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型组织的特征和权力

2016-10-15林永青

金融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知识型权力要素

林永青

同的组织类型,其权力来源会有所不同。传统型组织的权力来源是资本,而知识型组织的权力来源则是知识。在网络时代,在任何类型的组织,如果处于组织下层员工的“正确的”或“自认为正确的”知识,一直未被采纳,最可能的后果要么是组织效益低下,要么人员流失严重。

知识型组织的研究缘起

“知识型组织”(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一词最早由瑞典企业家与财经分析家卡尔-斯威比(Karl-Erik Sveiby)博士于1986年提出。通过对知识型公众企业的分析,斯威比发现知识型组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战略上都涉及到如何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建立持久性组织。他开创性地对知识型组织的组织特征、生命周期、治理结构和成功要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一时期英国的汤姆·劳埃德也在《恐龙与公司——对公司进化的研究》中指出,现代社会进步如此之快,以至企业界的规模优势大为降低,今时今日公司的进化应与传统企业不同。书中分析以技术驱动型公司为研究案例,得出了和斯威比大致相同的观点。

但让“知识型组织”进入企业家的最著名的推动者,还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他在1988年就较早地预见了“信息型组织”将会出现,并认为“信息型组织”是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的。

接下来,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1991年指出,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速度飞快的时候,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新型企业,其核心任务是持续创新。

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各异,但都是基于同样的一个前提:无论是正在兴起的新型公司,还是传统的工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新的生存与竞争环境: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商业环境中,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尤其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成为基本的“社会环境”的今天,“知识”和“认知”几乎成了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

知识型组织的涵义

关于知识型组织的含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了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要素说。认为知识型组织是将信息或知识作为关键性输入要素,并将创新的知识作为关键性输出;知识密集型组织因其所拥有的知识而吸引顾客,而且,它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知识传递给顾客。传统经济学认为组织要素有资本、土地、生产资料等,而在今天的要素清单中,信息和知识占据了重要地位。

能力说。有人认为,知识型组织主要依赖于其雇员无形的智力资本,而不是半熟练工人的体力劳动;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其业务流程现代化;组织管理的重点是模式、激励与系统分析,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还有学者从组织具有的能力出发,认为知识型组织具有特别的、成熟的“吸收能力”或具有“整合能力”,使其成长和生存的机会增加。例如,认为咨询型企业就是“知识的经纪人”,即这些企业从项目中学习知识,在组织内部整合这些知识,然后将新知识应用于以后的任务中。

产品说。把知识型组织作为生产知识产品的组织。

活动说。从知识活动的特点及内容出发进行概括,认为知识是一种活动。有人认为,知识型组织的基本知识战略经营活动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利用、知识整合、知识转移以及知识扩散等。

员工说。从组织中的员工的特点出发,认为知识型员工是知识型组织的关键成员,一般具有自主性、创造性、流动性、过程及成果的复杂性、成就动机强、蔑视权威等特征。突破了工业社会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

指标说。从测度指标的角度来界定知识型组织。例如,有人从信息强度、信息技术效率和信息空间三个方面来设定指标;有人从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客户资本三个方面设定指标;有人从知识资源、经营业务活动,以及管理结构三方面设定指标,对知识型组织进行界定。指标说,是一种力求将知识型组织进行量化管理的努力或尝试。

知识型组织的权力来源

组织中的权力,通常指的是分配组织的人、财、物的权力,以及组织应采用何种战略动作的权力。而任意的单个组织以前文的何种视角看待知识型组织,很大程度就决定了一个知识型组织的权力是怎么来的。

比如按员工说来看员工的角色与权力来源。斯威比在《知识探戈》一书中坦言:“《知识探戈》堪称我近20年持续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79年,我离开了联合利华公司的安全稳定、管理井然有序的职位,开始了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财经出版业的闯荡……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实在的资产,资产负债表只是一个笑话。没有可见的净资产,杂志品牌的账面价值仅为微不足道的1瑞典克朗。但是我们的的确确拥有一个东西:重要的、与知识有关的无形资产。”

知识既然如此重要,知识组织中的权力斗争通常发生在两类知识传承的代表之间,即专业知识的传承和组织知识的传承。在此框架内,组织主要成员被分为四类:专业人员、经理人、辅助人员和领导者。对这四组力量的充分理解,是组织管理通向成功之路所必须的。

再比如要素战略和权力来源。信息和知识是完全关联的,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信息是混乱而混沌的,而知识通常不是混乱的。信息的含义不是由发送者而是由接收者赋予。因此,信息原本是无意义的。信息非常适用于传播显性知识,但用于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知识就不太可靠且效率低下。应当用学习传承来传递知识;游戏、仿真模型、角色扮演等方法,也是不错的方法。

知识型企业在两个市场上竞争:人才市场和客户市场。所以企业要有两套战略,一套用来吸引和保留人才,另一套用来吸引和保留客户。

但无论是哪一套战略,知识型企业都应当以知识为核心要素。当下整个商业的基本趋势是权力向客户端倾斜。在信息越来越趋向于透明化的今天,靠信息不对称,既会恶化客户对企业的道德信任,也维持不了多久信息优势。相反,知识和认知,更多被归于“能力”而非“道德”,而没有太多的道德负担。正如《人类简史》所断言:“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人与人最重要的竞争就是‘认知!”

猜你喜欢

知识型权力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对策建议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知识型新移民城市生态融合机制研究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