾优01—1对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2016-10-20鲍艳红章志兴张伟春吕长其王旭华杨树德叶雪琴戚小萍鲍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嘉禾稻瘟病抗性

鲍艳红 章志兴 张伟春 吕长其 王旭华 杨树德 叶雪琴 戚小萍 鲍慧

摘要 嘉禾优01-1对稻瘟病的抗性在福建省采用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感(MS)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MR);2014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抗(MR)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感(MS);2年综合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嘉禾优01-1;稻瘟病;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25-03

Abstract Jiaheyou 01-1 of blast resistance in Fujian Province by seedling indoo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field induced identif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field identification in 2013 showed that resistance of rice leaf blast was MR,resistance of panicle blast was MS,the seedling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showed resistance of MR;field identification in 2014 showed that resistance of rice leaf blast was MR,resistance of panicle blast was MR,the seedling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showed resistance of MS;two year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MS to rice blast.

Key words indica japonica hybrid rice;Jiaheyou 01-1;rice blast;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同纹枯病、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其病源菌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aoryzae),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卵孢球腔菌(mycosphsereella malinvenana),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一般不常见。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危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是影响稻农增产增收的主要障碍之一。同时,大量施用农药,容易发生农作物农药面源污染等安全性问题。嘉禾优01-1的育成,因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对减轻稻瘟病的危害、节省人工农药开支、增产粮食、保护生态起到较好的作用。嘉禾优01-1系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用长粒粳稻不育系嘉禾212A和自育恢复系恢SC01-1配组而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3—2015年分别参加福建省中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幅度达6.97%~9.16%,具有“产量高,丰产性好,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为了探明嘉禾优01-1对稻瘟病的抗病能力,2013—2014年在福建省采用苗期室內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的方法,测定其稻瘟病发生的抗菌株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等,分析其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1-4],旨在为嘉禾优01-1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2013年设在福建农科院植保所(室内鉴定)、将乐县种子管理站、宁化县水茜乡农技站、上杭县茶地乡农技站、南平市农科所、南靖县农科所;2014年设在福建农科院植保所(室内鉴定)、将乐县种子管理站、宁化县水茜乡农技站、上杭县茶地乡农技站、南平市农科所。供试水稻品种:嘉禾优01-1,II优明86,汕优63(感病对照),明恢86+当地品种(诱发种)。

1.2 鉴定方法

1.2.1 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参试品种按统一编号,播种于1.5 m×2.5 m的水泥池中,每处理 10~15株,设3次重复,常规田间管理;在秧苗3叶1心时,将分离自浙江省各水稻主栽地稻瘟病菌单孢菌株配置成1×105 cfu/mL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菌,以叶片上布满孢子悬浮液为度;接菌后7~10 d,当感病对照达7级以上时进行调查。

1.2.2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鉴定圃宜选在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老病区重病田。育秧方式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按鉴定品种统一编号和诱发种相间排列,2次重复;每个参鉴品种插4行,每行插5丛,20丛为一小区。常规品种丛插6本,杂交稻组合每丛插2粒谷,行株距为20 cm×17 cm;诱发种插2行,每行插5丛,在试验区四周插植诱发品种作为保护行。鉴定圃施氮量要高于当地大田用量20%左右。在整个生育期保持水层,不烤田,不防治稻瘟病及其他病害,防治虫害和其他栽培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在鉴定圃诱发品种不发病时,要采取由其他田移入病株或采病叶撒在诱发行中间等措施以促使发病。如鉴定圃纹枯病较重,可在水稻分蘖盛期喷1次井冈霉素。

1.3 调查记载和分级与抗性评价标准

1.3.1 调查与记载。叶瘟在分蘖盛期调查1次,开始出现病斑后10~15 d调查;在发病处查100张叶片,每株从上到下查3~4片叶。穗颈瘟在每个品种黄熟期调查1次,每小区调查有代表性的稻穗100穗。气象资料记载从始穗前3 d至始穗后12 d的降雨天数、温度和湿度。生育期记载播种期、插秧期、分蘖盛期、始穗期、成熟期等。

1.3.2 分级标准。叶瘟调查分级标准见表1。稻瘟调查与发病率分级标准见表2。计算公式[5-6]如下:

叶瘟发病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叶瘟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数值)

÷(调查总叶数×9)×100

穗瘟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病级数值)

÷(调查总穗数×9)×100

穗瘟发病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1.3.3 抗性鉴定评价分级标准。抗性鉴定评价分级标准苗瘟(室内接种鉴定)见表3,叶瘟、穗颈瘟见表4。

1.3.4 试验结果与评价分析方法。根据水稻稻瘟病调查数据整理结果,诱发种(感病对照)在苗瘟和穗瘟的发病率病级达7级或7级以上时方认为试验有效;并在供试对照品种的抗性水平未超过2个等级时认为试验有效。遵照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分级标准,将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水平划分为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个级别。分别评价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水平,取发病最重的结果作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的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嘉禾优01-1对苗瘟抗性的表现

室内接种鉴定结果,嘉禾优01-1抗菌株率为45.45%~61.90%,对苗瘟的抗性优于其他品种。其中2013年表现为中抗,2014年表现为中感。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或感(表5)。

2.2 嘉禾优01-1田间鉴定对叶瘟抗性的表现

田间鉴定结果,嘉禾优01-1病情指数为0~28.50,对叶瘟的抗性优于其他品种。其中2013年平均发病率14.20%,平均病情指数5.61,表现为中感;2014年平均发病率18.38%,平均病情指数7.88,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为感或高感(表6)。

2.3 嘉禾优01-1对穗颈瘟抗性的表现

田间鉴定结果,嘉禾优01-1病情指数在0~24.50之间,对穗颈瘟的抗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中2013年平均发病率33.20%,平均病情指数11.80,表现为中抗;2014年平均发病率39.50%,平均病情指数8.34,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感或高感(表7)。

3 结论与讨论

嘉禾优01-1在福建省采用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感(MS)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MR);2014年田間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抗(下转第129页)

(MR)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感(MS);2年综合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鉴定结果表明,嘉禾优01-1在福建省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如对叶瘟抗性鉴定结果,2013年在宁化水茜点表现为抗,而在南靖农科所表现为中感;2014在南平农科所表现为感,其他点均表现为抗。对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2013年在宁化水茜点表现为抗,而在南靖农科所表现为中感;2014年宁化水茜、上杭茶地点表现为抗,南平农科所表现为感。这可能与稻瘟病病菌有7群、128个生理小种有关,嘉禾优01-1对不同群、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 参考文献

[1] 吴建利,李德葆.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1999(2):123-128.

[2] 何秀英,廖耀平,陈钊明,等.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30-33.

[3] 邓其明,周鹏,林琳,等.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4):1489-1492.

[4] 赵二生,玉洪昊,张波,等.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2(8):18-20.

[5] 陈洁,熊春林,邓强,等.不同早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研究[J].江西植保,2009,32(3):123-124.

[6]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等.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部分稻瘟病病菌抗病性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4(11):7-11.

猜你喜欢

嘉禾稻瘟病抗性
人体肠道中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累积可能导致糖尿病风险上升
一只白蝴蝶
故事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跳街舞的男孩
甘肃省南瓜白粉病菌对己唑醇抗性诱导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