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堂村志》

2016-09-27翟幸福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曲农家饮酒

翟幸福

《李堂村志》

翟幸福

茶饮

传统饮食文化中,人生离不开茶饮烟酒,但对李堂人来说,在旧时只是见过和听说的奢侈品,近代以来才有接触、使用。

“密县人好大胆,凉水能喝三大碗”。旧时,粗茶淡饭的“茶”就是水,李堂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喝“茶”的条件和习惯,素有喝冷水的习惯。除吃药外,开水很少饮用。

农家的用水,旧时是黑沟河河水、天然雨水,后来是井水,到20世纪70年代后,普遍使用深井水。2000年后,随着饮水机、饮料进入农家,逐渐改变着李堂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

竹叶茶

直接从竹子上撇下枝叶,洗净后熬水代茶饮,滋味清午纯和,具有清热利尿、清凉解暑作用。

绿豆茶

绿豆洗净,夏季煮绿豆汤代茶饮,是村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饮品,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

蜂糖水

蜂蜜是一种纯天然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味道甜蜜,20世纪70年代后,极个别的家庭供身体不好的老人用。

糖茶

开水中放红糖,现在多放白糖、冰糖,是招待上等客人的茶。

茶叶水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个别村民喝茶叶水,开始多为“茉莉花茶”,为待客用。

鸡蛋茶

过去,李堂人说“打茶”,专指荷包蛋,是农家招待新女婿和尊贵客人时的礼节,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多为双数,起点在4个以上,多的达12个,有的放红糖。一旦烧好就必须吃,否则主人是会不高兴的。

饮料

改革开放后,饮料进入农家,人们则更爱好营养型饮料。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没有酒会慢待了客人。

由于贫穷,李堂农家一向没有饮酒之俗。凡男婚女嫁、孩子生日娘满月、开业志喜上梁大吉,以及逢年过节、孩子升学参军等喜庆事宜,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饭,很少饮酒。办理丧事更不饮酒,即使丧礼结束后“丧主”答谢众乡邻帮忙也不饮酒。旧时李堂人摆酒待客都是宴设家中,主要以吃为主,象征性地放瓶酒,很少有人喝。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因粮食紧缺,国家限制白酒生产。那时李堂供销社门市部供应的散装的红薯干酿造的酒,价格一毛钱一两。瓶装白酒有商丘地区宁陵县张弓镇河南张弓酒厂生产的“张弓大曲”,许昌地区宝丰县生产的“宝丰酒”,商丘市林河酒厂生产的“林河特曲”,后来又有“鹿邑大曲”。20世纪70年代后,供销社的白酒就开始凭票供应,密县酒厂生产的“密县大曲”敞开供应。

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内的宋河粮液、仰韶酒、赊店酒等,河南省外的四特酒、绿豆大曲、洋河、习水大曲、孔府酒、董酒、太白酒、泸州老窖、郎酒等陆续进入,为村民接受。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堂经济发展迅速,饮酒之势后来居上。时兴宴席间饮酒后,李堂村的饮酒氛围就非常热烈,酒宴要大致经过共同项目、个人项目和敬酒三个层次。按规矩,开席后要先进行共同项目,即席间宾客共同喝酒。共同项目由内中年长者或主陪提议举杯共饮,一般是三杯酒。然后由陪客(设宴主人都会委托族内或村内一位见识广、酒量大、会说话者陪客人,曰“陪客”。“陪客”的责任是陪客人喝酒聊天吹牛,不至于冷了酒场)或副陪再如此这般“带酒”一次,共同项目即告结束。个人项目席间所有宾客不分老幼依次分别对饮一轮,俗称“打关”。“打关”按例也是由老至幼依次排列,有权和被“打”者约定酒令规矩,既可划拳,也可猜拳,甚至可以玩“老虎杠子鸡”之类的游戏,只要双方认可就行,别人不能干预。“打关”时找者和被找者两人三杯酒,行酒令输者饮酒。有的酒量小可找他人替喝酒,不会划拳者也可找拳好者代劳划拳而自己喝酒。若“打关”者自己不胜酒力,又找不到“替”代劳,那就只有自饮三杯,放弃权利,必须经过公议认可。“打关”依次轮流,至席间全部宾客都找一遍“关”为止。“打关”结束后便进入敬酒环节,称为“自由结合”,方式由两人商定。敬酒环节过后整个酒宴基本完结,一般情况下,席中长者或主陪会打招呼准备结束,也有少数酒没喝足或不明事理者相互继续开始新一轮划拳喝酒。

新世纪后,李堂人饮酒豪爽,多数人直爽痛快,无所拘束。条件好了,多改在酒家或饭店宴请宾朋,在家中设宴者已经鲜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农村最普通家庭的红白喜事,最低档次也是普通太白、苦瓜啤酒和各种饮料。洋河、郎酒、杜康、习水大曲、董酒、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春等,青岛、纯生啤酒在李堂村的餐桌上出现已很平常。

猜你喜欢

大曲农家饮酒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两宋大曲异同考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春回农家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陶渊明 饮酒》
貴州大曲
貴州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