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漂在外,你要和谁“同舟共济”

2016-10-09

新东方英语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租租房室友

过泳安

留学在外有诸多不便,其中相当让人头疼的一项就是住宿。一般来说,学校都会提供住宿,但也不尽如此。有时学校突然招生过度,腾不出足够的宿舍,或是大学坐落在伦敦、纽约这种国际大都市的黄金地皮上,盖不起足够的宿舍,因此学生往往过了第一年就会被学校“扫地出门”,被迫在外租房。

就算是有幸能住在学校的人也时常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主动选择了在外租房。举个例子,在海外生活,饮食是时常让人崩溃的。当你终于不堪忍受食堂伙食,被逼上梁山打算自己做饭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学校宿舍没有厨房,或者300人共享四台炉灶,你连深夜能不能抢到一台做个宵夜都很成问题。除了生活条件上的各种不便,随机分配的室友也经常让你“惊喜连连”。虽然都说到了国外要学会融入对方的文化,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融入也实在不应该建立在委屈自己的基础之上。每天在家被妈妈嫌弃房间乱的糙汉惊讶地发现自己半边的房间和室友比起来简直是整洁的典范,或独立的单身汪发现合住的室友原来是一个一言不合就要把男朋友叫来房间排忧解难的美式虐狗公主——这些情况在我看来都不太属于需要委屈自己去融入其中的文化。而在外租房,就成为逃离这一切的完美选择。

面对中介:

一些善意的提醒

当然,在外租房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如何面对中介就是租房者面临的一个考验。在国内租过房子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租房简直就是一件和中介斗智斗勇的事情。而在国外,此种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网上有关在国外租房的攻略有很多,都是前辈们的租房血泪史。不同城市在租房政策和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上可能会有些差异,所以攻略大家一定要看。简单来说,通用的注意事项无非也就几条。首先,一定要看房,房子也会“照骗”,不去亲自体会一下是无法了解房源的真实情况的。其次,最好多去房子附近看一看,上午、下午、上下班高峰期,有时间的话都去转一转,看看整个地段有没有什么问题。若是能从学长、学姐的手里续租接盘往往是最理想的。最后,签完合同开始入住时,最好能约中介一起去验房,房子有什么瑕疵一定要拍照归档,发邮件给中介做备案,比如翘起的地板、松动的橱柜、墙体的污渍等等,防止退租时还要再交一笔罚款。我自己租房退租时就因为厨房掉了一块瓷砖、脏了一片地毯而被罚了一笔。但因为这确实是我自己入住期间出的问题,我也只能认账。不过中介一开始狮子大开口,罚款数额让我目瞪口呆。后来我跟他们邮件周旋了几个来回,他们才给出一个稍微正常的价位。由此可见,中介总是要黑一点的,但作为租客至少可以努力做到不要被黑太多。

选择室友:

一个难解的问题

中介所能带来的最多只是一些财务上的损失,租房中最大的考验其实是室友的选择。当然,租一个单人工作室的确实也有,但考虑到其高昂的价格,还是合租最为经济。两三个人在大都市的市区租一套公寓住,或三四个人在偏远些的近郊租一个小独栋住,人均价格只有一个人独租的一半不到。那么与谁合租呢?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无非就三种情况:和陌生人,和普通朋友,和亲密朋友。从个人角度来说,虽然前两个选项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人比较容易凑齐,但往往导致日后的不幸。第三个选项虽然人选不多,但却是上上之选。

和陌生人

先说说和陌生人合租。在人们的幻想里,这种组合是一种萌发友谊甚至爱情种子的浪漫选择:在异国他乡,和网上结识的陌生人一同面对风风雨雨,彼此照顾,相互鼓励,分开之后也经常联系,成为一生的好友或是终生的伴侣。可惜,梦想很丰满,现实总是过于骨感。至少据我所知,和陌生人合租的几个朋友过得都不太愉悦。

L在纽约读书,她在网上找到一个和自己虽不同校但同专业的女生,两人一起在曼哈顿附近合租了一套公寓。两人最先是在微博上认识的,有些许共同爱好,年龄也相近,照理说应该能成为挺好的朋友。可惜快到入住的时候,要一起合租的女生突然就放了她鸽子,住到别的地方去了,L慌忙中只能找了一个在当地工作的白领合租。我到纽约旅行时曾去看望过L,才知道她和新室友的合租生活并不愉快。新室友自称身体不好,独占了卧室,L便只能用屏风在厅里隔出一个房间来。L心细,把房间布置得倒也还好。她说她与室友的关系很冷淡。有一次,她身体不适不想出门,拜托室友带份快餐回来,却被回了一句“你凭什么命令我”。我知道L的为人,她有事拜托别人帮忙的时候向来都有拜托的样子,怎么也说不上命令的口气。我本想对L说些“可以和室友好好谈谈”的客套话,不过想想,如此冷淡的关系也确实没什么好谈的了,于是什么也没说,只在心底祝愿她隔年能找个好房子,换个靠谱点的室友。

Q的故事可能更惨一点。她去美国的一个小镇读博,人生地不熟,便通过网上一个招合租的帖子,与同校一个读博的师姐在学校附近合租。按理说,对方都是读博士的人了,为人和学识应该十分成熟,就算两个人不那么相亲相爱,但至少也应该相敬如宾。但可惜,一个人的素质有时未必和她的年龄与学识成正比。师姐有个异地的男友,两人虽然都在美国,但也很难相见,所以主要靠电话交流。这位师姐经常在打电话的时候因一点小事就跟男友吵起来,吵不出结果就变得歇斯底里,摔门、砸东西。这种情况下她对Q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Q是个神经纤细的人,一个人初到美国,各方面都还未适应,学术又有点跟不上,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回到房间还要面对这么一个师姐,不出半年身体就出现各种不适,最后只好休学回国调养了。

这两个故事可能听上去有些极端,但却反映了和陌生人合租的两个普遍问题。首先是缺少契约精神。人之所以遵守约定,一方面是出于责任感,但也不可否认是出于一种社会约束,而这种社会约束在陌生人之间是很薄弱的。如果两个人的社交圈子没有什么交集,就算一方违约了,也不会有多少和他/她有关的人知道,对他/她的名誉也没有影响。没有损失,约束力自然就低。虽说放鸽子这种情况有点极端,但是该收的垃圾不收,该做的保洁不做,也够人受的。其次就是陌生人之间的淡薄。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漂泊在异国其实谁都很累,没有闲心再照顾谁,更不要说是面对一个陌生人了。当然,淡薄未必就意味着以上两个故事中出现的伤害,喜爱清净的人或许反而享受这份淡薄。但出门在外,谁还能不需要偶尔有人搭把手呢?

和普通朋友

和陌生人一起合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就算和认识的人一起合租,即和普通朋友合租,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泛泛地讲,普通朋友就是平日相互认识,没有什么过节,朋友圈“点赞之交”这类的朋友。T是我在英国的一位近友,大一的时候他与N和M有一些交情,不过也只是聚会上的觥筹朋友。到了租房的季节,三人在朋友圈里看到彼此找室友的信息,就一起租了一套公寓,和我住得不远,平时也常有一些往来。T的生活风格堪称极简,三居室中他主动选了个角落里的最小房间,说是清净。可惜,这种孔融式的美好开头并没有一个相互敬茶的对应收尾。我曾经有一次去T家找他说事情,一进去便感觉整个房间的空气沉重得难以呼吸。N看到T出了房间给我开门,便不带腔调地提醒说:“你把衣服收一下吧,已经挂很久了。我要洗衣服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沉重感从何而来,连忙躲进了T的房间,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T收完衣服,回来给我看了一眼他们三个人的微信群,三人在群里说话的方式简直比T那空荡荡的房间还要极简。“锁门”“锁了”。我想所谓冷战,也不过如此。

T曾经和我吐槽过N、M热衷于料理,但不热衷于洗碗。一次饭桌上,我和N、M聊起租房,又听到N、M说T不刷锅。我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心想这话不应该和我说吧。所以,我委婉地表达了一下“大家可能需要多一些沟通”。对方便说这种事情也不大,老是念念叨叨会显得自己小心眼,传出去影响也很差,而且大家其实也不是很熟,抹不开那个面子,想着忍忍也就过去了,自己也没想到会搞成现在这样。我其实非常理解。我自己的室友是个堪称生活难以自理的富二代,当时是我着急租房从朋友圈里随便找的。有时他不收拾东西,我跟他说过几次都没什么用,我也只能想着忍忍过去算了。合租一年后,彼此也就江湖不见了。

美国的同学曾经跟我说过,若是想和谁发展比较深入的友谊,就不要和那人一起租房。日本有个词叫“成田分手”,大概意思就是说热恋中的情侣或是新婚的夫妇,在外长时间旅行一圈回来后发现彼此并不适合,连回家都来不及就在机场分手了。这种现象套用在留学里,大概可以叫做“租房友尽”。就连情侣长时间在一起生活都会暴露之前双方没有发现的缺点,进入之前没有进入过的私人领域,被触犯之前没有被触犯过的个人底线,更不用说本来就没什么深入了解的普通朋友了:一方面合租容易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易沟通。如此这般,确实容易尴尬。

和亲密朋友

当然,租房也不尽是些狗血烂事。一方面,确实有很多成功合租的组合;另一方面,合租得风平浪静的人一般也不会特地出来说自己风平浪静,所以显得稀少。仔细回想我那些合租得比较成功的朋友们,总结起来他们的组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组合往往都是彼此较为亲密的朋友。

对于重视感情的人来说,“亲密的朋友”可能是一个挺严肃的话题。“谁可以被称为亲密的朋友”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个需要思考一天的问题。不过,对于租房来说,所谓的亲密关系并非关乎“友谊的真谛”。在社会学研究里,“亲密关系者”的定义十分简单,那便是“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交互频率和总时长都相对偏多的关系者”。平时一直在你身边的人,不管到底有没有什么暖人的故事或深刻的情感共鸣,一般都会是一个极佳的室友选择。

S是我的一个近友。某天她有些心事,来找我聊天,我们聊到晚上10点来钟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说要给室友打个招呼,让他们不要担心。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其实很为这一行为感动。后来我又有几次去S家打牌,更是见识了他们一屋室友的和谐关系。家里冰箱里有什么谁都清楚,时不时还会一起做个饭。买东西彼此都会帮忙带些回来,最后费用按购物小票结算。家务都有分工,谁太忙,没时间收拾,其他人都能照应一下,或者谁忘记了,彼此都会提醒。偶尔都闲的时候还会聚在一起看看综艺节目。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友谊故事,但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完美的合租关系。

我想S的成功在于他们一屋人本来就是不错的朋友。几个人都属于同一个学院,住在学院的时候就经常一起相约在食堂吃饭,期末的时候一起复习刷题,闲暇时间也会约着买买东西,看看电影,有着不错的感情基础。身在一个圈子里,除了自身的善良,也有着社会环境的约束。他们先前的友谊基础也提供了相互考虑、彼此照顾的前提。最重要的是,就算住到一起之后会暴露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因为彼此是亲密的朋友,因而可以放下面子坐下来理智地好好说话,达成妥协。说的人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听的人也会认真仔细地听。虽然有些老套,但说到底,人与人打交道的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有效的沟通”,只是亲密的朋友关系提供了沟通的良好基础罢了。不过,留学那么疲累,能找到可以简简单单有效沟通的,就不要给自己找那些需要大费周章的选择了。

以上只是些个人经验之谈。这世上不是你遇到的所有陌生人都会因为陌生而自私,也不是所有的普通朋友都会因合租而变得关系尴尬。若希望获得他人的善良对待,除了选到对的人之外,也要首先善良对待他人。就算是和亲密的朋友合租,若是自己做不到律己而利他,不要说没办法好好坐下来谈一谈,说不好还会搞成一出升级版的“租房友尽”。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所有阅读它的即将留学或已经留学的读者提供些许帮助,租到一个安全舒适的房子,找到一些相处融洽的室友,在留学的汪洋大海里搭建一个可以彻底放松休息的临时港湾。

猜你喜欢

合租租房室友
猪一样的室友
基于城市合租人群的公用型概念厨房家具设计
城市青年合租户型设计探讨
租房记(一)
租房客
我就吃一点
浅谈合租关系下容留他人吸毒行为的认定
考前紧张
失望万分
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