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派”动画盛衰原因探析——以传统艺术对动画造型的影响为例

2016-09-23张玉霞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派动画片水墨

张玉霞



“中国学派”动画盛衰原因探析——以传统艺术对动画造型的影响为例

张玉霞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中国学派”动画在美术造型方面借鉴我国传统艺术,在色彩方面融合传统艺术的色彩系统,因独特的美术造型与色彩语言轰动国际动画界而获得“中国学派”的美称。然而,过于重视造型图式而形成的图像叙事方式,艺术追求与商品化的矛盾,最终导致“中国学派”动画在短暂的繁荣后走向衰落。从传统艺术对动画造型的正反面影响出发,以期寻求“中国学派”动画的复兴之路。

中国学派;造型;色彩;图像叙事

引言

“中国学派”动画片在我国特指从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至1984年我国商业动画启蒙的这段时期所摄制的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自《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展获奖开始,我国生产了几百部动画片,其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录制了四百多部,近一千分钟,就有80多部获100多次各种国际奖项,这些奖项基本靠浓郁的“中国风格”而获取。“动画的中国风格是‘中国题材、中国样式、中国美术、中国音乐’四者的相加。影片在整体上强调宣传教化功能,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1]“中国学派”动画片吸纳了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东方文化轰动国际动画界。王昊认为,“‘中国学派’或者叫‘中国动画学派’,实际上就是中国民族化的动画片。”并指出“中国学派”动画片“经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加工、再现,力图表现出蕴含着古老哲学思想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艺术精神。”[2]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文化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美、日、韩动画片的涌入,国产动画行业步入低迷,国产动画失去了对民族风格的秉持,“在全球化背景下广阔的市场里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无法再建构起一个体现或派别,所以也不应再称其为‘中国学派’”[3]对于“中国学派”动画沉寂的原因,黄晓捷指出“中国学派”动画是具有高度“实验性”的艺术动画,“这个动画艺术实验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美术、音乐、戏曲艺术以及传统美学思想的借鉴与挪用上,而对动画的电影语言、叙事手法、动画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少。”[4]

本文试图以“中国学派”动画美术造型为例,探究中国传统艺术对“中国学派”动画在美术造型方面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与反面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学派”动画的复兴之路。

一、“中国学派”动画成功的原因

动画角色的造型与色彩,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元素。独特的造型方式与色彩语言直接决定着动画片的艺术风格。“中国学派”动画借鉴我国传统艺术的造型方式,融合我国民间色彩系统与文人色彩系统,将传统艺术风格用动画技术表现出来。这种在民族风格与材质实验方面的相互结合与创新,使得这一时期的动画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际动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有“中国学派”的美称。

(一)造型方式——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1955年美术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虽在威尼斯动画电影节上获奖,但评委们误认为是苏联的作品,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新中国第一代动画人探索动画民族风格的热情。1956年,以特伟为创作核心的老一辈动画人以“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为创作目标,坚持“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主张,从中国传统艺术如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画像砖、画像石、壁画、中国水墨画等挖掘美术造型样式,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多种视觉样式的美术片。如《铁扇公主》首次将中国山水画搬上了荧幕;《骄傲的将军》采用写实与抽象结合的造型方式,借鉴京剧脸谱造型与国画工笔重彩技法,充分吸收传统艺术的装饰性特点,利用各种优美的脸谱谱式,夸张、变形的角色形象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开创民族戏曲影响中国美术片的传统;《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皮影与剪纸结合的动画片;《聪明的鸭子》是第一部折纸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鉴于水墨动画片制作耗时多、难度大的缘故,《鹬蚌相争》采用了水墨画与剪纸相结合的手法而成功录制;《孔雀公主》是首部木偶动画片;《三个和尚》属于戏曲表演的写意漫画;《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从传统壁画中吸取营养,人物造型与背景的民族绘画风格浓厚,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神话题材美术片的基本格调。

(二)色彩语言——对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融合

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国学派”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融合了中国传统色彩系统即民间色彩系统与文人色彩系统,并以之为主体,同时以自然色彩系统为辅助。”[5]民族化的色彩在角色塑造与叙事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无限的内涵与魅力,并成为“中国学派”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1. 装饰性与象征性的民间色彩系统

我国民间艺术如传统版画、年画、脸谱等在用色方面超越了“随类赋彩”的局限,追求单纯、饱和的色彩。基于中国传统色彩寓意性的特点,我国民间艺术在自由主观的用色中呈现出装饰性与象征性的色彩效果。受民间艺术色彩系统的影响,“中国学派”动画片在用色方面亦呈现出装饰性与象征性的色彩倾向。如《骄傲的将军》(图1)借鉴脸谱程式化的谱式及固定颜色暗示角色性格的脸谱造型规律,我国传统“五色”黄、红、青、黑、白构成动画片的主要色彩,大量传统色彩体系中纯色的运用,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以色相、明暗、补色形成的强烈视觉对比中呈现出明快、简洁、单纯的色彩风格,具有浓厚民族意味的装饰性与表现性。

图1 动画片《骄傲的将军》

2. 意象性与抒情性的文人色彩系统

中国文人画强调用单纯的墨色表现绚丽的大自然,在以墨代色的绘画创作中加大色彩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在水墨宣淡中“直取墨色的清淡与玄味,抽象地表达出文人画的哲理逸趣和情感肌质。”[6]文人水墨画对色彩强烈的、特有的主观认识,旨在营造高于自然物象的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艺术境界。以文人水墨画为蓝本的水墨动画,促使“中国学派”动画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从《小蝌蚪找妈妈》的创举,到《牧笛》、《鹿铃》、《山水情》的相继问世,这些水墨动画富含浓郁的民族风格而备受世界瞩目。

水墨动画在用色上继承文人画“不贵五彩”、“水墨宣淡”的审美观念而弱化彩色,在强调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中追求平淡天真、宁静致远的中国文人审美情调,这种色彩审美观念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图2)中达到极致。《山水情》基于传统文人水墨画,在“墨分五色”中形成独特的黑、白、灰色彩体系,充分运用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展示一年四季的时间跨度。卓鹤君先生受传统绘画“计白当黑”、“以虚当实”的思想影响,影片中以大量的白色作为背景,带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迹断意连、笔残意周的创作理念成为影片水墨色彩体系中的绝妙之处,其塑造的深远意境令人由衷地赞叹。”[7]

“中国学派”动画片多为寓言故事或简单的抒情作品,重视造型图式如图形与画面,更多关注的是以图像说明故事情节的方式,即图像叙事方式。“图像叙事是借助其物理图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张力,凭借人的视知觉及想象力形成图像群落并加以串联来完成。”[8]在以民族特色为动画片创作最高追求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动画片形成重形式轻内容、重画面轻剧本的特点。剧本是以语言文字来描绘形象与情境、讲述事件与情节、传递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也是图像价值的核心。动画片从对剧本的解读到作品摄制的完成,是语言文字图像化的过程,这种图像化包括观念的图像化和意义的图像化,因图像叙事的不确定性,或称之为图像叙事的开放性,从而实现了跨区域、跨语言的交流,使得中国动画片取得国际动画界的肯定,获得多次重大奖项。然而,“中国学派”动画片“创作者更关注于美学趣味和图形转化,尽力忠实地保持美术的纯粹性和传统特色,这种努力使‘美术片’的趣味主要体现在画面形式上。”[9]通过平淡的、戏剧冲突较小的、散文式的图像叙事方式,弱化了运动和表演,从而追求诗情画意、宁静淡泊的画面视觉效果。这种在题材、视觉追求方面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关系,在追求动画片的画面效果的同时淡化了叙事与视听,即文本的语言叙事,片面追求动画片的艺术性,将娱乐性置于次要的位置,这样做偏离了动画表现本体,虽然开拓了动画片多样的表现领域,并获得了国际动画界的认同,但在这种表面繁荣的形式掩盖下,“中国学派”动画走向了自设的藩篱。

猜你喜欢

学派动画片水墨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水墨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推荐一部动画片
泼尽水墨是生平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