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入校课程”的教育契机

2016-10-13吴维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契机教育资源

吴维煊

摘 要迎新生,是学校培养链的开端。迎新工作不仅蕴含着教育契机与教育能量,也创造着教育成果。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节点,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不仅让新生从学校迎新工作中得到非凡的体验,也成为让学校及新生双赢的新学段第一课,是每所学校都应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迎新 新学段 教育契机 教育资源

一、中小学迎新生的基本形式

我国各中小学迎新生程序都差不多,形式较为固定、单一,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新生报到前学校的准备工作

新生报名、录取工作在暑假期间都已完成,学校要成立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迎新工作领导小组。在新生到校前,对新生进行分班、分宿舍。在新生报到当天,学校要提前张贴好迎新生的标语,在校园主要道路的两侧插上彩旗,在刚进校门的位置张贴新生报到流程图、新生班级学生名单,组织部分老生做迎新生的志愿者,学校财务、宿舍、食堂、医务室等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2.新生报到日学校工作安排

新生报到当天,班主任早早就等在教室门口。负责收费的财务工作人员、负责物品及书本发放的后勤人员,也都尽早到岗。大多数新生都是由家长带着来校报到,先在分班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然后按照报到流程办理相关入学手续。以上这些工作在上午差不多就完成了,学生安顿好后家长陆续离校。下午,班主任组织新生打扫卫生、发课本、开第一次班会。

3.新生入学教育

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大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小学的新生教育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大多数小学新生报到第一天的主要工作是新生进班、排座位、发课本、老师讲常规要求,第二天按课表上课。初高中以军训代替全部的新生入学教育,班主任或辅导员利用晚自习组织新生进行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尽快认识,成立临时班委会,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军训过后,按课表上课,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基本结束。

二、迎新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笔者在江苏省沭阳县6所中小学发放1000份迎新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如下。

迎新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1.环境布置满意度较高

我国中小学迎新工作对外在形式的重视多于对活动中蕴含的教育契机的重视,学校都会在迎新生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学生对环境布置满意度较高。

2.新生自己报到率较低

在我国,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学生一个人去新学校报到的情况很少见,极大多数都是家长或亲属团带学生来校报到。在校园里,看到的是家长忙碌的身影,家长包办报到事宜。有些学校为了锻炼新生的自理能力,在新生报到日,家长只能把学生送到学校大门口,让学生自己进校、自己办理报到手续,但这一做法却遭到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反对。

3.校长在迎新日较少与新生及家长见面

在新生报到这一天,很难看到校长的身影。井然有序的新生报到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离不开校长的领导,但在迎新生这一学校注入新活力的重要节点,校长没有出现在迎新生的现场,没有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了解学生及家长的教育需求,并通过家长把学校文化向社会传递,是迎新工作的一大憾事。

4.老生在迎新日参与不足

在新生报到现场,有少数老生披着绶带站在校门口礼迎新生,但却很少安排老生为新生提供“导游”般的引导服务。极大多数学校的迎新日都与老生无关,新入校的学生享受不到老生热情的“校园导游”般的服务,对老生和新生之间的连带关系,及全校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缺乏重视。

5.迎新工作缺少教育层面的规划

在新生报到当天,很少有学校将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场馆的使用纳入迎新工作中,缺少从活动中基于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规划。学生来到一所新学校,应尽快熟悉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公共设施的安全通道、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安全教育、防灾害演习这一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纳入到迎新工作中,使得迎新工作只有常规动作,培养目标层面的规划相对不足。

6.迎新中缺少“家校联合”计划

新生报到日是召开家长会的好时机,但很多学校却没有将家长会纳入到迎新生的工作中。或许学校认为学生刚来,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召开家长会似乎没有开会的话题,同时,在忙碌的新生报到日,的确很难有精力再去筹办家长会。缺失了新生家长会,就少了一个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文化、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的平台,少了一个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三、国外中小学的迎新活动

学生在开学季的表现将为其将来在校表现奠定基础,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迎新工作,且以课程建设的高度安排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

1.美国中小学突出“校本特色”的迎新形式

美国的小学希望新生们忘记胆怯和陌生,很快对校园产生兴趣和热情。美国的中学普遍重视文艺、体育活动,因此“开学日”当天通常会安排已经参加某一运动队的队员或是乐团的学生在校门口迎接新生及家长,让新生和家长一下子记住本校的文体优势。此外,一些俱乐部、社团还会辟出专区,以独有的方式展示实力,活跃气氛的同时还兼顾吸收新鲜血液[1]。

在新生报到日,把本校的教育理念、特色课程、优势项目向新生及家长展示,这一课程理念充分彰显了美国多元的校本课程特色,也充分展示出美国课程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2.德国小学了解学校“学习要求”的迎新形式

柏林天文馆路小学是柏林唯一一所开设了中文课的小学,开学的第一堂课是校长亲自主持的,校长致辞后,高年级学生走上讲台,表演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有的通过展示各种学习必需品表演课堂学习场景,有的拿出冰装表演游泳课情景,还有的表演外出远足时应该怎样着装。经过高年级学生轻松、幽默的表演,使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学习过程和要求[2]。

德国小学的迎新活动由校长亲自主持,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新生能在开学第一堂课聆听校长致辞,不仅会拉近学生与学校的距离,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爱的力量,激发出强烈的奋发向上的激情。新生报到日,高年级学生的热情服务,加深了学生间纵向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将学校的教育成果通过老生向新生传递。

3.法国中小学“快乐上学”理念的迎新形式

法国的中小学有快乐上学的理念,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是很轻松而短暂的,他们只需要到学校半天,学校不组织集体开学典礼。新生报到这一天,法国的学校也没有隆重的开学典礼,孩子们只是认识老师和同学、熟悉教室、了解校规,班主任把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和课程表发给学生,气氛相当轻松。开学日这一天,新生要从学校的图书馆借课本,一个学期结束后必须完璧归赵;还会拿到一张学习用品清单,上面列举本学期所需的练习册、笔记本等文具的种类和数量,学生按单购买。

法国没有程式化的迎新活动,甚至没有集体的开学典礼,但认识老师、认识同学、熟悉教室、熟悉学校文化场馆的使用、了解校规,这些却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充分彰显法国“快乐上学”的教育理念。

4.韩国中小学“团队意识”理念的迎新形式

韩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在校老生和新生之间的连带关系。开学第一天老生会带着新生在学校的各处转一转,像导游一样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同时,还会让老生组织新生座谈,给新生介绍学校的风气和怎样在这所学校里快乐而紧张地学习[3]。这是韩国人培养团队意识的方式。

四、从“入校课程”角度做好迎新工作

1.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办理新生报到手续

在新生报到之前,应通过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让学生提前收到包括校内导航、衣食住行、部门介绍、所在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联系方式、班级其他成员等信息。通过校园网“找室友”系统,让学生自主选择室友,并与新同学通过班级微信聊天室提前认识。通过信息平台,提前了解及完成以上事宜,新生对学校的感知就不那么陌生了,不仅能减少传统形式的报到手续,也能为学生尽快了解学校、融入学校提供便利。

2.迎新工作要突出学校办学的侧重点

迎接新生应从“学校文化”层面整体思考,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如食堂、宿舍、图书馆、安保、保健室等充分调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培养目标,突出迎新工作的侧重点,上好新生第一课,给学生一个较为完美的新起点。在迎新活动中,让班级同学之间、新生与老生之间尽快认识,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此外,让学生尽快了解和使用学校的文化设施,也应纳入迎新活动中。

3.迎新标语要有学校文化特色

新生报到日,学校悬挂及张贴的标语对提高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极为重要。很多学校的迎新标语都是“××学校欢迎你”,这个标语让新生感到很温暖,但常年使用,就显得有点缺乏新意。不同学校的标语应有其学段及培养目标方面的特色,小学迎新标语应主要面向家长,如:“把孩子交给我们,请您放心”,会让家长感到心情愉悦且放心、安心;初中教育应以拓展素质教育、挖掘学生志趣为主,初一迎新标语“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会激发学生拓展自己个性的愿望;高中迎新标语“带着自信走进学校,带着成功走向未来”,会让高一新生信心满满。

4.迎新活动要为家校沟通提供平台

新生入学,是学生家长及亲属全方位了解学校的重要契机,学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学生家长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质,传播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新生及家长进校后,让新生根据开学前收到的校内导航及报到流程,让学生自己办理入学手续。学生家长在老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学校的校史展览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宿舍、食堂等各种教学及生活场所。校图书馆在新生报到日可向家长开放。在报到日的下午,应召开家长会,校长要亲自出席,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离校后,应召开校长、老师与全体新生的见面会,让新生接受校长和老师的欢迎,聆听校长和老师的希望寄语。

5.让新生尽快有“新主人”的身份认同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这所学校的主人时,他就会爱校如家,就会意识到自己与学校的紧密关联,就会时时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由于每个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同,有少部分学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学校的环境与学习节奏,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可借鉴国外学校的做法,根据本校实际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当方式,尽快启动师生之间的交流系统、心理咨询系统,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感,让学生尽快得到“新主人”的身份认同。例如,从新生报到日开始,在一定时期内,要求新生必须统一穿规定的服装,以示与老生的区别;新生报到日当天,校长及全体教师为新生开展专门的迎新仪式,让新生倾听校长的迎新致辞;学生报到后,尽快启动社团活动、新生参与管理等系统,让学生尽快有新主人的身份认同。

6.入学教育内容应多元、形式要开放

如何开展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应纳入课程观层面给予高度重视。很多学校将新生报到日开始到按课表正式上课之前这一段时间定义为“军训”,这一定义也可改为“入学教育”。在这个时间段内,可安排军训、校园讲座、新生座谈会、防灾害演习、心理咨询师访谈、篝火晚会、读书日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劳动也应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清除杂草、打扫学校公共卫生、到食堂帮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让学生领受不同环境的馈赠,有多重体验,对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迎新生,是学校培养链的开端,这一环节不仅蕴含着教育契机与教育能量,也创造着教育成果。将迎新工作当成一门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的课程去对待,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节点,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不仅能让新生从学校迎新工作中得到非凡的体验,也能成为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成为让学校及新生双赢的新学段第一课。

参考文献

[1] 美国“开学第一天”有讲究[B/OL].光明网,2014-9-14.

[2] 柴野.德国“小学入学日”很隆重[N].光明日报,2014-9-14.

[3] 盘点各国新生开学季[EB/OL].中广网,2014-8-31.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教育契机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班主任工作的细节之美
抓住“小事”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抓住教育契机 培养良好习惯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抓住教育契机 守望成功德育
浅谈高中物理绪论课的设计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