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 kV线路耐张线夹发热缺陷分析

2016-10-19

电力工程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线铝板导电

凌 霞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

35 kV线路耐张线夹发热缺陷分析

凌霞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

电力复合酯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器设备金属连接中。在35 kV耐张线夹发热缺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力复合酯性能对发热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夹2块铝板接触良好时,试验中大电流流通主要路径经过铝板接触面;而当2块铝板接触不良时,线路中大电流流通主要路径经过连接螺栓。为了有效避免线夹发热缺陷,应更加注重施工工艺、合理选择导电脂材质。

电力复合酯;接触;大电流;发热缺陷

耐张线夹是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一般用于转角、接续及终端的连接。近年来,耐张线夹在耐张杆塔中应用广泛[1-3]。随着耐热导线应用的不断扩大,耐张线夹已经成为制约耐热导线安全运行的关键金具之一。因为经过多年长期运行,复杂的运行环境(电场、光照、雨淋、污秽等)会造成线夹螺栓的腐蚀或松动和铝板接触面特性的改变,进而引起螺栓发热等缺陷[4-7],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在分析一起35 kV线路耐张线夹发热缺陷的基础上,对线夹连接铝板接触情况进行了试验模拟,有效验证出电力复合酯所引起的接触特性对线夹发热缺陷的影响。

1 旧耐张线夹检测与分析

2014年11月,某供电公司在巡检红外精确测温过程中,发现某35 kV线路多基耐张塔存在耐张线夹异常发热缺陷。该35k V线路用耐张线夹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的数字代表2个铝板连接处4个不同的螺栓,字母A、B代表2个不同的铝板。

图1 耐张线夹结构

1.1发热位置定位

试验人员采用穿心变压器对旧线夹注入500 A电流并维持10m in后,测量旧线夹红外温度图谱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线夹呈现出以3号螺栓为中心的发热现象;且最高温度为150.2℃,比其余螺栓温度高出68.6~77.7℃,由此可定位旧线夹发热位置为3号螺栓处。

图2 旧线夹大电流试验发热图谱

1.2接触电阻测量

采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和双臂电桥分别对旧线夹拆除3号螺栓前和拆除3号螺栓后的接触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当拆除发热螺栓后,线夹接触电阻由1.1mΩ增大为16mΩ。如表1所示。

表1 旧线夹接触电阻测量结果

1.3连接螺栓拆除后外观检查

在开展上述试验后,拆除全部螺栓,以便对A、B铝板接触面进行外观检查。由图3可以看出,铝板A、B接触面区域内1号、2号、4号螺栓连接区域内均有大量油脂状物质存在,但3号螺栓连接区域内未有该油脂状物质存在。

2 新耐张线夹检测与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不同接触面对耐张线夹发热的影响,采用与旧线夹同厂家、同类型、同批次产品组装3套全新线夹,且其A、B接触面分别采用直接接触、涂覆导电脂涂层和加装塑料薄膜(模拟接触不良)3种方式,依次开展接触电阻测量和大电流试验。

2.1接触电阻测量

采用回路电阻测试仪对上述3种连接情况的新线夹接触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A、B铝板直接接触时,线夹接触电阻为14 μΩ;当涂覆导电脂涂层后,其接触电阻增大到37μΩ。上述情况说明,铝板涂覆导电脂前后,其接触电阻变化不大。而当A、B铝板间加装塑料薄膜时,接触电阻明显增大到441μΩ。

图3 2块铝板接触面外观

表2 新线夹接触电阻测量结果

2.2大电流加热试验

试验人员采用穿心变压器对上述3种连接情况的新线夹注入500A大电流并维持10m in后,测量新线夹红外温度图谱如图4至图6所示。

由图4、图5可以看出,新线夹A、B铝板直接接触和涂覆导电脂涂层2种情况下,经过大电流试验后其红外图谱未呈现出明显发热现象,且铝板温度高于连接螺栓温度。

由图6可以看出,新线夹加装塑料薄膜,经过大电流试验后其红外图谱呈现出以3号螺栓为中心的发热现象,且最高温度达到150.2℃,与旧线夹大电流试验现象相吻合。

由上述试验可以看出:(1)通过对比发现,当线夹A、B铝板接触良好时,试验中大电流流通主要路径经过铝板接触面;而当A、B铝板接触不良时,线路中大电流流通主要路径经过连接螺栓。(2)分析旧线夹检测结果后,认为A、B铝板接触面1号、2号、4号螺栓连接区域内存在大量油脂状物质导致线夹接触不良,电流主要通过3号螺栓,导致螺栓异常发热。

图4 新线夹A、B铝板直接接触大电流试验发热图谱

图5 新线夹涂覆导电脂涂层大电流试验发热图谱

图6 新线夹加装塑料薄膜大电流试验发热图谱

3 结束语

对一起35 kV线路耐张线夹发热缺陷进行了有效试验模拟,发现该次线夹发热缺陷原因与施工工艺不良、导电脂材质有关。为了有效防止同类型缺陷发生,提出建议如下:(1)建议生产厂商提供线夹所用导电脂的检测报告;(2)建议加强耐张线夹施工工艺控制和验收质量把关;(3)对采用同种施工工艺、导电脂的耐张线夹开展红外精确测温工作,发现温度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1]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 757—2009耐张线夹[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龙传永.耐热铝合金绞线的耐热机理及其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03,24(8):4-8.

[3]张学哲,王计朝.耐热导线的新技术[J].农业电气化,2005(2):37-39.

[4]王宗.架空绝缘线与耐张线夹配合使用存在问题的探讨[J].电工技术,2000(11):61.

[5]吴国宏,谷俊秀.耐热导线配套金具的试验研究[J].电力建设,2005,26(4):32-34.

[6]蔡向晖.500 kV紧凑型线路耐张线夹断裂事故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3,33(3):36-38.

[7]葛猛,姜大宇,梁之林.架空地线耐张线夹过热原因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05(4):17-18.

Heat Defect Study on Strain Clam p of 35 kV Overhead Line

LING Xia
(State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Company Electric Power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1103,China)

Electrical joint com pound grease isw idely used inmetal connections of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In this paper,heat defect of strain clamp of 35 kV overhead line is firstly analyzed,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electrical joint compound grease on the heat defect is studied.The result shows that,large test current flows through the alum inum contact surfacewhen two aluminum clamps contactwellwhile it flows through connecting boltswhen the connection isundesirable. Therefore,it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elect proper electrical jointcompound grease in order to avoid heatdefectofelectricalequipment.

electrical jointcompound grease;contact;big current;heatdefect

TM 757

B

1009-0665(2016)05-0083-02

凌霞(1963),女,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工作。

2016-05-16;

2016-06-23

猜你喜欢

新线铝板导电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荣乌新线高速公路安全预警和主动管控系统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乘坐地铁
导电的风筝
双曲弧形纯铝板内幕墙的施工探讨
新线引入高铁枢纽电务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
长脉冲激光与连续激光对铝板热破坏仿真对比
CPS导电回路电动斥力的仿真计算
一种硅基导电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