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赛事直播创新浅议

2016-10-20张晓亮

中国广播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互动新媒体

张晓亮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电台体育广播《激情赛场》节目近年来的创新经验,从广播直播节目传输方式、节目形式内容、操作流程、新媒体融合等几个方面,阐述利用高清直播、规范直播和操作流程,以及微博微信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促使该类节目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播转播 体育赛事 创新 新媒体 互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的田径世锦赛在北京举行、北京首钢男篮四年三夺全国男篮联赛冠军、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赛事和未来更多赛事的举办,体育渐渐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重要话题。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山东、天津等在内的广播电台都设有体育赛事直播类节目,虽然在直播方式、内容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但赛事直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满足那些关注体育比赛、又没有其他传播及时了解比赛动态的人群需求,使他们轻松了解比赛的进程和比分,广播赛事直播节目越来越多的被上班族、出租车司机人群所接受。

在不少电台的体育频率中,赛事直播类节目随着体育赛事在中国的火热,播出频次也越来越高。但这类节目发展到今天,也遇到了一些困扰节目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比赛场内特殊的场地条件,使得节目传输质量参差不齐;节目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听众易产生审美疲劳;转播流程不严谨,易发生播出事故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直播信号质量,给不在赛场的听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直播节目更吸引人,成为很多赛事直播类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的《激情赛场》节目在近两年不断探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创新节目传输方式,实现高清直播

近年来,为了使节目传输信号更加稳定、清晰,《激情赛场》节目组先后尝试了使用电话线、手机信号转播机和第三代、第四代通信技术(3G、4G),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多种方式进行赛事直播,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目前最普遍的方式是记者使用电话直播。这种方式是通过移动通信信号传输,基本能够满足体育赛事转播地点不固定和使用方便、快捷的要求,但是这种转播方式的音频带宽仅7KB/S(KB/S意为千字节每秒),音频播出质量较低,且比赛现场噪音大、杂音多,使得最后呈现的声音非常嘈杂,很难满足听众对赛事转播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2011年前后,我们曾尝试使用3G、4G网络信号进行赛事转播。网络信号传输在空旷的体育场内效果非常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到了真正的比赛,现场最多时涌入5万到8万名球迷,当大家共同分享带宽时,转播信号一下子变得非常不稳定。所以,实际情况就是:赛前测试的时候完全没问题,但到了比赛当天,足球比赛半场45分钟的比赛转播,会出现十多次中断,显现出比较严重的播出事故,所以这种方式也只能作罢。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我们还尝试使用过ISDN。但以目前国内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来看,绝大部分场馆无法满足转播需求,少数能够满足要求的场馆因人员成本增加且花费较高,也没有被广泛采用。

对于这个多年困扰广播赛事直播的问题,2014年,体育广播频率联合本台技术部门,把现场直播信号通过电视转播车光缆传送至台本部,再由光端机通过主备两路光纤传回,最后将解说声解析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清转播。

转播实现高清后,除了声音质量有了保证,现场的一些实时音响:教练员现场布置战术的声音、皮球敲击地板的声音等,也都可以通过光缆传回到直播间,这些声音的使用极大丰富了直播的现场感和立体感。

二、创新节目形式,丰富直播内容

有了清晰的转播传输信号,《激情赛场》的节目形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转播为例:体育广播在多年联赛报道经验的基础上,延长了比赛当晚的直播时间。每当有比赛直播的时候,打通当晚节目,赛前连线前方记者,介绍球队准备情况、现场气氛等;赛时对比赛进行直播,赛后围绕刚刚结束的比赛,邀请嘉宾结合球迷的短信、微博、微信问题进行评论,延续了比赛的热度。

另外,为了让节目更具可听性,我们也在直播前后增设了转播、评论嘉宾:前方是解说员+解说嘉宾的配置,后方直播间是主持人+评论嘉宾的组合,评论嘉宾、解说嘉宾主要由退役运动员、项目专家、各媒体专项记者组成,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解说把激烈的比赛呈献给收音机前的听众。

三、重要赛事提前策划,赛事直播加大报道力度

除了球迷关注的足球、篮球联赛,针对一些年度的重大赛事,体育广播提前策划,力争把比赛以更加立体化的方式呈献给听众、球迷。以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为例,这项大赛是首次在北京举办。开赛前一个月,经过多方协调,体育广播在鸟巢搭设直播区域,把中午的《喜鹊登枝》、晚间的《激情赛场》《体坛夜话》节目的直播间搬到了鸟巢。体育广播也成为除中央电视台、田径世锦赛官网网易外,在鸟巢搭建直播平台的中国广播媒体。世锦赛期间,节目组邀请到了前百米亚洲冠军胡凯、在世锦赛中创造出个人最好成绩的中国短跑女飞人韦永丽、北京田径队教练等作为转播嘉宾,对大家关注的焦点赛事,如:男子百米、男子4×100接力比赛等进行现场评述。与以往单纯派出记者报道比赛相比,这次世锦赛的直播和特别节目的设置,使得体育广播对田径世锦赛的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立体。特别节目的播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8月23~8月30日一周晚间节目的收听率明显高于同一时间段的平均水平。

四、规范直播操作流程,提高节目运行质量

伴随节目传输方式的创新、节目形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体育广播各个环节工作方式的变化,一场比赛的直播需要更多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对此,节目专门制定了新的“转播流程和预案——解说员版、导播版、机房主持人版”,细化了轉播流程。

按照流程要求,除极特殊情况外,一场比赛的直播需要提前至少3天提交转播报告,并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转播场次、转播人员、嘉宾人员、节目安排,并提交详细报告。

2.出转播通知,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转播保障工作,确保安全播音。

3.节目负责人将转播场次、具体信息传达给节目主持人、转播当天值班导播以及机房值班主持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到目前为止,新的转播流程已经运行了有大约两年时间,整体平稳,效果良好,没有发生过任何播出事故。

五、整合全媒体资源,增加节目关注度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正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因此,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战略成为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绝地反击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像以往一样关起门来做节目肯定是行不通的。

广播传播在公信力、互动性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相比新媒体,覆盖人群相对固定和集中,所以,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方式扩大影响力。为此,体育广播《激情赛场》节目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微博、微信平台预告,进行互动

赛前一天,直播的场次、内容、嘉宾、赛前分析等准备信息通过体育广播的微信公众账号、官方微博对外发布,提醒大家收听;比赛进行中和比赛结束后的点评时间,也会开通以上平台和球迷展开互动。目前,体育广播的官方微博有大约58万粉丝,微信公众号有约5万人关注,日常活跃人数达到20%以上。通过这些互动方式,可以更有效、更准确地把赛事信息传达给目标人群。

(二)解说员参与电视、网络直播,扩大影响力

广播赛事直播对解说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大概两个小时的比赛,既需要解说员准确无误地描述比赛场面,又需要他们在解说的时候适度地加入背景资料和相关消息,增加直播的可听性。优秀的解说员是赛事直播成功与否的关键。除了完成日常的解说、采访工作,体育广播的篮球、足球解说员都會定期到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乐视体育、搜狐等平台担任解说嘉宾,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

(三)知名嘉宾参与转播,提高关注度

近几年,《激情赛场》节目在北京进行的现场直播中,都安排了解说员+直播嘉宾的配置。从2015年开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节目组又联系了一些在网络非常活跃、有更高关注度的直播嘉宾参与,提升节目在新媒体上的关注度。目前,北京国安足球队的主场转播嘉宾是前国安队员南方、北京首钢篮球队的现场嘉宾是前首钢队、国家队后卫李克和微信公众号“北京是冠军”的运营者周赫,他们在通过自媒体发布消息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广播赛事直播的关注度。

赛事直播节目在广播频率已经运行了多年,在北京体育广播更是成为了全频率最具特色的拳头栏目、全天收听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过不断改进和创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节目质量使节目得以持续发展、如何让听众把通过广播直播关注比赛当成一种“习惯”,使广播赛事直播在新媒体的“围追堵截”下重新焕发生机,仍然是值得广播人思考的话题。

注释

①范晶晶《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青年与社会(下)》,2013年第10期。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互动新媒体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