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电子产品“软瘾”把握 真实快乐人生

2016-10-08魏金梅

作文·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平板注意力

魏金梅

早上起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不是洗脸刷牙,而是看QQ空间的动态,然后迫不及待地答复;回到家后,漫无目的地利用社交工具聊天,玩游戏,无休止地沉溺其中,似乎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取得某种心理安慰。可是事后,非但没有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反而使自己越来越远离了最初的目标。这种被称为“软瘾”的行为,或多或少的,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影子。

最早提出“软瘾”一词的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Wright指出,“这些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其实它更多地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我们真实的情感”。“软瘾”不仅仅涉及手机依赖,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为,像看电视,逛商场,玩游戏,打牌,从事这些日常的活动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且也不需要花太多代价,即使对某件事情有特殊的喜爱或者偏好,也无可厚非,只要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大于危害,就不算“软瘾”。然而,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就会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软瘾”呢?你可以问自己3个问题:我花了多少时间?我的动机是什么?它让我感觉怎么样?如果它带给了你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动力,能让你感觉到生活的意义——那么这就不算是“软瘾”。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让你感觉能量耗尽、麻木沮丧,那你就很可能是染上“软瘾”了。

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人群中提出“你一天会看多少次手机”这个问题,有人回答是150次,更有答案是不计其数。2015年6月21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一名8岁的男孩儿军军(化名)因为沉迷于玩平板电脑,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对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不但在成人的世界,甚至在孩子们中间也开始蔓延。

事实上,过早接触和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并无好处,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伤害。首先就是对注意力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3岁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1小时的电视,7岁时注意力障碍的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0%。因为3岁以前的孩子注意力控制能力弱,当他们被电视和游戏吸引,其实更像是被动地沉浸于某个外在刺激的诱惑,不利于主动控制注意力的训练。

其次,电子产品的游戏设计声音喧闹,画面绚烂,对感官的刺激过多。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与此类似的体验,特别是当他们感觉无聊或者遇到挫折时,往往喜欢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们很难从电子游戏中解脱出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荒废了学业,损害了身体健康。

再次,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也会减少对父母的依恋,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过多的网络交流必然导致正常人际交往的减少,久而久之,容易使青少年陷入孤僻、不善交流的境地。

那么,“软瘾”患者要想康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经常自我反省。我的某些沉溺行为是不是过度了?有没有干扰自己的生活?我这种沉溺行为是怎么形成的?进而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其次,制定改正措施。下定决心去改正这些行为,但不要直接剥夺内心的需求。当你烦躁的时候、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不要总是上网搜寻八卦,灌水或偷菜,可以选择一些其他活动来替代想要摆脱的“软瘾”,比如去户外走走,或者选择一些其他自己喜欢的、能带来良好感觉、让自己恢复能量的活动。

再次,忌急于求成。制定更加清晰明确的规划。庞大而残酷的任务总是因为过于宏大而让人望而却步,拖延和回避的倾向也相应加大。相反,任务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则越可能有效执行。比如说,你的目标是看完一本书,不妨规定一个具体的数字,如每天看10页,在看完10页之前不要去尝试其他东西,看完10页之后就可以放松或进行其他活动。

最后,充实生活。建立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果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给予并感受更多的关心和爱,发现生活中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软瘾”的吸引力自然就减弱了。简而言之,一旦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更丰富的内容,就不再需要借助“软瘾”来填补生活中的空虚和空白。

对于青少年而言,应该多与父母和朋友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感受大自然真实的色彩和声音。给自己定下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注意每天玩电子产品不要超过1个小时。严格遵守自己的计划,这有助于自制力的培养,对自主学习的养成也很有帮助。

电子产品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能回避,“软瘾”患者的增多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应该限制自己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远离电子产品“软瘾”。生活中不仅仅有手机和电脑,还有亲朋好友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参考资料:《让孩子远离“软瘾”》 《软瘾症者:时间都去哪儿了》)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平板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