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日大观园

2016-09-30薛丽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主融合课程

薛丽芳

[摘 要]世界经济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节日文化大融合是他们不可缺少的知识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关键词]节日文化 课程 融合 自主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85

【活动前期】

周会课上,宣传委员精心组织活动——成语大比拼。学生们一个个口若悬河,俨然是一个个“成语小达人”。看着他们,我脑海里蹦出了一个想法:如今他们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每周的周会课都是他们自己精心策划的,但内容无非是水果拼盘、才艺展示......既没有新意,也没有活动的延续。能否有一系列完整而有意义的活动课程呢?恰逢今年学校开展“世界节日文化”主题活动,何不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节日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最后做出研究成果展示呢。

放学时,我随即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查资料,搜集世界文化节日有哪些?并思考下周活动课可以从哪个节日开始开展活动?”周一晨会课上,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节日,既有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等,又有国际节日,如劳动节、儿童节、爱眼日、节水日等。“这么多节日,到底该选哪一个呢?”我又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这时,我班中午负责检查吃饭情况的小颖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班每天中午有许多同学倒饭倒菜,我提醒了也没有用。我觉得选‘世界粮食日可以提醒同学们爱惜粮食。”这个提议不错,和学生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其他同学也觉得合理,活动主题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活动中期】

活动有了方向,紧接着是制订活动方案。在这个活动中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研究呢?我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了几个研究内容:1.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2.掌握粮食的定义;3.发现生活中不爱惜粮食的事例;4.收集有关爱惜粮食的诗歌;5.了解粮食可以做成哪些美食。

根据活动方案中的研究内容,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实践。1.快乐竹小组实践活动内容为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世界粮食日”的来历,并绘制手抄报;2.彩虹竹小组实践内容为通过向家长了解或网上查询,知道粮食的种类,收集粮食的相关图片,准备粮食走秀的表演;3.书友竹小组实践活动内容为通过班级调查、向家长了解等形式收集生活中不爱惜粮食的事例,想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讲解、图片演示等方式来劝诫同学;4.梦幻竹小组实践内容为通过上网查询或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并收集爱惜粮食的诗歌、图片,准备诗歌朗诵;5.凤凰竹小组实践内容了解粮食可以做成哪些美食,自己准备最拿手的一样,最后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做法和做出的食物。

【活动后期】

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1.快乐竹小组把“世界粮食日”的内容和来历绘制成了精美的手抄报;2.彩虹竹小组穿戴上自己制作的粮食作品,随着音乐自信满满地进行走秀;3.书友竹小组通过播放图片,讲解不爱惜粮食的事例,劝诫大家爱惜粮食,并介绍了爱惜粮食的做法;4.梦幻竹小组朗诵了粮食来之不易的诗句;5.凤凰竹小组小美食家介绍了粮食做成的美食,有蛋糕、饼干、寿司等。台下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味觉细胞蠢蠢欲动。最后,在美食分享中结束了本次活动。这次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爱惜粮食”,设计做美食、尝美食的环节是为了让活动与时俱进。现在有一个词叫“吃货”,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吃过许多美食,在这个环节中可让学生知道美食离不开人们的辛勤栽种,提醒学生外出吃饭的时候注意爱惜粮食,杜绝铺张浪费。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共同评出了最佳活动小组、手工小达人、表演小达人、诗歌小达人、美食小达人等,学生情绪高涨,活动效果较好。

此次汇报交流的结果活动令我很吃惊。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热情洋溢的美食秀,声情并茂的诗朗诵,精致出众的手艺,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的潜力无限。在交流汇报中,学生获得知识,学会欣赏,更重要的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坚定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虽活动结束,但教育不止。

一、节日文化活动课程化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德育课程进行研究。

(一)活动内容规律化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它有着深刻的寓意,有的为了纪念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有的为了纪念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的为了庆祝某个时节的到来等。

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可以从几相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例如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知识和诗歌,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而其他的节日文化也可以遵循这个内容展开研究,自己根据不同主题稍加修改。由此可见,活动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活动流程模式化

每次活动都有一定的模式,流程大致相同,本次活动的操作流程如下。

1.确定活动主题。师生一起选定活动主题,可以是师生比较感兴趣的,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只要学生意见统一即可。

2.设计活动方案。根据活动主题,制订方案,层层推进,让活动更有趣、高效。

3.进行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活动方案进行分组,有目的性地收集资料,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4.交流评价活动。全班进行各小组的成果展示,教师及时给予正面的评价。

(三)活动形式多样化

为提高学生对节日文化的重视与参与度,活动方式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带有新鲜感,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

1.多媒体演示。观看各种有关节日文化的图像、视频等,这样的展示方式更直观、生动,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节日文化的喜爱。

2.知识竞赛。节日来临之际,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节日文化的资料,并通过必答、抢答等比赛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

3.动手实践活动。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传统节日中秋节,组织学生开展做月饼的实践活动,制作各种形状的冰皮和酥皮月饼,一定会让学生脑洞大开、爱不释手。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手工绘制、表演节目、诗词朗诵、亲子互动等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将节日文化与学生的德育课程相衔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二、中外节日文化大融合

节日文化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活动既包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包含外来节日文化,应将两者相互融合,夯实文化内涵。

(一)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人心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起源、民俗及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文学作品、民谣谚语等。

大多数学生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本学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三个传统节日,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开展活动,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正确认识传统节日,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世界节日文化精彩纷呈

教师每月挑一两个国际节日,适时地进行拓展。如3月份,教师可以选择植树节、世界节水日这两个节日,这两个节日都与环境保护有关;4月份,可以选择国际儿童读书日,倡导学生热爱阅读;可以将母亲节父亲节这两个节日相结合,开展一个“爱”的主题活动。在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六一”儿童节中,学校可以和家长共同组织实施。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介绍节日的由来、习俗,在活动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孩子可以向父母真挚地表达自己的爱,这样的亲子互动活动才能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

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野和包容多样文化的胸怀。

三、节日文化活动延续化

文化是要传承的,活动虽结束,但文化还需延续,才能增加它的厚度。

(一)注重活动资料的积累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从筹备活动开始,就应注重资料的积累。如学生查找资料的身影、采访记录时、准备节目的过程等教师都可以拍成照片或视频保存。成果展示时,把当天的活动内容拍成小视频或是照片,然后做成精美的PPT配上文字说明,活动的精彩瞬间定格记录学生的成长。这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注重节日活动的推广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精彩的活动资料。每个班级开展的活动不尽相同,如果能进行走班化推广,就能吸纳更多的节日文化知识。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可以组成“汇报团”,走进低年级教室,和低年级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利用晨会时间,每次活动由三至四位同学进行汇报。针对学生的表现,组织“汇报达人”的评选活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汇报工作中。通过汇报,学生对举办的活动印象更深刻,对活动内涵的理解更透彻。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不但增长了节日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活动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使节日文化活动得以延续。

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资源,使学生在节日“大观园”中增长知识与学习技能,锻炼能力,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责编 韦 迪)

猜你喜欢

自主融合课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