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手面包,右手Offer

2016-09-28李健华

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投行面包职场

李健华

作为一个在求职面试环节鲜有败绩的“面霸”,魏冰清创办面包求职,

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成功心得复制分享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在位于北京中关村数码大厦的一间“大通铺”办公室的尽头,26岁的魏冰清从自己的工位上起身,微笑着向记者招手示意。她一边请记者坐下,一边把没吃完的早餐收起。

作为面包求职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魏冰清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她讲的每一句话,都回荡在整个办公区。

这家成立于2015年夏天、在今年4月刚刚完成Pre-A轮融资的创业公司,盯住的是大学生求职辅导这一细分教育市场,目前平台上已经集合了500多位就职于各大知名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的“内部人士”,以职场前辈的身份,兼职为数千名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职场菜鸟”,提供与求职面试相关的有偿咨询服务。

“毕业生求职的高峰并非只集中在暑期档哦。不同职业,高峰都不一样,投行的招聘一般来说9月、10月、11月,咨询公司的招聘高峰就是刚刚过去的3月、4月,但马上10月、11月也是一个高峰,再比如说‘四大(编注:包括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在内的四家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物所,被国人简称为“四大”),一年会招5次……”思路敏捷且高度自信的魏冰清,讲话的语速极快,特别是当话题涉及她最熟悉的学生求职领域。事实上,面包求职的创业灵感,正是直接缘于魏冰清个人的成长经验。

“在人大,我绝对是我们年级里最优秀的,她是她们那一级里最优秀的。”魏冰清一边说着,一边手指向坐在自己身后一个工位的女生——面包求职联合创始人李丹琪。

魏冰清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李丹琪低她一届。知名学府就像一个小社会,成为“精英”的路径很明确——你可以努力在各种考试中拿满分,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又或者成为哈佛、耶鲁的交换生……而魏冰清和李丹琪,却用另外的方式成为人大商科学生圈的名人。

一方面,魏冰清热衷于参与社团活动。大一下学期,她加入校内的交流社团FACES,社团内部经常邀请那些在投行、四大等公司工作的师兄、师姐分享自己最初踏出职场的成功经验。魏冰清耳濡目染,很早便获得了职场启蒙。于是,从大二的寒假在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获得第一份实习工作开始,魏冰清在本科毕业前,一口气拿下包括在高盛、瑞银、麦肯锡和罗兰贝格等知名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

在一篇对学弟学妹分享经验的文章中,魏冰清曾承认,自己为了社团和实习可以不顾一切,“扔下上课,不管作业,哪怕是关键的期末考试时间也为了社团通宵忙碌”。这个目的感超强又很有行动力的女生,最终成为社团主席,也曾赴纽约联合国总部以及斯坦福大学交流,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期间,顺利通过了著名的“四大”、JP摩根、中金的实习生或工作面试。有趣的是,她并未选择其中任何一家公司入职,而是像邮集或者玩打怪升级游戏一样,继续不断报名参加各种知名公司的求职面试,并不断增加难度。

那些通常并不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名企,比如风险投资机构,差不多算是这场游戏的BOSS关。魏冰清曾经挨个儿给这些公司前台打电话,抱着“打无数骚扰电话,最后人家想不要你也难”的决心,最终敲开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面试大门,并成功拿到一个做分析师的工作机会。

“单面有挂过,但群面从来没有挂过。面试的10分钟内,基本能判断自己是否可以拿下这个offer。”魏冰清对记者这样总结当年作为“面霸”的辉煌成绩单。

魏冰清成为“面霸”,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师兄、师姐分享行业经验以及他们所在公司的各种“内部情报”。因此,请前辈分享经验是面包求职的生意关键词。

但她也强调,自己之所以有这么高的面试成功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师兄师姐分享行业经验以及他们所在公司的各种“内部情报”。一个例子是,不少人会误以为想要进入四大必须先考取CPA注册会计师证,而魏冰清得知的情况却是“CPA并非进入四大的必要条件,而是四大升职的门槛”——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会给员工开相关的培训课程,要求他们只要在5年内去考取CPA就可以了。

“他们给了我很多信息的对称性,比如说,这个公司比较喜欢什么样子的人,这个职位是做什么的,需要你有什么样的知识,面试会被问到什么……所以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做一些准备。”魏冰清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表示。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又多了16万人。摆在这些学生面前最大的课题,莫过于在经过四年艰苦求学之后,如何在毕业之际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顺利踏入职场。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魏冰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方法论,那就是“你需要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花四年的时间,既了解自己,又要了解求职”,这也正是她最重要的面霸心得。

基于自己的经验,魏冰清并不想把业务局限在大三、大四学生希望提升实习和全职工作面试成功率这一项需求上,而是制定了一套覆盖整个大学四年各个阶段的就业指导服务。她觉得,一个大学生如果想在四年以后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需要经过四年系统性地自我塑造和培训——大一开始便积极参与一些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社团活动;针对大二的学生,面包求职会更有针对性地帮他们了解具体行业、介绍人脉;完成前两年的所谓准备期后,到了大三和大四阶段,面包的服务重点将转向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的技能,以更大的成功率申请到实习机会或全职工作,甚至还会为部分学生提供公司内推机会。

为了学习如何创业和继续积累人脉,魏冰清在毕业后曾选择先在红杉中国工作了一年。面包求职成立之初,虽然只有魏冰清和李丹琪两个人,仅依靠自己的社交圈,她们便集结了几十个“导师”,他们一般都在四大、投行以及咨询公司任职3到5年的职场人士。这些人中,有些可能特别能讲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些人则可能是打造完美简历的高手。其中有些“王牌导师”一个月提供咨询服务的时间会超过30个小时。

“他们大多性格开朗外向,乐于分享,甚至比较‘好为人师。”魏冰清如此总结面包求职平台上这些导师们的性格特点。学生用户通过面包求职的网站选择付费预约导师时间,然后双方通过QQ或微信的视频功能完成一到两个小时的咨询,每小时的收费是400元。此外,在后期面包求职针对不同行业又开通了一系列小班线下课程。

谈到对辅导效果的最终校验,魏冰清表示,所有付费学员“在求职阶段拿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功率,没什么问题”。此外,面包求职还有一个撒手锏,就是面试押题,“比如四大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押题押到80%以上”。

所有针对高校教育类的产品,都逃不出两种挑战。其一是巨头直接切入的可能性。“比如领英,如果他们想要切入职场教育这一块,我们会比较困难。所以公司必须更快发展。”魏冰清并不回避面包求职当下面临的客观隐患。其次的挑战在于高校市场永远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此对新用户的教育和引流将注定是一项周而复始的艰巨任务。

“我们是做教育类的产品,所以让大家感受到效果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讲课,或者做直播、做访谈。”谈到针对学生用户端的产品和品牌推广,联合创始人李丹琪介绍说,目前面包求职不仅会通过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等在线渠道,另一重点则是在线下通过发展校园大使和定期举行宣讲会,实现地毯式的高校地推。

2016年4月,面包求职获得蔡文胜的隆领投资领投的600万元Pre-A轮融资,团队规模已接近30人,很快他们就将搬离位于数码大厦那间空间已经相当拮据的办公室。李丹琪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面包求职线上社群已经覆盖全国100所重点高校,此外还包括北美、澳洲、港台地区海外学生,在完成付费培训的3000名学生用户中,海外学生的比例甚至已经占比10%到20%。

作为一个付费产品,让魏冰清最为骄傲的一项成绩便是公司产品上线的第一月便实现盈利。目前面包求职每个月营收保持在60万到100万元,学生的复购率在40%以上。此外,这位“面霸”很乐观地认为,面包求职会以其独特的业务正向循环来长久维系用户黏性:当一批老的付费用户顺利通过面试,入职他们心仪的优秀企业,便会摇身一变,继续以导师的身份重返面包求职,向新加入的学生用户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猜你喜欢

投行面包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好吃”的面包灯
职场首页
疯狂的职场/等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