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心理优势

2016-10-17童杰

求知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童杰

摘 要: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时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它有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还有伴随着实现目标的强烈行为,它具有为实现目标的强烈的成功渴望、成功的体验与成功的把握。英语学习心理优势论是学生不仅对学习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具有学好这门语言和正确运用语言的信心与勇气。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以及勇气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关键词:心理优势;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简介:童 杰(1980—),男,江苏淮安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

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英语时由于多次失败,误认为自己不行,越学越没劲,成绩越来越糟,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心理障碍。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所有学生都是主观愿意学习的,都是想考出好的成绩的。研究也表明,绝大多数所谓“差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他们经受了反复失败的打击而失去自信心,他们的想法受到了限制,由此在学习时出现了心理障碍。在英语学习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同学不喜欢英语,是因为在好多人的心里形成了“学不好英语”的定势。

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优势,促使他们克服失败定势造成的负面效应,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1.兴趣是心理优势养成的关键,是教学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可谓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条普遍规律。

第一,教师树立良好形象可以吸引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能以优良的专业素养消除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心理效应,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正面心理效应,赢得学生的喜欢,这就为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难免存在一种心理距离。教育现象也启示我们,师生感情疏远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效果。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教师有效教育的出发点,而在课后进行师生情感的交流,不但能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容易增进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教师的有效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师生间的交流是一项有关智力、意志和创造性的复杂的活动,这项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2.进行课堂活动教学,突出课堂效果

“喜欢”之后应该如何实现“情深意浓”是每位教师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和探究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缺乏有关深入探究知识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只是每节课都重复着听与记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因为课堂的枯燥乏味而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注重过程学习,注重心灵体验,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知识,还拥有了成功的体验。

3.给学生成就感,建立心理优势

给学生以成就感,就是要培养其自信心,促使其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学生;成功不是在最后才出现,只有抓住眼前所有的微小成功,才会有更大的成功诞生。学生每获得一次较好的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经常使学生体会成就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无穷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做到难易相宜。在平时的测试中要把握好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在尝试成功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心,从而克服失败定势,建立起良好的心理优势。

4.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巩固并强化心理优势

对英语课堂来说,构建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态尤为重要。而民主化的课堂是营造宽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基石,教师对学生充分尊重,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优势就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心理优势,形成健全的英语学习心理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教学
赏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过程导向理论下的教学设计
巧用英文原版电影,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中学英语教学情境的探讨
认知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卡通动漫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