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探讨

2016-10-11罗志远

绿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东川旅游区景观规划

罗志远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16)



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探讨

罗志远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 昆明 650216)

基于对东川地方文化概念的挖掘,以形象要素分析为切入点,从景观规划方面提出了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概念与物质形态一体化的规划构想。

地方文化;游客服务中心;概念;景观规划

1 引言

牯牛山旅游区有着独特的山形地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现代体验式运动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主题。随着东川牯牛山旅游区现代体验式运动产品的开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营造如何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揉入现代景观产品,达到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地方特色、传统韵味的事物,让地方文化在现代旅游产品上得到合适体现,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东川位于昆明市北端,地处云贵高原,为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牯牛山旅游区位处东川城区北部,游客服务中心距离城区约10 km。牯牛山属乌蒙山系,重峦绝壁,高峰矗立,气势磅礴,常有云气笼罩,天气晴朗时,视野极佳。主峰海拔4017.3 m,系乌蒙山脉最高峰,与东川城区相对高差达3300 m,这造就了牯牛山独特的高山峡谷旅游景观,是户外探险者的天堂。

2 文化解析

2.1现代体验式运动旅游文化——国际汽车越野比赛舞台

东川泥石流世界闻名,现有泥石流沟113条,其中蒋家沟泥石流爆发频繁、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冲积扇面保存完整,是闻名遐迩和世界罕见的“泥石流天然博物馆”和研究基地。亘古流淌的泥石流曾给东川带来灾难,如今东川区政府变“不利为有利”——定期举办中国东川泥石流越野赛,使得让人心惊肉跳的泥石流不仅给了汽车越野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比赛舞台,也给了东川独特的发展舞台。

2.2铜文化——“天南铜都”

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铜文化历史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产铜历史,素有“天南铜都”之称。北京的龟鹤、贵州黔灵的黄钟、武当山的铜殿、昆明鸣凤山的金殿等,都是用东川铜铸造的。由于东川铜当时在我国制币以及制造业所处的特殊地位,乾隆皇帝曾御赐东川龙神庙矿“灵裕九寰”匾,对东川铜业予以褒奖,“天南铜都”也因此而得名。

2.3石文化——独具特色的石板房

牯牛山是东川石文化的聚集地。位于牯牛山山峰下的汪家箐民居均为石板房,由村民们在深山采来石板,伐来圆木,自己动手搭建起石屋民居。石板房依山势、地形搭建而成,房屋间间相接,排排相联。石块堆砌的墙壁和用石板搭建的屋顶,错落有致,厚实美观,为牯牛山下一大建筑景观。

3 概念挖掘与目标定位

概念是由一个个分离的元素和物体整合而形成的。概念的挖掘扮演着将发展的潜在可能和需求解释为空间语音的角色,表达着旅游区景观打造的整体方向和结构框架。对于一个特定的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而言,概念即是明确其性质、职能、服务目标与方向;理顺游客服务中心与城镇、环境、功能、文化、现代等因素的关系及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等,形成对其旅游开发发展目标的诠释与对其景观打造的定型定位。

3.1概念诠释

在东川牯牛山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基于对游客服务中心的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地区社会经济特征的分析与提炼,提出了3个层面的景观规划概念,即“旅游管家”、“激情广场”与“文化传承”。

(1)旅游管家——功能完善、一体化经营、一站式服务的游客中心体系。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旅游出行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自驾游、自由行。可以说,旅游行业的散客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巨大的散客市场,旅游传统业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全新打造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体系——游客中心体系。

(2)激情广场——现代体验式运动旅游基地。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已成为东川的亮丽名片,成为世界了解东川、了解昆明、了解云南的名片。车赛这项集文化、体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体验式运动正在迅猛发展,成为东川转型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高原体育体验之都。牯牛山旅游区以乌蒙巅峰为物质载体,打造以“健康”“挑战”“超越”为价值取向的体验式运动旅游基地,在游客服务中心营造游客户外体验的激情广场。

(3)文化传承——地方文化的景观塑造。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景观则是旅游承载的肌体。旅游因为文化而具有生命的活力,文化因为旅游而更具发展的空间,景观作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体,使旅游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铜文化、石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东川牯牛山旅游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牯牛山旅游区开发过程中,挖掘地方文化中铜文化、石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元素,提取文化创意因子,将其以旅游视角构建旅游景观元素的结构模型,为旅游景观和产品设计提供创意元素,从而打造出具有东川地方文化主题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氛围,形成多元立体的旅游文化体验环境。

3.2目标定位

以概念的挖掘为基础,确定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的目标定位为“一处以现代体验式运动旅游为主题,集康体、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融地方人文与现代风貌于一身的游客中心”,使之成为东川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标识、旅游亮点与现代户外运动体验基地。

4 形象要素与景观规划

概念与空间形态规划如何一体化?如何将概念落实到具体的规划设计?在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区中,我们将形象要素的分析、空间形态的解构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出将开发层面上的目标战略与规划层面上的物质形态、环境综合起来,通过要素空间的整合、景观环境的创造来实现目标所要求的功能。

4.1形象要素解构

为寻求概念与场所空间的最协调配置,我们对游客服务区的形象要素进行解构,“山”、“石”、“花”、“铜”、“运”五大要素形成了人们对游客服务区的综合意向。

“山”:牯牛山与东川城区相对高差达3300m,重峦绝壁,高峰矗立,气势磅礴,造就了牯牛山独特的高山峡谷旅游景观,是户外探险者的天堂。

“石”:取牯牛山下汪家箐民居“石板房”建材元素——“石”,对游客服务区的建筑、景观小品等外饰面局部采用统一的石板材料,对广场、游路等硬质场地采用天然石材铺装。

“花”:“红土地”是东川的重要名片,在游客服务区以“百花园”形式打造“红土地”景观,使其色彩绚丽斑斓。

“铜”:取“天南铜都”之铜,构筑景观小品、景观廊亭、宣教展览、建筑装饰等旅游景观。

“运”:户外体验、康体运动是旅游区的主打产品主题,在游客服务中心打造与之相应的运动项目和服务设施,以及与之主题相统一的休闲旅游景观。

按照美国凯文·林奇的观点,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五种要素,对城市的可意象性起关键性作用。借鉴至以旅游、游憩为基本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笔者认为,通道、节点和标志是其形象要素的关键。具有丰富地方文化信息、旅游资源信息和风景审美信息的“标志”、“节点”和“通道”本身即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通道”组织“节点”和“标志”,旅游者在其观光、体验过程中实质上是选择“通道”对这些“节点”和“标志”认知评价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游客服务中心现状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标志”和“节点”,缺乏畅通的“通道”,规划应将零散的景点组织起来塑造整体形象。

4.2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要求结构、机能、场所因子三者之间获得最协调的配置,寻求结构最佳、功能最佳、场所最吻合的目标。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景观规划以“轴线贯通,以点带面”的结构形式与景观通廊的控制形成这一协调的机制。

(1)景观轴。景观中轴线成为游客服务中心的景观骨架,充分展现牯牛山主峰、游客中心、集散广场、百花园及主入口等几大功能区的特征和内涵,自北向南呈现高—低—高的景观空间序列。

(2)景观节点。“节点”和“标志”在有限的游客服务区空间内有序积聚与叠置,富含大量的审美信息、文化信息和旅游资源信息,是游客服务区的景观高潮点。规划确定主入口、百花园、游客中心、山顶“牯牛”雕塑、休闲长廊、康体运动基地等为整个游客服务区的标志性景观节点,是不同方向视线交汇,亦是观赏的焦点所在。

(3)景观通廊。开敞视线景观通廊将游客服务区与周围山水环境进行多层次、多视域的组合,创造一种感官氛围,保证各景观节点在空间上的呼应与连续。游线景观通廊将精心设计的建筑、小品、娱乐和休憩等景观节点、标志、场所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处处有景可观。规划控制景观中轴线开敞视线通廊,打造主要游览线路的景观观赏通廊。

5 结语

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通过认识、挖掘地方文化、元素,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景观规划概念,并形成对其旅游开发发展目标的诠释与对其景观打造的定型定位。将文化内涵与概念诠释为景观形象,揉入到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产品中,让地方文化在现代旅游产品上得到合适体现。

[1]国家旅游局.LB/T011-2011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S].北京:国家旅游局,2011.

[2]张静,刘娅.浅谈游客中心的构建[J].农业与技术,2007(4).

[3]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the Tourist Service Center of Guniu Mountain Tourist Area in Dongchuan

Luo Zhiyuan

(KunmingSurvey&DesignInstituteofStateForestryAdministration,Kunming,Yunnan650216,China)

This paper,based on excavatingthe concept of local culture in Dongchuan,put forth the research point of the image elements,and proposed the planning conception from the view of landscape planning,i.e.the integration oflandscape concept and material formof the Tourist Service Center of Guniu Mountain Tourist Area in Dongchuan.

local culture;tourist service center;concept; landscape planning

2016-07-11

罗志远(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TU986

A

1674-9944(2016)15-0179-03

猜你喜欢

东川旅游区景观规划
基于DBSE-Net的大田稻穗图像分割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我与风的故事
朱俊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太阳是个理发师
太阳是个理发师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兔”与“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