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颈长尾雉:鸟中潘安

2016-10-08萧野

环境与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长尾大脑

◎萧野

黑颈长尾雉:鸟中潘安

◎萧野

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丛林中,生长着一种不善鸣叫的“哑巴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人的房前屋后还经常能看见它,如今在野外已经难觅其踪迹。所谓的“哑巴鸡”其实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濒危雉类——黑颈长尾雉。

彩羽加身很漂亮

顾名思义,黑颈长尾雉最显著的外型特征是脖子黑、尾巴长。黑颈长尾雉属于鸡形目雉科,体型较大,体长约55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它们是留鸟,不迁徙。雄鸟称得起“漂亮”二字。它们眼睛乌黑,羽毛颜色有光泽明艳的鲜红色、栗子色、宝蓝色,搭配白色和黑色,用色彩缤纷来形容毫不为过,堪称鸟中“潘安”。雌鸟相比雄鸟,外貌则要平淡得多,通体大致褐色,没有雄鸟那长长的尾羽。

黑颈长尾雉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年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还认为黑颈长尾雉种群丰富,如今它们已被列入全球“近危”等级,生存状况堪忧。关于黑颈长尾雉的全球数量,有专家估计约1500~3500只。这种雉类在各国的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在我国只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在国外见于泰国西北部、印度阿萨姆邦东北部和缅甸。

2008年,我国设立了全国首个以黑颈长尾雉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金钟山保护区交通闭塞、重峦叠嶂。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考察,该保护区原生性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约200只,是全球目前已知种群数量最多的黑颈长尾雉分布点。整个广西该物种的野外生存数量近500只。

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性分布的黑颈长尾雉约200只,是全球目前已知的种群数量最多的分布点。

善潜伏 不爱鸣叫

黑颈长尾雉生性机警,不像其他鸡形目鸟类有明显的鸣叫行为,通常在天亮后就活动,中午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它们是杂食性鸟类,以浆果、树根、野山药、嫩芽等为食,亦吃部分蠕虫、蜘蛛等动物。

黑颈长尾雉在不同季节会选择不同的栖息地。食物资源、天敌、隐蔽条件与人为干扰是影响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境类型来看,它们偏好选择阔叶林和针叶林生境。从生境的微细结构来看,它们对乔木、灌木、草本及地面覆盖物均有一定要求,通常选择隐蔽且易于逃逸的地方作为夜宿地,以保证夜宿的安全。

每年3~4月间,黑颈长尾雉以一雄二雌的结构结群活动,并开始筑巢产卵,每窝产卵7~9枚。孵卵期约28天,雌鸟单独孵卵。巢置于地上或裸岩间隙中,较为简陋,多数以地面的浅凹坑做窝。

水源是黑颈长尾雉选择巢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孵化期天气相对较热,食物的水分不能补充长时间卧巢丢失的水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离巢后会马上飞到水源地饮水。

黑颈长尾雉孵卵的巢址通常距离觅食区80~120米左右。在孵化期间,雌雉是完全避开雄雉的。因为雄雉有啄卵现象,雌雉把巢址选择远离觅食区是为了避免干扰,以利于孵化的进行。

生境丧失和生境退化以及偷猎,是黑颈长尾雉最主要的威胁。随着人口增多,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金钟山地区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在不断缩小,被分割成破碎化的生境斑块。当务之急是通过生境恢复、廊道重建及增强群众保护意识等措施,加强对黑颈长尾雉的保护。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

想把大脑存“银行”吗

8月初,英国BBC网站刊登了一篇重口味报道。原来,银行不但能存钱,还能为一些身故之后的英国人储存大脑,这就是著名的英国脑库。

接收这些大脑的英国大脑“银行”在全英国一共有10家,均隶属于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设立的英国脑库。每一年,这些大脑“银行”都会收到上百个由群众自发捐赠的大脑。在处理时,工作人员先将一半大脑浸泡进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中以保持其硬度,之后再将这半部大脑切成极薄的切片,接着将另一半新鲜的大脑直接切片,然后在零下80℃的低温下保存,作为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材料。

说起这些大脑“银行”发挥的作用,真是赫赫有名。从1957年瑞典专家卡尔森发现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到1996年爱丁堡大学教授艾恩塞德发现新变种的克雅二氏病,这些大脑切片都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目前这10家大脑“银行”储藏了1.4万个大脑,服务周期很长,30年前捐赠的大脑,其切片至今仍能使用。小编倒是有意捐献自己博学多识的大脑,可是转念一想,万一以后自己脑子里的记忆被解读出来多尴尬,这才打消了念头……

塑料袋用3次抵棉织袋393次

美国纽约沙福克县9月7日通过一项立法,对顾客收取5美分的袋子税,以鼓励他们重复使用一个塑料袋。旧金山也开始向顾客出售塑料袋。

自从2007年零售商们为促进环保推出大手提袋以来,可多次使用的所谓环保手提袋已无处不在。人们认为重复使用同一个袋子能帮助顾客们减少碳足迹。但是这个想法可能事与愿违。

有观点认为,重复使用一个塑料袋3次,即可抵得上重复使用一个棉制的大手提袋393次。这个观点来源于2011年英国环境机构做的一项与购物袋有关的调查。该调查研究了7种不同类型的袋子:纸袋、棉袋、用淀粉和聚酯聚合物制作的可生物降解的袋子和4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袋子。

该研究表示:“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使用的肥料和纺织棉线过程中使用的能量,让土地酸化和对水和土地毒性等方面的影响,比之前预估的更大。”市面上的环保大手提袋,其生产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比普通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大得多。

生产1个棉制大手提袋的总碳足迹(包括生长、制造和运输),大约为271公斤二氧化碳;而标准的高密度聚乙烯袋子,只需要1.6公斤二氧化碳。高密度聚乙烯袋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浪费,也只是制作棉袋子的四分之一,它们制作所需的电量仅为棉袋子的一半。

该调查发现,处理塑料袋最环保的方法并不是要立刻回收,相反,你只需要在它们被回收之前尽可能地多用几次即可。

帝企鹅晋升挪威“准将”

8月22日,英国《卫报》披露了一则趣闻,一只名为尼尔斯·奥拉夫的帝企鹅被授予挪威国王卫队的准将军衔,它带着勋章检阅了国王卫队的士兵们。

原来,这只帝企鹅居住在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动物园,20多年前被挪威军方收养了,从此成为两国之间交往的吉祥物。其间它的军衔不断得到晋升,此番荣升准将后,已然是世界上级别最高的企鹅。在授衔仪式上,这只帝企鹅戴着一枚金色的军队勋章,大摇大摆地进行阅兵。现场有超过50名士兵立正站好,注视着他们最喜爱的企鹅获得奖励。接受检阅的挪威士兵们今年是来参加位于爱丁堡的军操表演的,以往每隔几年就会来拜访帝企鹅尼尔斯,尼尔斯每次都能认出这些挪威士兵。

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的芭芭拉·史密斯说:“我们很荣幸能够主持这次特殊的仪式,授予我们的帝企鹅一个新的头衔,它现在威望十足。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时刻,代表了苏格兰和挪威的紧密合作关系。”不过看到这则新闻小编心里有点不平衡,这只企鹅不会演小品,不会唱歌,连跳舞都不会,居然能当将军……

诡异的口袋夫妻艺术照

8月22日,英国《镜报》等报纸刊登了一组日本摄影师哈儿川口拍摄的一组疯狂艺术照,疯狂之处在于,他把数对夫妻模特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后,用吸尘器将袋子抽成真空,之后拍下的照片效果极其诡异。

川口在拍摄时,先在模特全身涂抹润滑油,之后包入巨型塑料袋内,塑料袋随即被抽成真空。模特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保持4秒。人命关天,川口用计时器严格计时,并在4秒钟内按动快门完成拍摄,过程紧张而刺激。尽管这种尝试非常危险,川口还是收到了很多新婚夫妇的拍摄请求。他们认为用这种方式拍摄婚礼照片,能让夫妻和情侣体会到他们是怎样彼此接近和深爱对方的。川口说他每次只能拍摄两张照片,从来不敢耽误时间按第三下快门,而且拍摄过程中始终有安保人员在场。请大家做好精神准备,欣赏几张照片吧。

女子买房 男友撞墙逼署名

谈婚论嫁之时,往往也是买房筑巢之时。8月下旬,《银川晚报》刊登了一则报道,称30岁的李晗(化名)准备和32岁的男友徐浩(化名)结婚,李晗借钱买了房子,徐浩却要求在房产证上只写自己一个人的名字,李晗不同意,徐浩就撞墙自杀。

那天凌晨时分,银川市贺兰山西路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男朋友要撞墙自杀。民警赶到以后,发现李晗正在抽泣,而徐浩的头上明显有撞伤的痕迹。经了解,李晗和徐浩都是来银川的务工人员,最近打算结婚,却因房子问题发生了纠纷。为了在婚后有个固定的家,李晗向自己的母亲和姨妈借钱买了房子。可徐浩却要求,李晗买的房子必须只写徐浩一个人的名字,不然就撞墙自杀,李晗不同意,徐浩便用头使劲撞墙,李晗这才报了警。最后,经过民警耐心劝说,徐浩终于放弃了在房产证上写名字的念头。小编苦思冥想之下,实在琢磨不明白这样的男子怎么还能找到女朋友呢。

江中“浮尸”坐起捉鱼

8月24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广东警方在茂名市打捞水中“浮尸”的时候,这具“浮尸”突然活过来了,把救援人员吓得不轻。

当时是8月20日,事发地点在茂名小东江竹园桥附近。有视频显示,一条不太宽的江,距江岸不远处有一个漂浮物一动不动,看上去就像溺水之后的浮尸一样。数米之外的岸边,五六位身着制服的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员站立着。其中一位套着救生衣的救援人员,一步步地向江中走去。当救援人员靠近、俯身查看,准备使用绳索进行打捞时,“浮尸”突然在江水中翻了个滚,蹬腿跃起,倒把救援人员吓一跳。原来,漂浮在江面中的并不是“浮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男子。经民警了解,该男子自称在江中捉鱼,身体无碍。民警见男子神志清醒,对其进行教育后撤离现场。

视频上传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给该男子取名“诈死哥”,质疑其故意装死浪费警力,甚至有可能是与视频拍摄者合伙戏弄警方。小编想说,大哥,你不能这么“捉鱼”玩啊!

只卖饭不卖票的“沈阳站”

8月底,《辽沈晚报》登出一则趣闻,沈阳市铁西区一家饭店起名“沈阳站”,而且装修风格和沈阳的老火车站十分相似。一位老大爷进门买票,却被告知“沈阳站”只卖饭不卖票,顿时一脸茫然。

原来,这里的“沈阳站”是一家烧烤店,但里面装修得和火车站没啥两样,右侧是一个老式火车,左侧有站前商店、站前邮局和小卖店等牌子,再往里走便是硬座座位和上下铺床位;硬座上面还设置了行李架,上面有一些皮箱等;正对着大门的是明亮的厨房,旁边墙上是一些人乘坐火车的黑白照片。

店主刘先生是个“80后”,他称自己老家在抚顺,来沈阳上大学、结婚生子、辞职创业。他对记者说:“我第一次来沈阳坐的是4.5元的绿皮火车,在沈阳见到的第一个著名建筑就是沈阳站。十多年了,每次来沈阳都是到沈阳站,我和沈阳有太深的感情。”情怀使然,他干脆把自己的饭店起名叫“沈阳站”了。

辽宁某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认为,“沈阳站”是一个交通枢纽的名字,多年来已形成公众对它的认可,饭店取这个名字容易产生误解。

死海中“盐的新娘”

死海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湖泊,也是以色列的旅游胜地。2014年,以色列艺术家西格丽特·兰道别出心裁,把一件黑色礼服放到死海中浸泡了两个月,拿出来之后惊艳了众人。

美国著名新闻博客网赫芬顿邮报8月26日称,这件黑色袍子被放到了盐度极高的咸水湖里后,西格丽特定期到水下拍照,记录礼服逐渐发生变化、盐粒逐渐结晶的过程,最后完全被盐粒覆盖,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黑色面料。西格丽特这组艺术照片叫做《盐的新娘》,灵感取自1916年的一出话剧《恶灵》,这部剧讲述了一位犹太女子被死去丈夫的灵魂附体的故事,这件黑色礼服就取材于那部话剧的装扮。这组照片在伦敦的马尔伯勒当代艺术馆公开展览到9月初。

巧手老爸做360度秋千

童年的记忆里怎么能少了秋千?8 月11日,英国《太阳报》网站发布的报道称,一位天才老爸科林·弗兹因其3岁儿子杰克酷爱荡秋千,自己动手在后院建造出一个可360度旋转的秋千。不过,目前这架秋千只能供成人玩耍,小杰克还要再等上几年才能尝试。

据悉,这架旋转秋千高约5.5米,轮轴长约5米,全英国仅此一架。在这架秋千上,科林可以荡到远高于自家屋顶的位置,着实刺激。在使用这架秋千时,他需要在秋千的一端放一桶25公斤的水作为配重。然后他站在另一端,将脚固定好之后,紧握把手开始秋千之旅。该秋千的起步方法与平常荡秋千一样,不过当秋千达到与地面水平的位置时,科林需要将身体稍稍向前倾斜,以便将自己荡到最高点,整个过程颇为刺激。

科林曾是一名水管工,他还因许多其他的小发明在网上小有名气。比如他自家车库的各种装置,包括一双磁力鞋,可以将人倒挂在天花板上。此外,科林还同时拥有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分别是时速最快的婴儿车和最长的摩托车。小编看完视频后,最深的体会是要先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大院子。

淘宝母乳有隐患

8月底,《西安晚报》刊登了一则报道,称有的妈妈生完孩子奶水充裕,自己孩子喝不完,于是把新鲜母乳挂到淘宝网店上售卖。对此,相关专家表示,给宝宝饮用他人母乳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母乳不能作为商品销售。

近些年来母乳喂养的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催生了母乳交易。在网上,不仅有人直接转卖新鲜母乳,还有人拿母乳制作肥皂等母乳制品。在淘宝上,150毫升的母乳,标价在20元左右,一位买主称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现在的问题奶粉太多了。网店打出的广告语,诸如“宝妈本人是高级公共营养师,长期保持锻炼习惯,奶的质量相当好,宝宝很聪明健壮”“每次吸奶都会消毒吸奶器,吸完马上装袋放急冻”等,也很吸引人眼球。

陕西省有检验检疫人员表示,从卫生条件来说,新鲜奶制品需要经过冷链运输,全程温度都要保证在零度以下。普通的运输方式无法保证全程冷链,不规范的包装也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婴幼儿吃了容易引发炎症。此外由于母体健康状况未知,婴幼儿有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肉尽其用的“驼鹿夫人”

8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以《全身心奉献给公路上被轧死动物的“驼鹿夫人”》为题,向阿拉斯加州的志愿者劳丽·斯皮克曼致敬。这位志愿者的工作听来可不一般,她常年收集公路上被撞死的驼鹿等动物的尸体,处理后把肉分给贫困家庭以接济他们的生活。

在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科雷季南部的科奈半岛,每年在公路上被撞死的驼鹿等动物大约有125只,这种大型动物体重可达半吨,尸体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能保存很久。按法律这些肉为国家所有,为快速清理路面避免事故和充分利用这些“天赐良肉”,劳丽经常驱车前往拉走被撞死的驼鹿,到指定地点屠宰分割后,把肉分给贫困人群。她的这项工作受到了公众的嘉许,大家亲切地称其为“驼鹿夫人”。劳丽今年45岁,她称自己也很喜欢吃驼鹿肉,她说驼鹿的肉质比牛肉好,用来烧烤非常美味。她还计划出一本关于烹饪驼鹿肉的书。让小编最吃惊的是,该报道估计全美国2015年在公路上被撞的各类麋鹿、驼鹿等鹿类动物,多达120万头。

会扫雷的无人机

联合国曾有调查报告称,有成千上万的地雷埋在伊拉克、阿富汗、安哥拉、柬埔寨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而排雷是一项耗时耗力花钱无数的任务。8月11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刊登了一则众筹消息,称新型的排雷无人机能够为很多受地雷威胁的地区带来福音。

发明Mine Kafon无人机的设计师名字叫哈萨尼。无人机由两部分组成,一台是用来探测地形的地图无人机,另一台是用来排雷的排雷无人机。排雷无人机可以装备机械臂或者金属探测器进行排雷工作。Mine Kafon整个排雷过程分为三步:首先侦查地图进行测绘;然后在排雷无人机上安装金属探测器,进行实地查雷;最后在排雷无人机下方将金属探测器替换成机械臂,抓取引爆物将地雷引爆。

2012年,哈萨尼的团队发起过一次众筹,产品是一个巨大的像蒲公英一样的排雷球,通过吸盘滚动地面能够感知到地雷从而引爆,当时反响很好。如今哈萨尼的无人机在探测深度、精准定位和续航上还有待提高,让我们真心祝福哈萨尼和他的团队众筹成功。

(刘国伟 / 供稿)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houlai@vip.163.com

猜你喜欢

长尾大脑
基于动态语义记忆网络的长尾图像描述生成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
长尾分布的网络作品版权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