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2016-10-15周文彰

金融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念科学绿色

周文彰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理论工作者的职业敏感性,使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全会的最大亮点,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是我国治国理政指导思想的重大突破。

我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上,先后有很多种发展观或者叫发展理念,影响了我们的发展。

我首先想到是“浪漫发展观”,它的典型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主要表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这种发展观的愿望是好的,希望我们国家早点发展,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气概也很豪迈,但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发展看作是一个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甚至也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一种随意性的东西。结果欲速而不达,它不但没有推动发展,反而伤害了发展。

第二种比较有影响的发展理念,我称之为“荒唐发展观”,它的典型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不要资本主义的富有”。这种发展观集中表现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它荒唐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没有阶级性、没有社会性的东西,硬说成是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二是把好的一端拱手让给资本主义,把差的一端留给社会主义。这种发展观是反社会、反人民的。这种发展观加上“十年动乱”的政治原因,到“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国的国民经济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除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两个时间段外,处于支配地位的是“重点发展观”。“以粮为纲”、“以钢为纲”,就是重点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城市、经济、眼前日子的重要性,使我们优先发展城市、发展经济,重点解决眼前问题。重点发展观由于准确地抓住了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主要矛盾,对症下药,所以,指导着我们一步步走出困境,走向发展。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重视,就有忽视;既有重点,就有一般。所以,我们重视了城市,忽视了农村;重视了经济,忽视了社会;重视了发展,忽视了资源环境;重视了眼前,忽视了长远。这些忽视,一开始就在制造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积越多,量变引起质变,严峻的问题使我们猛醒,发展观需要继续变革,于是科学发展观就应运而生了。

科学发展观突出地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看作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同时,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3年12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不能仅仅把GDP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搞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地发展成效,地方不能依此评定下一级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发展的思路、手段及其发展成效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多年来,我国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高消耗(消耗能源和消耗资源)、高排放、产业层次低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这些要求不相适应,而且给生态环境资源造成难以承受之重,也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于是,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仍然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申发展是第一要务;仍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仍然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五大发展理念又发展了科学发展观。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把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五个重要思想提升为发展理念,即把“创新”的要求上升为“创新发展理念,把“协调”的要求上升为“协调发展理念”,把“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绿色发展理念”,把“开放”提升为“开放发展理念”,把“共享”要求提升为“共享发展理念”。这些提升表明了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重大变革。第二,丰富和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例如,把“以人为本”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把“创新”的要求提升为“创新发展理念”,并且置于新发展理念的第一位,突出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协调发展中第一次要求把硬实力与软实力相协调;在开放发展中强调注重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是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的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要求我们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第二,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系统发展观。创新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协调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开放发展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目的,它们在整体上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第三,五大发展理念将根本改变中国发展方式。中国将有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中国产业将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国家和人民将稳健迈向“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此基础上,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毫无疑问,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每一个企业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也与全社会密切相关,每一个单位、家庭和个人都负有重要职责和义务——例如,为了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而奉行绿色工作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无论身在何种岗位,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力求把五大发展理念内化为我们的大脑软件或操作系统,转化成自觉的五大发展行为。

猜你喜欢

理念科学绿色
绿色低碳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