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2016-10-11吴姚

财税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

吴姚

摘 要 高科技信息技术使得企业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传统管理会计的运行模式,迫使其做出变化,以此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式。因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发展逐渐成熟。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上逐渐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经济有了很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缓慢。因此,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管理会计;体系;中国特色

管理会计理论是人们从管理会计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管理会计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在管理会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一套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本质、属性、职能、方位以及行为主体、管理会计目标、对象、基本假设、概念、原则和管理会计循环及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所组成的观念框架,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

我国要加快社会主义发展,就要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而要想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解释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职能无疑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来看,除了责任会计以外,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等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应用。原因就是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被全盘吸引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广管理会计,首先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模式及缺点

1.理论与实践脱离

由于管理会计是从西方国家引进,并没有经历过从实践提炼出理论的过程。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从属物品,与企业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所引进的西方管理会计,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而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法制文化环境不同,因而,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国情不符。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得管理会计体系很难继续完善发展,也就很难匹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现状,无法在科学的信息社会给予经济重大帮助。

2.理论体系松散

现阶段,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完善,但是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仍缺乏严谨的结构,没有一条贯穿的主线,给人以拼凑之感,而且还与财务管理的界限模糊。原有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并未上升到理论层次,理论上的贫乏导致目前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仍处于“零打碎敲”的状态,采用了其中一些成本控制、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等方法,并没有将其作为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加以充分应用。因而会经常导致管理信息的滞后,影响决策。

3.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系统的分支,管理会计来源于财务会计,两者相互支持、协调工作,各自发挥自身不同的功能,共同为企业决策部门服务。但是从工作分工上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在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会计虽然在提供信息、帮助决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与财务会计有很大重合部分。因此,在国内的教育过程中,管理会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是在财务会计的学习过程中将管理会计顺带着理解一遍。没有系统精细的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很难让管理会计得到补充继续发展。同时,由于研究领域的狭隘,基点不同,我国的管理会计过于重视内部的发展,重点放在了经营性管理而非生产性管理上。发展的不平衡也将阻碍其可持续发展。

二、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模式

实践表明,一国社会的管理会计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的进步及全球化程度;二是制度的创新。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就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经济上建立起了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使得我国经济日益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我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加强,全球化程度加大,原先以丰富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对外出口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管理会计制度,是以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为着眼点而设计的,这种制度安排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我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的,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轨迹为切入口,探寻其发展特征并兼论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得出结论:定位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是极其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的。

我国现阶段使用的管理会计理论,其基础就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科学管理会计体系。随着经济科技的日益发展,管理会计体系在理论上逐渐完善,但是中国的管理会计在借鉴“他山之石”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本土实践,实现理论基于实践发展的创新。换句话说,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管理会计建设:(1)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现阶段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控制成本,加强企业的事前和事中控制。(2)以责任会计为发展管理会计的突破口。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是实行责、权、利相结合,提高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体系。(3)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在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典型案例的研究。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相互作用,加强学术界的讨论与务实派的实践,在专门机构组织的带领下,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仔细分析研讨。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帮助下,以积极的姿态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的改革。

总的来说,西方管理会计发展模式新的内容有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企业流程再造、战略管理会计等;日本管理会计新的发展模式有目标成本法(Target Accounting)、全面质量管理(TQM)等。各国都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找到了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但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实际模式来看,由于管理理论和模式全是从外引进,应用方式较弱,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管理会计的整体体系,很多企业不具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量新生民营企业基础管理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展开。企业的会计人员对日常管理会计业务分析能力差,很难将有效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因而在探讨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时,既要认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共性,又要落实于中国基本国情,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帮助决策、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