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持续高负压吸引护理对伤口预后的影响

2016-10-14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张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负压根治术伤口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张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术后充分有效的引流是预防的关键[1][2]。笔者所在科室选取9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持续高负压吸引护理对伤口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均为女性,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乳腺癌;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重症感染及严重肝肾障碍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平均年龄(46.5±7.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5.3±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一次性负压吸引袋,连接硅胶引流管,管周剪不同方向侧孔3~4个,放置于腋下皮肤稍内侧并紧密缝合,保证引流管不漏气。负压吸引装置压力为0.02~0.04mPa。

研究组:术后给予真空高负压引流装置,将无损伤隧道针放置于引流部位,连接引流管并紧密缝合,使伤口闭合紧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①引流管护理:引流时间为5~11d,需妥善固定负压吸引装置,嘱患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受压、折叠、扭曲、脱落等;②严密观察引流量:护理人员严密观察负压装置的密闭性,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持续、有效引流,发现引流不畅需及时处理;③患者上肢的护理:术后稍抬高患肢,起身活动时,护理人员需注意扶持患者肩背部,避免压迫伤口,影响愈合,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患肢功能锻炼,减少淋巴液渗出;④健康宣教:术后嘱患者平卧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管道及患侧肢体,避免管道滑脱。

附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1.3 评价标准 ①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②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由专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填写,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见附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术后给予持续有效的高负压引流,有助于减少渗血、渗液,促进伤口愈合。一次性负压袋吸引效果欠佳,负压值较低,护理人员需特别巡视,避免负压过低,增加了工作量[3]。季尉[4]等研究结果表明,高负压吸引技术可保持稳定负压吸引,明显减少了组织渗液,达到伤口“内固定”状态,极大地减少了术后组织反应,缩短了渗出期,使伤口闭合紧密,有效防止术后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5]。同时,高真空负压吸引装置采取锁口式接头,减少污染发生率,记录引流量刻度清晰,方便护士观察、记录。在高负压吸引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负压吸引装置,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等,并指导患者平卧或健侧卧位,术后稍抬高患肢[6]。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一般负压吸引及常规护理和持续高负压吸引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旨在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持续高负压吸引护理对伤口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同王丽芬[7]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持续高负压吸引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有助于患者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持续高负压吸引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压根治术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伤口“小管家”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