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分众化及前景

2016-10-18宋先智

活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前景特点

宋先智

[关键词]广播分众化;特点;前景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理念也必将产生质的变化。传统的媒介发展模式不再适用,探索新媒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在分众化时代,受众的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成了市场追逐的对象,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广播,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赢得受众,就必须由传统广播向定制化发展,由“广播”向“窄播”的转变,走上分众化之路。

一、分众化广播的特点

(一)内容多元化

分众化广播应该为受众提供大量精细分类的音频点播节目并且24小时连续播出,让不同需求的受众都能得到满足。例如,可设置新闻、音乐、脱口秀、综艺娱乐、情感生活等节目。相对于传统广播,分众化广播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收听更具灵活性。

(二)听众分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向。传统观念中利用人口统计特征进行分类已很难把握愈加捉摸不定的受众市场,即使是年龄、教育、收入基本相同的消费阶层内部也可能由于态度观念的不同,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重新聚集,最终形成分众群体。同时,人们每天要面对的信息远远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分析能力,分众化广播节目应该分类精细,直接将各类节目划在固定的板块,这让有特定需求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随意调整电台的节目内容和收听次数。自动推送功能可以直接将节目传递给受众,让节目精准到达对位人群。让不同口味的受众都能在分众广播中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节目,不需要在多余的信息中浪费时间。

(三)传播碎片化

大量的碎片化节目,制作难度小,更新速度快,可以让受众随时听到新的节目。由于目标受众在地域、职业、阶层、口味等各方面都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分众化广播的内容生产必须以“碎片化”的包装方式呈现出来。品种海量全面且时间短小精悍,有利于受众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接受和消化,最好做到受众利用“碎片时间”收听“碎片节目”。此外,受众还可以将喜欢的节目一键分享到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账号,分享给自己的好友和粉丝,从而促进节目的更远传播。

(四)加强互动化

分众广播相对于传统广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听众可以直接在节目下留言。还可以在页面中设有加油、点赞的板块,或选择成为某个私人电台的粉丝。虽然是录播节目,但在留言板上和主播的互动以及对节目的反馈可大大提高节目的交互性。

二、分众广播的局限性及其发展前景

(一)受众面窄

分众化广播的大部分都是对广播和声音感兴趣、拥有主播梦的年轻白领和校园人群。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只是想尝试做主播的新鲜感,并没有持续更新,而其他对广播兴趣不大、平时不接触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人群以及年长者对这类广播并不熟悉或从未听闻。

(二)收听条件受限

和其他网络广播一样,由于分众广播的收听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不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收听都需要稳定的随身网络,离线收听也需要提前将节目下载好,这大大阻碍了用户长时间不间断收听。所以在日后的发展中,依然需要不断加强对硬件条件的完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分众电台要形成自己的独立载体,摆脱互联网的束缚,像传统广播的无线电媒介一样,实现随时随地收听。

(三)节目质量门槛低

“人人都是主播”的理念放低了节目制作的门槛,让更多的普通人过了一把“做主播”的瘾,然而,出现在分众广播私人电台中的成品节目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态势,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私人电台主持人的业务素养、道德水平、个人素质都亟待提升,节目的可听性、原创性、持续性也都没有保证。

(四)管理亟待完善

个性不代表随意性,虽然目前自制节目需要通过官方审核才能出现在传播平台,但是一些分众化广播还是可以听到很多内容低俗、哗众取宠甚至无病呻吟的节目。对于媒体产品而言,积极健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引导受众的价值观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在日后的发展中,分众化广播需要加强对节目内容的管理,保证节目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该及时清理收回那些没有持续更新、长时间“荒废”的私人电台,避免资源浪费。

作为传统广播的衍生物,年轻的定制广播在逐步发展和被受众接受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少自身发展的问题。但正如“后麦克卢汉主义”者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认为的,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总之,作为新媒介的定制广播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可观的。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争取更大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受众,是分众化广播在未来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前景特点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