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6-10-11张绮纯刘森林林建华

绿色科技 2016年16期
关键词:大肠菌群滤膜精密度

张绮纯,刘森林,李 燕,林建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广东 深圳 518172)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

张绮纯,刘森林,李 燕,林建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广东 深圳 518172)

运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对水库水、自来水、井水粪大肠菌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检测水样,过程耗时费力。滤膜法检测水样,过程快速简便。两种方法所得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准确可靠。

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滤膜法;比较研究

1 引言

粪大肠菌群系指在44 ℃下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一组微生物。2001年国家卫生部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重新修定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新增加了粪大肠菌群为常规必检项目。主要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检样中是否有有机物污染。粪大肠菌群数的高低也预示了其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2 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乳糖蛋白胨培养基、EC肉汤培养基、M-FC培养基、MilliflexPlusPump过滤器、MILLIPORE滤膜0.45 μm、灭菌蒸馏水、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移液管、酒精灯、发酵管。采集的水库水、自来水、井水放入冰箱保存,5 h内送达实验室检测。

2.2方法

2.2.1多管发酵法

多管发酵法检测粪大肠菌群是指将待测水样按照3个不同的接种量,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培养,每个接种量5支发酵管,分为初发酵和复发酵两步进行。

初发酵试验:将水样充分混匀,水库水、自来水、井水样接种量分别是10 mL,1 mL和10-1mL,再分别接种到接种体积为10 mL盛有3倍浓度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量体积为1 mL或少于1 mL接种到普通浓度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每个接种量样品各接种5只发酵管。将上述发酵管放入37±0.5 ℃培养箱中培养 24±2 h。若培养液由原来的紫色变为黄色,则证明产酸;若小倒管产生气泡,则说明产气,对各个管产酸产气阳性情况做好记录。

复发酵试验: 将初发酵试验阳性发酵管摇匀,用 3 mm接种环将培养物转接至EC培养液内。在44.5±0.5 ℃水浴中培养24±2 h,(水浴箱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培养基液面),接种后所有EC培养液发酵管比需在30 min内放进水浴箱中,培养后立即观察,发酵管产气证实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粪大肠菌结果,根据不同接种量发酵管所出现阳性管数,从粪大肠菌群数测定方法中的粪大肠菌群( MPN ) 检数表中查得相应的MPN指数,按粪大肠菌群计算方法计算每升水中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2.2.2滤膜法

用经过火焰消毒并冷却的镊子夹取一张过滤膜放在沙滤头上,注意滤膜网格朝上,再取出无菌的漏斗安装到底座上,从漏斗的上边缘按下漏斗使之牢靠的套在底座上。分别取水库水、自来水、井水样100 mL,50 mL和10 mL,将样品溶液倒入漏斗中,水样倒入后,按下Start键,设备即开始抽滤,过滤完成后,按下Start键自动进入Dry out(抽干)模式。该步骤完成后,取下滤杯,按下拨动杆,用灭过菌的镊子夹住滤膜边缘,将滤膜小心取下来,贴放在M-FC培养基内。

将培养皿紧密盖好后,在44.5±0.5 ℃ 恒温箱中培养 2 4±2 h。粪大肠菌群菌落在M-FC培养基上呈蓝色或蓝绿色,其他非粪大肠菌群菌落呈灰色、淡黄色或无色。计数呈蓝或蓝绿色的菌落,每1 L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公式:

粪大肠菌群菌落数(L)=滤膜上生长的粪大肠菌群数×1000/ 滤过的样品量(mL) 。

3 结果与分析

3.1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

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可信性的基础。多管发酵法对不同水样中粪大肠菌群测定,不同水样相对标准偏差在0.0%-5.3%之间,属正常范围之内。使用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实验,回收率在85%-115%之间,表明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多管发酵法精密度及准确度、滤膜法精密度及准确度的实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多管发酵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结果

表2 滤膜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结果

4 结论

(1)多管发酵法检测不受浊度和浓度的影响适用于任何条件水样的检测,重复间稳定性好,准确度、精密度和可信度高。但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发酵时间长,初发酵和复发酵至少需要72 h。

(2)滤膜法检测较清洁的水样,再现性较好,准确度、精密度较高,精确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是未来环境水质监测的发展方向。

(3)新检测技术的应用普及,不仅与操作技术的简易程度和精确度有关,也与检测设备和试剂的费用高低、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原理的运用,酶底物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自动化检测方法等检测技术将在未来结合传统的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等传统方法,以提高监测能力。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HJ/T347-2007[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0):704~705

[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8).

Research on Method of Detecting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Zhang Qichun, Liu Senlin, Li Yan, Lin Jianhua

(LonggangDistrict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Shenzhen,Guangdong518172,China)

The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and membrane filter technique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fecal coliform in the reservoir water, tap water and well water,and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we used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to test water samples, the process was time-consuming. When we detected water samples using the membrane method, the process was quick and easy.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able, accurate and reliable.

fecal coliform;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filter method; comparative study

2016-08-07

张绮纯(1977—),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X832

A

1674-9944(2016)16-0109-02

猜你喜欢

大肠菌群滤膜精密度
壳聚糖-单宁酸疏松型复合纳滤膜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疏松型印染废水分离复合纳滤膜的性能研究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大气中颗粒态汞的滤膜采样及分析探讨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食品大肠菌群间接计数法在水质大肠菌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一种煤炭机械化采制样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