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 长高?去太空吧

2016-10-13文涉江辑

发明与创新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太空飞行凯利斯科特

文涉江辑

想长高?去太空吧

文涉江辑

还记得那个种了太空一枝花的斯科特·凯利吗?不久前他刚刚返回地球,在太空度过的340天里,他绕地球飞行了2.3亿公里,经历了10944次日出日落,拍摄了713张太空照片,完成了400多项实验。除了例行公事,他还喜欢舱外自拍、在飞船上种菜、Cosplay大猩猩——真是一个十足的“网红”。

通过此次为期一年的太空生存计划,NASA希望通过对斯科特·凯利的观察了解长期的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影响。而恰巧斯科特·凯利有一个同卵双胞胎兄弟也是NASA的宇航员,他则留在地球上作为对比。

在去太空之前,斯科特·凯利和哥哥的身高一样,但经过一年在外太空低重力环境的生活后,他长了5厘米。NASA解释称,身高的增长源于在微重力环境中脊椎的拉抻。当人类的脊椎不再受地球引力牵引之后,骨密度会降低,这使得人的身高能增长不少。当然这种长高只是暂时性的,宇航员返回地球几个月后,身高又会恢复正常。

由骨骼引起的身高变化只是太空生活对人体影响中的一部分,人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在外太空发生改变?

1.睡眠周期被打乱。毕竟和在地球生活的环境非常不同,难以入眠是可以理解的。

2.脸变肿。因为没有足够的重力让脸部血液顺利地循环。

3.视力改变。长期在太空生活,人的视力也会受损。由于体液往上集中,颅内压力增加,宇航员的眼球可能逐渐被压平,形成远视眼。

4.肌肉收缩。骨骼肌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系统,它能适应作用在它身上不同的力,即通常所说的可塑性。太空飞行会导致骨骼肌的质量和强度下降。研究人员发现,有37位在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的宇航员出现了等力肌收缩减弱的现象,收缩程度甚至达到8%至17%。即使宇航员进行严格的锻炼,这种退化也会出现。

5.心脏变小。包括心脏在内的心血管系统的许多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在地球上,人腿中的静脉会顶着重力将血液送回心脏。当宇航员生活在微重力条件下时,他们心脏的左右心室都会变小。宇航员在宇宙中的血压也比在地球上低,心量输出(每分钟血液从心脏流出的量)在太空中也会减少。

6.行动能力变差。有氧代谢能力是有氧适能的指标,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使用的氧气最大量。太空飞行引发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退化会减弱有氧适能。研究人员表明,在太空中飞行9天至14天,人体的行动能力会减少20%至25%。有趣的是,在5个月至6个月的太空飞行中,身体的行动能力开始改善,却仍无法恢复到之前水平。

7.骨质疏松。骨骼通常会不断地重构,且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参与其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太空飞行中,这两个过程的平衡会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骼密度降低。

8.免疫系统变化。有许多变量会引发免疫系统变化,比如辐射、微重力、压力和生理规律的改变等。在太空中宇航员也会与他们自身、其他宇航员、食物以及环境中的细菌发生交互作用,这些都能改变他们的免疫反应。

NASA早已留意这些生理变化并展开研究,但以往研究都只能局限于单个宇航员上天前后的对比,不能有效排除人体本身自然老化的因素干扰,因此无法断定到底哪些生理影响是由单纯的太空失重环境造成,且影响程度具体有多深。

而如今,借助凯利兄弟“一人在天、一人在地”的对比数据,科学家有望排除干扰,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了解人体对严酷太空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降低人类今后进军月球轨道、小行星乃至火星时所面临的风险。

猜你喜欢

太空飞行凯利斯科特
呆伯特
蓝色起源将实现世界首次全大众太空飞行 最小机组人员仅十八岁
小白鲨
太空飞行比赛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
交朋友
凯文·凯利@中国:来自“如果之乡”的趋势魅影
衣食住行在“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