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静美

2016-10-08王丽华

作文·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和善晚辈钱锺书

王丽华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书夫人杨绛先生病逝,享年105岁。直到去世前,先生还以百岁高龄笔耕不辍。说先生只谈奉献,淡泊名利?说先生活得智慧融通,清爽从容?说先生……什么词都很难说尽先生的人生。这位百岁老人的身影是这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正因为有先生,我们才深深地悟到了什么叫岁月静美。

生前财产悉数捐给国家

根据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5月27日上午发出的讣告,钱锺书、杨绛先生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手稿以及其他财产等,亦均作了安排交代,捐赠给国家有关单位,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

根据讣告可知,杨先生生前已将她和丈夫钱锺书先生二人全部作品著作权中因作品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用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但好学上进的清华学子,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享有钱、杨二人作品因使用而获得的财产收益的同时,有义务负责全面维护钱、杨二人作品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的相关权利不受侵犯。

一句话点评

先生虽去,却把爱永远留在人间!

适用话题

慈善 爱心 榜样 感动

朴素的杨绛

杨绛去世后,记者探访了杨绛生活了近40年的寓所。杨绛的邻居潘先生告诉记者,他印象中的杨绛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老太太”。潘先生还称,杨绛“生活很简朴”,“别人家都装修得很好,她家这么多年还是水泥地面,也不装修”。

一句话点评

虽然杨绛先生的物质生活非常简单,但她的精神生活极其丰富!

适用话题

简朴 节约 从容 榜样

不怕吃苦的杨绛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后,杨绛随之从大小姐过渡到了“老妈子”。钱锺书说要写《围城》,为节省开销,她辞掉女佣,做起了“灶下婢”。“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钱锺书去世后,杨绛默默地“继承”他未竟的事业,整理钱锺书的手稿、书信。多达7万余页的手稿,纸张发黄变脆,字迹难辨,而杨绛将它们一张张抹平补缺,认真编校。2003年,《钱锺书手稿集》终于与读者见面。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杨绛过一百岁生日时,嘱咐亲朋各自在家为她吃上一碗寿面来庆祝。

一句话点评

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在名利诱惑面前坚守内心的安宁,实在难得。

适用话题

吃苦耐劳 认真 谦逊 淡泊名利

杨绛的和善

在文学成就上,杨绛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大家;在生活中,她是一位可爱的老人,一个性情中人。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说:“杨绛先生不只有个性,年纪大了之后还有些孩子气,有时说过的话会忘记。若是你跟她提起,她会连声反问‘我说了吗?我说了吗?耍一下小孩子脾气。”

杨绛对朋友、晚辈也是关心的,每次白烨去杨绛家里,她总会“你最近怎么样”“好不好”问个不停。有件事让白烨印象特别深刻,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白烨去杨绛家中拜访时坐在沙发上,杨绛便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她一边跟我说话,一边不断把椅子往我跟前挪,最后几乎和我膝盖碰膝盖。她就那么跟你谈心,说话,人非常和善。”白烨说,某种程度上说,杨绛先生很单纯,“她喜欢谁、不喜欢谁都会直接说出来的”。

一句话点评

如此毫无架子,厚爱晚辈,率真和善,折射出的是她伟大的人格魅力。

适用话题

和善 厚爱晚辈 单纯 魅力 个性鲜明

认真的杨绛

当年在五七干校聊起翻译专业时,大部分人都说自己一天能翻译1500~2500字,但杨绛说自己一天只能翻译500字。“我们当时都哈哈大笑,因为根本不信,觉得她在开玩笑,因为我们都能翻译2000字,你杨绛怎么可能只翻译500字?”叶廷芳记得,杨先生很认真地站起来解释说,她翻译时要先把原文拆散了,译清词义,再按照汉语的习惯拼起来,绝对不是直译。

杨绛直到晚年仍然保持着惊人的记忆力。有一次,叶廷芳致电问候,当时103岁的杨绛问他:“你还唱《克拉玛依之歌》吗?”

叶廷芳极其惊讶。这是他退休以前在外文所时唱的一首歌,而杨先生自60岁退休后就很少来外文所了。她居然还记得一个晚辈许多年前爱唱的歌曲。

被折服的叶廷芳对着电话激动地说:“杨老太,你可真是厉害!”

一句话点评

每天只译500字,字字都力求精准达意,字字都凝聚着心血!

适用话题

认真 负责 精益求精 楷模

坚强的杨绛

1994年,钱锺书因病住院,杨绛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了,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8年,钱锺书逝世,此时,钱瑗已先父亲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杨绛有过这样的表述:“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兑现了诺言。在整理钱锺书手稿之余,杨绛还完成了记录一家三口生活点滴的《我们仨》,其中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一句话点评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她默默承受,并笔耕不辍,奉献社会,内心的坚强非常人能比。

适用话题

不幸 勇敢 坚强 承诺 感动

猜你喜欢

和善晚辈钱锺书
做人的真谛:厚道坦诚和善
和善
过年世相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黄希川
名师学案·钱锺书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
与人和善宜安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