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杂交稻蓄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及一体化技术

2016-10-20陈爱平张金艳伍存生陆晓凤文小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再生稻示范

陈爱平 张金艳 伍存生 陆晓凤 文小荣

摘要 阐述了超级杂交稻蓄再生稻在阜阳市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建立高产群体、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再生稻;示范;一体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28-03

Abstract The planting performance of super hybrid rice and its ratooning rice in the demonstration film of Fuyang City were elaborated,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were summarized from selection of varieties,cultivating strong seedling,establishment of high-yielding population,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super hybrid rice;ratooning rice;demonstration;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再生稻在我国具有1 7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再生稻生产曾经出现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1],但是由于当时水稻品种的再生力和栽培技术仍然不能满足再生稻高产的要求,再生苗的萌发数量在年度间、地区间常出现巨大差异,再生稻结实率偏低,大面积的再生稻产量不稳不高。在种粮比较效益逐年降低和农村劳动力日趋减少的冲击下,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75.3万hm2下降到2013年的57.6万hm2。广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4.70万hm2下降到目前0.7万hm2。

1996年农业部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后,项目实施后科技工作者选育出了一大批超级稻品种,其中超级杂交稻产量高、根系发达、再生力强,为发展再生稻生产提供了新的契机。2012年广西灌阳县在超级稻百亩片超高产攻关的基础上,围绕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氧气,培育大穗,提高再生力的技术路线,集成先进栽培技术,开展超级稻蓄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2]的试验示范。经过了几年的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灌阳县千亩超级稻蓄再生稻示范片,经区内外专家、教授测产验收,2014年头季稻产量达14.18 t/hm2,再生稻产量达6.03 t/hm2,两季相加达20.21 t/hm2;2015年头季稻产量达14.03 t/hm2,再生稻产量达7.72 t/hm2,两季相加达21.75 t/hm2,超级稻蓄再生稻高产高效,使传统的再生稻生产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為稳定粮食产量、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加速超级杂交稻的推广应用拓宽了道路。

1 千亩示范片的气候及土壤条件

示范片位于灌阳县灌江河谷东岸的黄关镇联德村,海拔350 m。年均气温17.9~18.3 ℃,年均日照时数1 400 h,年降雨量1 570 mm,≥10 ℃的初日为3月25日,无霜期286 d。排灌方便,耕层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63.7 g/kg,全氮3.56 g/kg,有效磷25.05 g/kg,速效钾71.46 g/kg,pH值5.75。

2 栽培及性状表现

2.1 生育期

2015年种植品种为Y两优900,3月22日播种,4月20日前后移栽,7月9日始穗,7月14日齐穗,8月22日收割头季稻,头季稻生育期153 d。再生稻9月23日始穗,10月2日齐穗,11月4日收割,再生稻生育期73 d。

2.2 苗蘖生长动态

移栽时基本苗45万~60万株/hm2,5月11日,田间调查苗数达到300万株/hm2,5月25日达到最高苗阶段,田间调查最高苗数达476.25万株/hm2;8月13日田间调查,平均有效穗数264.45万穗/hm2,分蘖成穗率55.5%。再生蘖在8月22日收割时已经萌动,8月29日田间调查达到最高苗数528.75万株/hm2,10月30日调查,有效穗数487.5万穗/hm2,成穗率92.2%。

2.3 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对2015年专家测产的头季稻和再生稻3块示范田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头季稻平均株高126 cm,穗长27.2 cm,有效穗数264.5万穗/hm2,穗总粒数244.9粒,结实率92.4%,千粒重25.8 g,理论产量15.44 t/hm2,测产验收实际产量14.03 t/hm2(表1)。

再生稻平均株高86.6 cm,穗长15.8 cm,有效穗数490.3万穗/hm2,穗总粒数91.8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3.2 g,理论产量8.7 t/hm2,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实际产量7.72 t/hm2。其中再生稻的有效穗数是头季稻有效穗数的1.85倍,说明品种的再生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表2)。

在示范田中取3蔸有代表性的再生稻,考查不同芽位再生稻的经济性状,发现倒2节再生稻对谷粒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倒1、倒3节,倒4节对谷粒产量贡献最小。因此,收割时适度保留较高的稻桩有利于提高再生稻产量(表3)。

3 超级杂交稻蓄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的一季短生育期水稻[3]。再生稻根系主体依然是头季稻根系[4]。在头季稻齐穗后15 d,休眠芽开始幼穗分化[5]。因此,头季稻的每个生长环节都与再生稻息息相关。要夺取再生稻的高产,必须将头季稻、再生稻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制定一体化栽培技术,建立合理的群体,实现高产稳产。

3.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必须兼顾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再生稻能安全齐穗3个要求。近年来推广的Y两优2号、Y两优900、中浙优8号、深两优5814、超优千号等品种都具有产量高、根系活力旺盛、再生力强的特性,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生育适宜的品种种植。

3.2 培育壮秧

试验证明,采用尼龙膜覆盖防寒育秧,将播种时间提早到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 ℃的初日进行播种,具有向前延长生育期、提高秧苗素质、降低株高、增加有效穗数,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6]。同时为提高再生稻的产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培育壮秧的操作要点:低拱架覆盖尼龙膜防寒,塑盘半水育秧。根据插植基本苗、成秧率来确定用种量。选择大孔径秧盘,按每个秧盘孔播种不超过3粒种子来确定秧盘数量。精选稻种,种子要进行消毒催芽。秧田施足基肥,使用壮秧剂,控制秧田水分,实行水播旱管,预防病虫害,培育壮秧。

3.3 建立高产群体

头季稻的超高产栽培要求兼顾穗、粒二元结构,通过适度稀植,以大穗取胜。再生稻则以有效穗数对形成超高产贡献最大[7]。因此,在确定插植密度和基本苗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栽培水平、施肥量及品种的株高等因素,兼顾头季稻、再生稻对有效穗数的要求。实践证明:Y两优900头季稻产量15 t/hm2的合理穗粒结构是有效穗数255万穗/hm2,穗总粒数30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 g。再生稻产量7.5 t/hm2的合理穗粒结构是有效穗数480万穗/hm2,穗总粒数9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4 g。

栽培技术:采用宽窄行插植,插植规格为宽行33.3 cm,窄行20 cm,株距20 cm,每蔸插2~3粒谷,基本苗45万~60万株/hm2。秧盘育秧,3~4叶嫩秧人工浅插。插后5~7 d早施促蘖肥,“早、轻、多”晒田控分蘖,增施穗粒肥促大穗。间歇灌溉,强化根系活力。施肥“控前增后”,促再生苗早发、齐发。

3.4 水分管理

南方稻作区,在水稻生长前期的5—6月降雨较多,稻田长期积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通过厢式整田,深开厢沟,在降雨后迅速排干积水,土壤中的水分和氧气能实现有机平衡。试验研究证明:水气平衡栽培比传统灌溉栽培水稻的总根数、根干重分别提高10%~30%、10%~40%[8]。厢式湿润灌溉比平作栽培再生稻总根数增加39.12%,再生稻的活芽数增加1.08%[9]。对头季稻和再生稻都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厢式整田的操作要点:按3 m分厢,沟宽33.3 cm,沟深16.7 cm,四周沟适当加宽加深,在稻排灌一侧深开1条小排灌沟,俗称农毛沟,为便于排灌农毛沟要比四周沟稍深。

水分管理技术:头季稻保持寸水返青,返青后让水自然落干,然后沟灌保湿促分蘖,当分蘖达到设计有效穗数的80%时,再次疏通厢沟,及时晒田控苗,多次搁晒到进入幼穗分化,在幼穗分化二期灌浅水施穗肥,自然落干后,保持湿润,抽穗扬花期有流动浅水,灌浆期沟灌保湿到成熟。收割后及时灌浅水施肥,自然落干后沟灌保湿,再生稻抽穗期灌浅水,然后沟灌保湿到成熟。整个生育期,除返青、抽穗,施肥、杀虫灌浅水外,其他时间基本上水不上厢面,人在厢面行走,泥不陷脚。

3.5 施肥

增施有机肥是一体化施肥技术的关键措施之一。增施有机肥能有效地改良土壤,促进禾苗的稳健生长,建立强大的根系群,提高根系的活力,增强再生力。有机肥以种植绿肥为主,配合施用腐熟栏粪、桐柏等。化肥的施用以促蘖、攻大穗为主。头季稻总施氮量225 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2.0∶1.0∶2.2,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为6∶4。其中基肥在产鲜绿肥450 t/hm2的基础上,增施腐熟栏粪22.5 t/hm2、45%复合肥450 kg/hm2。移栽后7 d,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促分蘖。在主茎幼穗分化三期前后,施45%复合肥450 kg/hm2作穗肥。在头季稻收割前15 d施尿素150 kg/hm2作再生稻促芽肥。头季稻收割后3~5 d后施尿素75 kg/hm2、优质复合肥150 kg/hm2作再生稻发苗肥,齐穗后喷施叶面肥壮粒。

3.6 病虫防控

病虫的防控必须从秧田开始,实行全程预防,要特别注意头季稻中后期的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控工作。综合应用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强化绿色防控,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每2 hm2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盏,每1 hm2安装螟虫雄蛾诱捕器15个。建立病虫综防监测点,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喷施化学药剂。实行病虫统防统治。

3.7 头季稻收割

头季稻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一直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热点,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笔者经过实践证明:头季稻10成熟收割或见芽收割,能使头季稻灌浆充分,显著提高产量;能使再生苗萌发集中,萌发数量多,显著提高再生稻有效穗数。留桩高度以33 cm左右较好,保留的倒2、倒3是萌发再生稻有效穗数的主要节位。

3.8 化学调控

赤霉素对头季稻、再生稻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在头季稻抽穗80%喷施30 mg/kg赤霉素,能促进抽穗整齐,提高结实率;齐穗后15 d喷施赤霉素+叶面肥,能增加头季稻后期植株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量[10]。

收割后5 d、再生稻抽穗50%时,喷施30 mg/kg赤霉素,能加速再生稻抽穗进程,提早抽穗扬花,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 结语

在示范栽培中Y两优900表现出了很强的再生力,再生稻的有效穗数是母茎数的1.85倍,但在传统栽培中品种Y两优900的分蘖力、再生力都属于中等水平。说明通过增施有机肥、厢式湿润栽培来优化水稻根系生长环境,能极大地促进了再生苗的萌发,减轻再生稻生产对品种再生力的依赖。劳动力的短缺已经成了阻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必行趋势。本文介绍的超级稻蓄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中许多环节仍需人工来完成,将本技术与水稻钵苗栽插机、稻田开沟机、头季稻高桩机收进行农机农艺配套组合,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推广超级稻蓄再生稻种植技术,能弥补超级杂交稻生育期长、大部分地区只能作单季稻的缺点,种一季收两造,减少了晚稻耕种环节,节本增收,种稻效益大幅度提高,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水稻产量实现新的飞跃。

5 参考文献

[1] 方文,熊洪,姚文力.我国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农牧情报研究,1980(11):26-30.

[2] 吕水生.沅陵山区杂交中稻-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3,28(4):54-56.

[3] 施能浦,焦世纯.中国再生稻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4] 刘贵富,王学栋,吴跃进.再生稻根系栽培生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1990(2):105-109.

[5] 黄友钦,张洪松.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1(1):97-100.

[6] 陈爱平,陆晓凤,张金艳,等.超级稻百亩攻关片单产14.17 t/hm2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农学报,2015,30(1):1-3.

[7] 谢华安,李义珍,姜照偉,等.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C]//航天育种高层论坛论文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徐世宏.水气平衡栽培法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8,23(2):1-4.

[9] 李经勇.半旱式栽培对中稻-再生稻的影响[J].再生稻,1997(1):23-25.

[10] 李经勇.赤霉素对再生稻的增产效应[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6):49.

猜你喜欢

再生稻示范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永川区再生稻种植效益及优劣分析
再生稻生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分析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