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青不负春

2016-10-20

名家名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王俊桃花花朵

王 俊

丹青不负春

王俊

《迎春》王 俊/作

有些事,似乎冥冥之中注定。每次朋友听闻我的名字,都会说,你叫王俊呀,我有一个朋友和你同名呢。每次听完朋友的话,我都觉得很神奇。没想到,这个暮春,我与远在山西的画家—王俊劈面相遇。

我们的祖国物华天宝,历史源远流长,遍布着许多历史文化古城。而这些古城在文化历史的浸染下,形成一个独特的气场,孕育出许多出类拔萃的优秀艺术家。

代县,声名远扬天下,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画家王俊生于斯,长于斯。

代县的地貌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盘结而成。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内心抵达的必定是世间所不能企及的地方。

或许是自幼受地理人文的熏陶,王俊在绘画过程中十分注重自然之美和意境情趣。他的作品既不怪诞,也无媚俗,善于博采众长,自成一格,用笔俊逸洒脱,形似而神备,墨色多变明快而丰富。不论巨幅大轴或盈尺小品皆充满生机与韵味,形成清新典雅之风貌。

暮春的午后,在书房里读王俊的画。一缕阳光温暖地折射进房,抚摸着草木枯荣的四季。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画为心声。画家王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觉得世间的草木和山水与他情相宜。为了画草木,他深入生活,沉潜万物,用心去感悟自然。

读他的迎春花,黄色的花朵缀着一点曙红,娇嫩可爱。茎干在宣纸上疾徐皴擦过去,水墨并不全然被纸面吸入,但色也不浮着,攒着一股劲儿向画面延伸,引得观画者的心里生出一番薄薄的香郁之气。忽如一夜春风来,那些连成一片的花朵,不顾一切地以呐喊的形式向春天宣战。而明眸皓齿的春天似乎就是从这一朵朵迎春花开始。开吧,怒放吧,小小的花朵蠢蠢欲动,任由一片心烧成火,点亮整个春天。一只鸟儿站在枝桠上,臣服于迎春花的热烈,忘却攘攘尘世。那鸟静如处子,眼睛闪烁着灵气,淳朴自然。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王俊笔下的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虽是寥寥几笔,极简极淡,却是灵动之极,呼之即出。

《春华秋实》(右图)王 俊/作

世有桃花,桃之夭夭。桃花是从《诗经》里走出的花朵,它曼妙着春天的心思,花朵将开未开,像箭在弦上的爱情,将爱未爱。胡兰成说,桃花最难画的是它的静气。读王俊的《春日桃花相映红》,数枝桃花,充溢着柔情和温暖,每一笔都饱蘸着欲说还说的味道。桃花一如脉脉含情的女子,静等着心上人。一芭蕉,浑厚而有力,与桃花相辉映。整幅画面,无不透出闲逸之美。古代中国绘画,讲究“逸、神、妙、能”,而“逸”在古代画品中为最上。浓淡相宜的线条,点线面交织,丝丝缕缕,盈盈相绕,桃花点点,令人想起“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画家画尽了春天的韵美。一盏茶,一张琴,看陌上桃花纷纷开,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坐到日暮黄昏,淡定从容地等到一弯晓月爬上柳梢。

佛家说,相由心生。细观王俊先生的照片,眉宇间有魏晋之风,率性而恬淡。

读他笔下的《春华秋实》。一只拙朴的葫芦挂在长须上,也不管遇上好天气或是坏天气,一笔下去,人生的五味杂陈全部在其中。色与墨,浑然一气,生就一般。而在绘画葫芦上,画家王俊大胆地采用了淡墨与金色。一雅一俗,弥漫着重重烟火之气和欢喜,充满了对天地万物的敬意。这幅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术—留白。而留白,留给观画者无限的遐思和深长的意蕴:有风的日子,葫芦的藤蔓悄无声息地从隔壁邻居家的院墙上垂挂到另一家院子里。院子的门槛上坐着一个老人,抽着黄烟,晒着太阳。他的脚边蹲着一只狗,狗慈眉善目地望着一群叽叽吵不停的小鸡。天地一派祥和,岁月静好。

《春日桃花相映红》(左图)王 俊/作

《佛缘化境》(右图)王 俊/作

绘画者都谙知寸墨尺金的道理。从北宋山水画家李成到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们都是节俭人。八大山人的一株老梅,仅开了三两朵墨梅,让人觉得多看几眼都是一种奢侈。读王俊先生的《佛缘化境》。一朵荷花,删繁就简,随意点染,秀逸中透出无尽的禅意。墨色的轻与重,动与静的构造,叶与花的柔软感、水分感、浑圆感,无不考验作画者的笔力。不论哪一笔,王俊先生都是静心去洗练和取舍。他是借大自然来开阔胸襟,迎纳草木到心灵的深处。让笔下的作品如同一道清水,洗濯尘世的污垢,澄明观画者的内心。在幽微的岁月里,与这样的一朵荷花对视,定会存一粒妙心,铁骨铮铮,将自己修炼成一朵尘世的莲花。

《梅雪争春》(右图)王 俊/作

暮色渐浓,沉溺于王俊先生的画中,不能自拔。那些画不像是用墨汁渲染在纸面上,倒像是从我心底一点一点地流淌出来。

记得读书时期,最喜欢背诵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尤其喜欢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欣赏王俊先生的《梅花争春》,画中两截黝黑的枝干猝然间断,与画面上其他的枝干似乎没有衔接,看似突兀,却是根根来路分明,像不经意织就的一张网,网住了每一个观画者的心。千朵万朵的蜡梅在幽幽地绽放,隐隐的,梅花的暗香顺着傲然挺立的枝干袭来,密不透风。而浓墨在淡墨的树梢枝上,作绝处逢生之笔,笔劲老辣,叫人看了半天,不得不叹服。

《菜根谭》记载:“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一个人唯有对世间的挚爱,才能以赤子之心表现俗世的自然之美,人间的暖意。似水流年里,我们愿王俊先生的丹青永远不负春光,万物的慈悲尽在他的画中。

王俊简介:

王俊,1963年生于山西代县,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创作和教学。现任民盟太原市委副秘书长,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当代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山西民盟书画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王俊桃花花朵
Dynamic stabilization of atomic ionization in a high-frequency laser field with different initial angular momenta
背上的花朵
死亡花朵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我们依赖花朵
导数应用点睛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
桃花千朵惹蒹葭
High-resolution boosted reconstruction of γ-ray spec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