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导盲犬之父”王靖宇:为了黑暗中的那束光明

2016-09-22阿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陈燕靖宇导盲犬

阿辰

2016年4月,在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成立典礼上,有专家感慨:“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已经为中国的盲人坚持不懈服务10年了。”从2006年到2016年10年间,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功培训出101条导盲犬,无偿赠予全国各地的盲人朋友,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他们带去光明与希望,基地创始人便是被誉为“中国导盲犬之父”的王靖宇。

真爱如一,养狗少年变身动物学家

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今九台市)的王靖宇,从小就表现出对动物异乎寻常的热爱,他与狗的渊源来自于7岁时养的小狗小黑。幼小的王靖宇把小黑看作自己的弟弟,每天同吃同睡,形影不离。一次,小黑误食了有毒食物,焦急万分的王靖宇哭着走了十几公里,到镇上找兽医为小黑治疗,经过诊治,小黑挺了过来,从那以后,小黑更加依恋王靖宇了。与小黑的情感,让王靖宇切实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亲近与信任。

对狗的这份热爱,一直延续到王靖宇成年。27岁时,毕业于延边大学农学院畜牧专业的王靖宇赢得到日本公派留学的机会。1992年,王靖宇前往日本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王靖宇对动物行为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不同的狗叫声代表什么?如何修正人与狗之间的关系?王靖宇决定自费报考日本广岛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伊藤敏男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但苦于经济拮据,让他很是烦闷。他给伊藤敏男写信,表达了学习的愿望,在得知王靖宇缺乏学费时,伊藤教授回信鼓励他:“钱是次要的,青春就是钱。”经过多方努力,1993年9月,王靖宇成功考取了伊藤教授的研究生。

9年的留学生涯,王靖宇通过努力,不仅获取了丰厚的奖学金,而且成功转型为一名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对狗的行为的相关研究则尤为深入。是留在日本继续安逸地从事科研,还是回国发展?王靖宇没有犹豫。2001年,王靖宇博士毕业后,第一时间回国担任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一职。

工作中,整天和动物打交道的王靖宇,对于那些在实验中受伤的动物充满怜悯,他说:“我喜欢看着它们,但受不了它们难受的样子。”在王靖宇的主持下,辽宁省唯一 一座校园内实验动物纪念碑落座于大连医科大学,每年4月份的世界实验动物日,学校的学生会自发到纪念碑前祭奠,或送上鲜花,或清理杂草。

培训的导盲犬亮相奥运会

2004年9月的一天,王靖宇在电视机前观看雅典残疾人奥运会电视转播节目。他看到一条导盲犬引导着主人精神抖擞地征战在奥运赛场上。对大多数人来说,看到这样的画面就是看到一个奇异的场景,随着画面的消失而不再有兴趣。但是,对于研究动物行为学的王靖宇来说,情况却完全不一样。盯着电视画面的那一刻,他想到了中国将于4年之后举办的奥运会,届时中国的盲人运动员能不能有自己的导盲犬?在国外,导盲犬培训已有十几年,可在有1700余万视障人士的中国却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导盲犬。如果中国人自己培训的导盲犬能出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该是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看完节目的当天晚上,王靖宇便上网查询资料,并向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专家发去咨询邮件。2004年10月,王靖宇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拨付的10万元经费资助,他立刻跑到大连、沈阳的狗市上,挑选回适宜做导盲犬的拉布拉多犬和金毛犬,组建了以他为首的团队,开始了导盲犬在中国的培训与应用的探索研究。2006年,由王靖宇参与创办、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联共同组建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正式成立。

这位整天在实验室研究小白鼠的科学家,摇身一变成为驯犬师。训练并不轻松,在翻阅大量文献后,王靖宇明白,导盲犬的训练不是教动作,而是培养其判断力。他在网上自学训练教材,摸索着对狗进行培训。为了使盲人在路上免遭意外,导盲犬离障碍物6米远时就应开始绕行,相同指令,每天要重复数百遍。无论刮风下雨,王靖宇都要带领导盲犬在闹市区行走至少1个小时,以帮助其适应车流、红绿灯、鸣笛声的变化,学会躲避车辆、上下台阶、绕过障碍等。如此苛刻枯燥的训练,不仅考验着狗狗们,也考验着王靖宇的持久耐心。导盲犬的淘汰率达60%,这是不能跨越的红线。王靖宇虽然不舍,但他深知坚守的价值。犬只喜欢冲小孩子叫、不喜欢看电视,都会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在王靖宇的小本上,有这样的记录:

丁丁,2005年12月30日出生,2006年6月淘汰,原因:有攻击小孩的倾向。

阿目,2006年5月1日出生,2008年4月2日淘汰,原因:性格易紧张,适应能力差……

经过层层选拔,2006年,王靖宇培养的国内第一只导盲犬“石头”终于毕业了。同年10月16日,“石头”走进了盲人由亮的家。

2007年12月,基地将导盲犬LUCKY赠送给残奥会盲人跳远冠军平亚丽。LUCKY到来后,从不耍情绪,也不偷懒,无论刮风下雨,都引领着平亚丽去她想去的地方,平亚丽说自己很“Lucky(好运)”。2008年8月8日,在LUCKY的引导下,身为火炬手的平亚丽稳步走上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舞台,成功完成了火炬传递。用4年时间,培育出中国自己的导盲犬亮相奥运,王靖宇的梦想实现了。

大连按摩师张德宏喜欢游泳,可是他的导盲犬奔奔却从小不喜欢水,每次张德宏游泳,奔奔都只是守在池边观望。一天,张德宏游泳时突然换成仰泳姿势,奔奔以为他出了什么状况,立刻跳入水中,不顾一切游到张德宏身边,确认他无事后,又游回岸边。张德宏抹着眼泪告诉王靖宇这件事时,王靖宇的鼻子一下子酸了,人与狗之间的情感以及导盲犬的责任感,让王靖宇无数次动容,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大爱无疆,不忘初心

工作人员的开支和导盲犬的吃喝成为基地最大的支出,此外防疫、训练耗材、交通费用等开支都不小。由于导盲犬是免费赠予盲人,基地没有资金回收,入不敷出。在最困难的时期,王靖宇拿出了自己积攒的50万元私房钱,这些钱是他在日本留学时攒的奖学金。妻子一向支持他的工作,但是对于他频频自掏腰包补贴基地的行为,也开始埋怨起来,但埋怨归埋怨,她深知丈夫肩上担负着怎样的责任,过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很多人不明白,王靖宇为何如此执着于导盲犬培训事业的发展。

王靖宇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发生在一位叫陈燕的全国首位盲人钢琴调律师身上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靖宇得知,陈燕在2010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原本不便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他想帮她。在王靖宇的帮助下,导盲犬珍妮走入陈燕的生活。有了珍妮的陪伴,陈燕从闭塞中走出来,重新走向社会。她带着珍妮进西藏,和西藏盲人学校的孩子一起玩耍;她和珍妮辗转各个城市间,为导盲犬的普及四处呼吁;和珍妮相处1年后,陈燕摸索着画出栩栩如生的珍妮肖像画,送给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并连出多部书,讲述她和珍妮以及流浪动物的故事。王靖宇说:“发生在陈燕身上的这些事,太让我感动了,我是正常人也做不到,她让我相信,盲人一样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从同情到尊重,无论多难,王靖宇都要坚持下去。

由于基地的运转资金无以为继,王靖宇又卖掉了自己的一处房子,将所得150万元房款投入基地运营。培育一条合格的导盲犬大概需要18个月时间,需要投入12万元至15万元的费用,包括犬粮、疫苗、驯导员工资等开支……面对庞大的支出,仅靠王靖宇苦苦支撑是不行的,他曾数次对基地的同事说:“撑不住了,干脆自生自灭算了。”可是他又说:“温暖是可以传染的,我希望通过导盲犬,让盲人朋友也有自立于社会的尊严。”

从2010年开始,大连市财政开始对基地提供补贴,每只导盲犬6万元,尽管只是成功驯导一条导盲犬一半的费用,但王靖宇表示,大连市政府对基地的支持已经非常给力了,目前,我国在导盲犬驯导这方面,缺失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补贴支持。

如今,50多岁的王靖宇仍在为基地的发展努力着。有人劝王靖宇将导盲犬商业化,他一口回绝,语气不容置疑:“在中国,盲人多数贫困,我绝不会让导盲犬成为少数富人的玩物。任何时候,基地的导盲犬,都是免费赠予。”

10年,从无到有的爱心坚守;10年,从富裕到清贫的无私付出。在王靖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黑暗中那束光芒,微弱,却足以点亮中国1700万视障患者心中的希望。

猜你喜欢

陈燕靖宇导盲犬
一二三,变木头
Mottness,phase string,and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Mechanism analysis and improved model for stick-slip friction behavior considering stress distribution variation of interface
陈燕作品
导盲犬
导盲犬小Q
例谈SOLO分类理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
漫画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