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聪明反被聪明误

2016-10-15段煦

金融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濒危动物雪豹河马

段煦

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什么吗?是非洲灰鹦鹉。通过训练,它可以与你简单对话,还能背诵整首的唐诗。我记得,这种鸟刚在我国出现的时候(十几年前在北京和天津的鸟市上)曾要价3万块!这个价格不仅在当时,即使现在也令人咋舌。国际上著名的三大奢侈品级鹦鹉——南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红绿金刚鹦鹉和澳洲的大葵花鹦鹉的价格都没有这么贵。

大批的珍稀濒危动物每年通过各种地下途径被走私贩运到世界各地,被那些一掷千金的“动物爱好者”们买去当做宠物饲养,有些“爱好者”甚至拥有私人动物园、爬虫馆或水族宫。某著名歌星喜欢雪豹,一养就是好几只,放在自己的庄园里每日喂着细碎的牛肉,尽管如此,雪豹还是失去了繁殖的能力。某位富商喜欢河马,就养在自己农庄的池塘里,后来富商破产了,池塘成了野水坑,坑里的河马成了流落在美洲的难民。更多的,是那些把金刚鹦鹉、东南亚巨蜥、黑猩猩、长臂猿甚至幼虎当做宠物的人,这些野生动物一旦失去了大自然的庇佑,便只能苟延残喘在人类为它们搭建的窠臼里等死,既没有机会繁衍后代,也不会为生态平衡带来任何益处,只能沦落为一个下场可怜的玩物。

而今,悲惨的命运落在了非洲灰鹦鹉身上。倒不是因为它有美丽或奇特的外表,而是——聪明。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为了朝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我们被安排住进内罗毕萨凡沙花园酒店。一进到这个美丽庭院,我就发现在一个不起眼儿的鸟笼里,竟饲养着六七只“非洲灰”,这真叫我诧异。因为在我国,由于“非洲灰”的售价高昂,在花鸟市场上极为少见,即便偶尔见到,也只是孤零零一只呆在鸟架上等人待价而沽。

“非洲灰”很好鉴别。它首先是种大型的鹦鹉,体型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大大的脑袋好像很憨厚的样子,羽毛呈鱼鳞般覆盖着全身,通体是那种符合国际流行色标准的“高级灰”,只有眼周和尾巴的颜色不太一样。它的眼珠是奶油般的淡黄色,黝黑的瞳孔,眼周有一圈近乎于白色的高亮区域,那是一圈极短的绒毛,使你能够很容易看到那双睿智的眸子。它的尾巴是极其鲜艳的大红色,这也是让你一下就记住它的特征,你可能会很不解,为它把这么美丽的颜色放在不起眼儿的地方感到可惜,但其实不然,在它展开翅膀飞翔的时候,鲜红的尾巴恰恰是最显露无遗的地方。

而在这里——它的产地(肯尼亚的西部山区,靠近维多利亚湖的地区)——却被人们捕捉来大量饲养着。我眼前的这个笼子有两米多高,笼内的设施很单一,只在一株枯树间横搭着几根竹竿供其栖息。能照进笼内的光线也不足,只有早晨的太阳能带给它们一些可供杀菌的紫外线。但出人意料的是,它们却比很多生活在中国的同胞体质和精神要好很多。

我想,国内的“非洲灰”可能还是缺少同类间的交流。我看到许多中国鸟友对待自己饲养的“非洲灰”可谓是细致入微,宽大舒适的笼子、营养丰富的饲料,加上可供抓搔和叼啄的各色玩具,还有每天拿出至少一个小时来关爱摩挲,但最终“非洲灰”仍往往不可避免地患上极易出现的精神疾病——啄羽。你看它们很有耐心地把自己的羽毛一根一根地从身上拆下来玩,直至自己光屁股……这是由于这种聪明而富于感情的动物感到压抑、郁闷、无聊、绝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症,也就是说,它已经疯了……

群居的鸟类,单只饲养对它们来说是不人道的。人鸟间的互动,远不及同类间的交流所带给它们的健康和慰藉。而饲养本不该被饲养的珍稀濒危动物,对我们的自然母亲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人道不人道所能评论的了……

猜你喜欢

濒危动物雪豹河马
大嘴河马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河马哈哈的烦恼
“雪豹”飞驰撼大地
雪豹这只猫
肥壮的河马
河马为什么满身是“血”?
水晶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