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茶园冻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6-10-20肖小科杨艳肖小雪叶靖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冻害机理防治措施

肖小科 杨艳 肖小雪 叶靖平

摘要 2016年和2008年,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雾中园茶园遭遇了50年一遇的低温冰冻天气,气温降至-5~0 ℃,喜温喜润的茶树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论述了冻害发生的机理,阐述了茶树受冻害的症状,提出了防治措施,并总结了茶园冻害后采取补救措施的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山茶园;冻害;机理;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26;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73-01

茶树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具有喜温喜润的特性。在经过人们长期的引种、驯化等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定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抗逆性。但如果气温骤降到一定的温度,时间持续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冻害,严重影响鲜叶的产量、质量,进而致使茶树生理机能被破坏,甚至整株落叶或枯死,造成茶园经济极大损失。

1 冻害发生的机理

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农作物在0 ℃以下的低温使农作物体内结冰,丧失正常生理活动,对作物造成伤害或死亡。冻害的发生与降温速度、低温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气温日夜差等多种气象要素之间的配合有关。

茶树冻害的实质是低温引起细胞结冰,外因和条件是低温,内因和根据是细胞的结晶。茶树汁液在-1.07 ℃时开始结冰,随着温度继续下降,细胞间隙自由水随着温度继续下降而导致细胞收缩,渗透到间隙中的细胞内水分形成的冰块逐渐增大,冰晶出现于细胞外并不断夺取细胞内的水分,造成原生质浓度剧增,产生严重的脱水现象。蛋白质因脱水过度而变质,原生质也由于同样原因不可逆地凝胶化。细胞因冰晶的膨大产生的机械压力而变形,虽然细胞壁在温度回升冰晶融化后尚具有一定的复原性,但原生质因吸水膨胀缓慢而被撕裂损伤。质膜、细胞衬质因胞内冰晶的形成、融化而被破坏,作为高度精密结构的原生质因此受到致命的损伤,茶汁外溢与空气相遇,氧化红变、焦枯,形成茶树外观上的叶层水渍、水烫等症状。

2 冻害症状

2.1 轻度冻害

嫩芽冻死,老叶正常。树冠枝梢或叶尖端、边缘变黄褐色或红色,略有损伤,受害植株在30%以下。

2.2 中度冻害

嫩芽冻死,秋梢变色出现干枯现象,部分叶片呈水渍状,淡绿无光泽,气温回升后水分迅速蒸发,叶片卷缩干枯,上部枝梢逐渐枯死。受害植株占40%~70%。

2.3 重度冻害

骨干枝及树皮冻裂爱伤,当年新梢全部受冻,叶层明显出现水烫状伤害,叶片全部枯死、凋落。受害植株达80%以上。

3 防治措施

冻害对茶树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轻者影响当季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推迟芽叶萌发,严重的则导致茶树树势衰退,影响今后正常生长,甚至植株全部枯死。因此,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合理运用茶园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防治茶树冻害。

3.1 预防措施

一是加强施肥管理和根际培土,增强茶树对寒冷的抵抗能力。每年的冬管期间,在深耕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同时,于茶树根际用四周的土培高10 cm左右,可起到一定的防冻效果。二是灌足越冬水。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在“小雪”前后灌1次水,封冻后不能再灌[1]。三是茶丛覆盖和行间铺草。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流霜冻来临之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柴草、秸秆、草皮等铺盖茶地,可起到保土温、保水分、减冻土深度的作用。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等进行茶行蓬面的覆盖,以“盖而不严”为准,开春后必须适时掀开覆盖物[2]。就地堆制沤肥,霜冻发生后及时使用。

3.2 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一是修剪受害枝条。受害轻的,剪去受冻干枯的叶层,严格掌握“宁浅勿深”的轻修剪。爱冻重的则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台刈,植株死亡的则挖掉备植。二是浅耕施肥。解冻后进行浅耕除草,有机茶园以花生麸与农家肥或绿肥充分沤制熟化后的高效有机肥作追肥;非有机茶园结合追施速效氮肥,茶园可施尿素450~600 kg/hm2,當气温稳定回升到10 ℃以上时,可用0.5%尿素+0.1%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也可使用云大-120、叶面宝等植物生长激素进行根外喷施,恢复茶树生机[3]。三是培养树冠。冻后经轻修剪的茶树采取以养为主、采养结合的方法,在保证肥、水、病虫害防治的前提下,头一年春茶留1真叶采,夏茶留2真叶采;秋茶1真叶采,翌年可按正常采摘;而经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的茶树,在当年春季要注意培养树冠,不采、迟采或轻采,夏季可打顶养蓬并且留叶采摘,第2年仍以养蓬为主,采养结合,直到树势恢复后再正常采摘[4]。

4 雾中园茶园冻害后采取补救措施的效果

雾中园茶园凌云县青龙山主峰边,海拔1 000~1 300 m,属于典型的高山茶园,常年气温比右江河谷地带低5 ℃左右,冬季气温0 ℃左右,有降雪或霜,一般发生冻害的程度较轻,茶树一般可自行恢复生机。但在2008年和2016年1月,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一遇的低温冰冻天气,雾中园茶园也不能幸免,气温降为-5~0 ℃,持续时间长,茶蓬面上积满冰雪,40%属于重度受害,60%属于中、轻度受害。当天气转暖冰雪融化以后,茶树嫩芽冻死,叶层部分出现水烫状,部分叶层枯死、变红。正常年份在2月底至3月初就可开采春茶,2008年冻害迫使开采春茶时间后延,严重影响了鲜叶的产量和质量。为减少损失,茶场采取了及时而有力的措施,发动茶农采取修剪茶树、施尿素、喷施叶面肥等农业技术手段,终于使茶园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机,于3月25日开采春茶。少数茶农因种种原因没有采取任何灾后补救措施,茶树状态与采取措施的形成鲜明对比,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茶树受冻害后如能采取补救措施,就能尽早恢复生机,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冻害的发生是灾害性的,通过了解其发生机理,主动地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就能够预防和最大程度减轻冻害对茶园造成的损失。

6 参考文献

[1] 丁德恩.山东茶区茶树冻害类型及防护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1(7):172-175.

[2] 许映莲,张旭晖,李旭群.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36-238.

[3] 李佳禾.浅析茶园冻害的防治[J].茶世界,2014(2):24-25.

[4] 阚君杰,丁仕波,王鲲鹏,等.山东茶树冻害预防技术措施[J].中国茶叶,2015,37(8):32-33.

猜你喜欢

冻害机理防治措施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