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症下药帮孩子减压

2016-10-09

人生十六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性格家长老师

赵维莉

毕业年,不说孩子们学习多忙多累,就是号称后勤部长的家长们也都是打起精神,来应对孩子的人生第一次大考。向状元父母讨教经验,研读青少年心理学,恨不得变身心灵导师,帮助孩子排解压力。但是,您的方法适合您的孩子吗?

每到中高考之后,状元家长的访谈都会被很多家长奉若圣经,反复解读,然后他们要大展身手,希望能帮助自己,为处在升学阶段的孩子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在心理疏导方面。很多家长都了解,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是给孩子最好慰藉的方式,心灵上的沟通才是更有效地。但是很多家长很快发现,在别人家百试百灵的方法,为什么到自己家里都不好使,自己的嘘寒问暖,却在孩子的眼里成了多余的摆设甚至是打扰到他们学习?对此,青少年教育专家禹春老师要说,帮助孩子要做到因材施教,才会事半功倍。

毕业班的学生压力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他们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过高的期望值让他们时刻紧绷着神经,也导致他们的举止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长们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面对同样的压力时,孩子的反应和状态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孩子的性格所决定的,所以家长们不能一概而论,到最后不但没解决问题,还有可能让问题变大。”禹老师说。

内向的孩子:帮他们释放情绪

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这样的学生,没有存在感,你看到他的时候他都在看书做习题,很少与别人交流,是很多家长心目中安静认真学习的孩子,但是成绩却总是很一般,而且也没有其他出色的地方,而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是被老师忽略的。

回到家里,他们也不会主动去与家长交流,家长也说不出孩子有什么特点、爱好。其实,这类孩子是非常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也是她们的奋斗目标。“他们通常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较高,但通常实现起来比较难,所以会比较容易受到挫折,他们的内心也比较脆弱。家长们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疏导情绪,他们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十分失望,开始更加封闭自我。”禹老师说,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了与这样孩子在成长中的必要沟通。

她建议家长们发现内向、沉默寡言的孩子变得更加沉默的时候,不妨先尝试和孩子比较要好的朋友私下沟通,让孩子的好朋友当“传话筒”,通过间接的方式随时检测孩子的内心动态。与这类孩子沟通,千万不要太过激,不要继续针对孩子遇到的挫折打击孩子,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情绪释放的机会,这样才会帮助他们平复压力继续努力。

外向的孩子:帮他们稳下来

与上面的孩子不同,这类孩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在学校里人际关系很好,喜欢表达自己,热情积极,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让他们在学习上存在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对于自己感兴趣喜欢学的科目,会下大力气认真得去学习,但是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就表现出明显的逃避态度,学习敷衍——而这就是偏科情况出现的原因。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性格外向的他们往往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在学习方面也都是“潜力股”,因为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会更好,但却因为静不下来而不够踏实,“那些在测试中,经常出现马虎情况的孩子,往往就是这样的性格。”禹老师说,对于这类孩子,家长们不妨多利用孩子爱表现爱交流的特点,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扰或是压力所在,不要让他们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后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面对他们不喜欢的科目,“逼”是一定的,要让他们了解到,学习出现短板会成为他们求学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经常鼓舞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更有信心去攻克难题,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们提高成绩。

“问题孩子”:帮他们选一条更适合的路

最后这一类孩子,往往是老师和家长都无比头疼的,就是叛逆的孩子。“无论是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会在青春期出现叛逆的行为,这是符合他们成长心理规律的,但大多数都在可控范围内,不过也不乏一些行为和思想比较极端的孩子。”禹老师总结到。

“每年我都会接到很多家长的求助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厌学,自己也打过、骂过,但收效甚微,对此我的建议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兴趣点在哪儿吗?”禹老师说,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自甘堕落,不想好好学习,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学习是你孩子所擅长的吗?”这是她提给家长的问题。有的孩子并不擅长处理学业,成绩不甚理想,但这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不够优秀,所以不要带着自以为是的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也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在他们的身上一定有他人没有发现的闪光点。

因为不擅长学习,这类孩子在学校里容易出现没有目标感的情况,在家长看来就是孩子时常在放空自己、发呆,浪费时间没有学习。对此,禹老师告诫各位家长,与其大发脾气痛骂孩子,不如和孩子来一次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帮助他们重新规划可能已经偏离的人生道路。”考大学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条路,成材的路有很多,家长们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们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性格家长老师
猫的性格爪知道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的见面礼
性格反转
六·一放假么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