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里谈女权

2016-10-08李艺凡

作文·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女权贾府黛玉

李艺凡

看一本好书或一部优秀的电影,都会让人安静下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你可以从中读到人生百态,读到哲学经济,读到逻辑推理,读到宇宙万物的演变……你若读了好书,看过精彩的电影,不妨回味一下,把感悟心得写下来,推荐给同龄人,这也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沉淀。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我,《红楼梦》是一部讲述女性女权意识觉醒却终被扼杀的具有先锋意义的小说。但这个女权与现代意义上的女权是不一样的:现代的女权建立在自由与法治带来的可贵的阶级平等上;而《红楼梦》一书产生于清朝,那个时代本身就没有阶级平等可言,所以我们在《红楼梦》里谈女权时,暂且搁置政治上的平等。

让我们从人的角度尤其从王熙凤的角度来谈谈女权的觉醒与实践,谈谈贾府这个小圈子里王熙凤作为妇女代表地位的特殊。在《红楼梦》一书中,如果说宝玉是尊重女权,黛玉是执着于女权,那么王熙凤才是那个女权的真正践行者。

贾府是个“女人堆”,也怪不得宝玉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起,尽干些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浅唱、拆字猜枚的事情。他深深迷恋女性的柔美,成了贾府里的“大众男闺密”,巴不得自己也是女的才好。宝玉作为贾府里为数不多的男性,却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家人逼他读经书考功名,父亲对他严厉又刻板,这一切像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极大地影响着他的性情。宝玉对女性的尊重,与后期的迷恋女权、憎恶男权,这里面有贾政很大的“功劳”。

而黛玉呢,一直执着于她抓不到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个人价值、个性张扬。也许是因为她读了太多书,有了许多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她向往《牡丹亭》里自由真挚的爱情,鄙夷“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说法,鄙视男子三妻四妾的行为。她是个牙尖嘴利的人,却也是深夜里蒙头低泣最多的人。黛玉作为贾府里最清高最不肯妥协的人,她一生都在反抗女子该有的“顺从”,却最终死在了它的利爪下。她是女权的殉道者。

相较于宝玉和黛玉,王熙凤的女权思想在现实世界里走得更远。她于嬉笑怒骂里杀伐决断,成为贾府这个小世界里真正的执行官。她有足够的胆识,足够的气魄,足够的智慧,也足够入世。黛玉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她应该活在画里、活在诗里;王熙凤却是个俗人,她懂得权力和权利需要去争,去抢,在权力斗争中可能会有人流血,有时还需要耍手段。她用残忍的手段惩戒了贪图她美色的贾瑞,若她像秦可卿一样软弱,那还不迟早沦为男人的玩物?她也会对下人小惩大诫,让丫鬟小子们闻风丧胆,贾府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婚娶祭祀,丧葬典礼,买地设宅,这些该是男人拿主意的事情,她却揽着,少不得也要暗箱操作。

但在那样的男权社会里,王熙凤终究是个可怜的女人,我们不能怨她习惯于靠手段上位,毕竟在那个时代,官僚腐败,卖官鬻爵之风盛行,王熙凤只是太过世俗。她可恶,但不是罪人。贾府众多男子的肮脏,王熙凤只及十中之一。奈何权力不等同于权利,王熙凤终究还是没能站到男权社会的舞台上来。纵然她有再多手段,也无法在这个舞台上撑起一片天。在男权的滔滔巨浪中,王熙凤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虽然渺小,却激荡过。

在那样一个男人掌权的时代,丈夫背弃她,无人理解她的眼界和志向,王熙凤咬着牙,独自一人为女权开疆辟土。相较于宝玉和黛玉,我喜欢王熙凤乖张不隐忍的真性情。她敢说,也敢做。对于想做的事,她连阴骘、地狱果报都不信。我倒真相信,她到了地狱也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

猜你喜欢

女权贾府黛玉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这样的“女权”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