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萨特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

2016-10-13杨娟

理论观察 2016年9期
关键词:萨特启示

杨娟

[摘 要]从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开始,萨特探讨错误来源时巧妙地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肢解拼凑出其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应该看到,萨特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是极为偏颇的,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片面地,其修改方案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关键词]萨特;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启示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08 — 02

一、萨特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

萨特在其巅峰之作《辩证理性批判》中曾使用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停滞的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现代马克思主义”等词汇。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真正马克思主义,萨特曾言:“两种观念不能混为一谈,一种是......某些法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观念;另一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念”〔1〕。

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萨特认为其“是整体性阐述历史过程的最激进的尝试”,马克思所表达的历史时代未被超越,因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他对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尤高“对人类历史的唯一有价值的表述是历史唯物主义”。

高度评价只是事情的一方面。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一人的思想,仅从狭义而言也包括恩格斯的重要贡献。萨特认为只有人才能自主选择,而自然界完全被动,毫无规律和意识可言,只有人类社会才适用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错误的;基于此,萨特发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将创立自然辩证法的恩格斯基本予以否定。而马克思本人的人学观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等论述,萨特也多有否定。理论争鸣是个好现象,问题是萨特的不少批评建立在误解和歪曲之上。由于排除恩格斯等人的贡献以及片面承认马克思某些观点,萨特所谓真正马克思主义是含混不清的。

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萨特予以严厉批评。《辩证理性批判》成于1960年,它把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被用以维护国家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称为是当代或现代马克思主义,突出表现为斯大林主义理论模式。

需要指出,萨特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是同步的,他先批判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或错误,然后将其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不完善,进而趁机兜售自己的观点。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萨特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把理论扔在一边,而把实践扔在另一边”,他们不是从经验中引出概念,而是“把所考察的事变、人物或行动纳入一个预制的模子”,“用种种普遍化的和总体化的公式来研究历史过程”。

萨特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预设的模子之一就是要使理论“符合”经典模型。比如要研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瓦勒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会分析这类人的物质条件,社会地位,阶级关系等,然后认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知识程度高、具有依附和妥协等特性。但是,瓦勒里个人状态如何,是否每个知识分子都是如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把研究对象简单化,刻意砍掉经验外细节,这丢弃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事件的分析态度和分析方法,也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的理解相违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被固化了,成了一种解释所有现象的理论和绝对正确的知识,其生命力被扼杀。

在萨特眼中,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还扮演着迎合政治任务的角色,他们甚至为此不顾客观规律。比如布达佩斯的地下并不适合建设铁路,但在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拉科西宣布要建设地下铁路之后,布达佩斯的地下层就成了“反革命”的代名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迎合政治需求的做法致使马克思主义成了说教的理论,因统治需要而变得不容置疑,其结果必然是受到禁锢而无法发展。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根源及萨特的修补方案

在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时,萨特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软肋,从总体性和政治经济关系出发,过多关注宏大历史规律,“具体的、实在的人”仿佛洗了硫酸澡一样消融,“人学空场”因而出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忽略予以放大,就出现了种种错误。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历史条件并未过时,因而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他的工作就是填补这个“人学空场”,“凡是人所在的地方......到处去寻找人”。萨特宣称要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解放出来,“使人重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因而,集中探讨萨特的人学观点就触及了其理论核心,就可以对其所谓修补方案做出评价。

关于人的本质,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即“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vii。通俗而言就是,人在出生时只是个非善非恶的生命,还没有人的本质;随着成长,他开始自我选择并因而成为神父、无神论者、工人、资本家等各种生存状态的人,通过意志或选择成为某种人,这就是人的本质。萨特对“自在”与“自为”进行区分:自在是就外部世界而言“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自为是就人而言“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自在的外部世界完全被动,自为的人依据选择不断否定旧我而成为新我,萨特眼中的人在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这样的人学观念具有尼采哲学的某些色彩。

第一,萨特是从个体角度谈论人。萨特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从总体角度认识人必然会忽略个体,他认为“被异化、被愚弄、被物化的人依然是一个人”,建立在活生生的个体基础上的研究才能充分体现对人的重视,才有意义。马克思从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可以说,这是对萨特试图从个体角度来说明人的本质的一个明确否定。

第二,萨特人学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范畴。萨特认为“人注定是自由的”,“存在先于本质”,如果人追求自由,那么“自由”就是人的本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萨特还认为“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成为英雄或懦夫的意识而不是实践决定了最后结果。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基础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性”三个字就决定了以感情意志等作为对人的本质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是根本错误的。

第三,萨特人学观点的最大问题是对客观环境的忽视。萨特认为外在环境完全被动,人的自主选择具有决定意义。而现实中相同愿望和选择往往结果迥异,这就说明决定最终实践结果的不仅有个人的选择,还有客观的社会环境。当然,马克思并不认为社会环境起决定作用,他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其在批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观点时所言“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无论是对哲学问题的研究,还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就是全人类的解放。萨特所谓的“人学空场”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概念,其存在主义核心的人学观点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客观而言,苏联的斯大林时期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社会生活陷入混乱,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受到极大限制,从这个意义而言,萨特的确说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问题。同时,萨特的人学观点突出强调个人,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提示我们要在提倡集体主义和尊重个人权利之间保持平衡,对于我们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新生事物,社会主义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也会遇到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攻击,我们必须要树立起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是我们迎接各方面挑战的需要。

从总体和根本上而言,萨特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是错误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良好,其作为指导思想在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中国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厚,而且能不拘于书本,勇于在实践中运用、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引领了时代潮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 考 文 献〕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26-127.

〔2〕〔法〕萨特尔.辩证理性批判〔M〕.徐懋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

〔3〕〔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

〔4〕〔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2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萨特启示
你自己选择
你自己选择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