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及其化解机制研究

2016-09-22周磊刚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摘要: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是政府与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其“城市适应”问题是一个隐蔽却深刻的问题。失地农民在城市的生活中面临着生活方式、社会交往、职业与心理归属上的适应问题,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社会排斥、社会记忆以及自身的素质,因此,要想化解这一难题,必须从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培育其归属感以及提升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入手。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生活方式;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B84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名词,而“失地农民”现象受到学界关注则是在21世纪初。在“失地农民”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其“城市适应”问题是一个隐蔽却深刻的问题。而知网从2002年到2016年收录的关于“失地农民适应”问题的直接研究成果尚不足100篇,这一成果与以“失地农民”为研究主题的近9000篇文章相比而言可谓是匮乏的。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由城市化造成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城市适应”问题及其化解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生活方式上的适应问题

由城市化造成的“失地农民”在变为城市“市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如何实现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转型中,由于受长期的农耕生活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失地农民更多接受和追求的是一些物质化、浅层次的城市生活方式。以至于费孝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所说的,“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1]在当下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相较于城市生活,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前的生活中,主要食物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在闲暇时间的消费上,“以在家看电视、与邻里闲聊或打牌打麻将为主。”[2]当这种基于“熟人社会”而形成的乡土社会生活方式与基于“理性”而形成的城市生活方式遭遇时,都市的快节奏、陌生感与疏离感必然让那些未完全“市民化”的“失地农民”感到措手不及。

(二)社会交往中的适应问题

滕尼斯眼中的“礼俗社会”即我们所谓的传统社会,其社会交往具有情感性、同质性强与规模小的特征,而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其社会交往具有功利性、异质性强以及规模大的特征。因此,那些“从过去那种盘根错节、相对同质性的共同体中解放出来”[3]亟待城市化的“失地农民”,其在社会交往上必然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交往对象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过渡;其二交往范围从相对封闭走向相对多元开放。这样一来,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必然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由于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着相近的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比其位置相差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普遍些”[4],因此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呈现出他们固有的社会网络被不同程度的削弱,而新的异质性的社会网络却发展缓慢的现象。

(三)职业上的适应问题

“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前多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或者在城市打零工,而在进入城市之后,由于文凭低以及不具备与城市工作相适应的技能,其“整体就业层次较低,……70.8%的调查对象感觉在城市里找工作有困难。”[5]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职业上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技能上的适应;其二规范上的适应,相较于散漫、自由的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企业、公司都有着完善的组织体系,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与工作职责,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因此这种职业的转换必然使他们面临规则上的适应问题。

(四)心理归属上的适应问题

对于在乡土社会生活的“乡下人”而言城市生活既是令人羡慕,同时又是他们想要逃避的,进入城市的“乡下人”一方面想要积极的融入进来,另一方面那些在城市处处碰壁的人们又想要逃离这冷漠与无情。调查显示,“90% 的中老年人对小区的生活方式都觉得不适应。……他们对新房子里的现代化设施使用难以适应”[6]因此,城市生活对于这些“失地农民”而言具有双重的属性——融入与逃离,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难以找到“乡土社会”中“根”的状态,难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常感到自己是城市中的“异乡人”。

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因素

(一)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

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要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且对于自己所属群体之外的人常归为“外群体”。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的原因其与“城市原住居民”往往会形成两大群体,即“城市原住居民”群体和“外来者”群体。对于“城市原住居民”的内群体成员而言,这些“失地农民”属于他们的“外群体”,再加上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城里人”的“天然的优势”,在他们眼中,“农民首先是一种卑贱的社会地位,一种不易摆脱的低下身份。”[7]因此,在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原住居民”会设置层层的壁垒来维护其优越性。这种来自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主要表现为,生活中城市人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工作上不愿意雇佣“农民工”等。

(二)长期传统生活形成的社会记忆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主要是基于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征用而被动完成的,且这一过程常依照“征地——撤村——上楼——农转居”[8]这一路径进行,在进入城市之前他们的记忆中只有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来自媒体宣传的城市印象,真实的城市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则完全是陌生的。而失地农民“对过去的社会记忆与现实社会时空转换中的体验之间的互动制约着其在城市化过程中转型适应和社会认同的进度和深度。”[9]生活在城市里的失地农民在遭遇到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必然会唤起他们记忆中的乡村田园生活,即便这种记忆带有浪漫色彩,但那里有“熟人社会”,更有他们所熟悉的生活。

(三)自身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差

自身知识技能与素质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一方面多数人并不具备“文凭社会”所要求的相应文凭,他们多数中学都未毕业。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成员并不具备在与城市工作相适应的技能。第二个层面体现在,他们所具备的文化、心理等素质,不足以为其城市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表现为,在心理上当其面对外在压力时的自我调适能力差,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担忧的心理;在文化上,对城市文化的逃避和对乡土生活的虚假向往,这容易造成其对自己新身份的自我认同的错位;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区分上,容易混淆等。

三、化解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的可能措施

(一)重构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

1.以政府为主导共同营造宽容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当通过媒体等途径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假如没有这些离开家园、失去土地的人们,城市化不可能发展的如此顺利;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之后,其生产与消费同样为“美好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应当倡导 “城市原住居民”以平等、宽容、接纳的态度看待“失地农民”群体,形成一种宽容的社会环境。另外,媒体在对涉及这一群体的报导与宣传时,应当保持其职业道德底线,不能为了新闻“卖点”而刻意给这些群体贴标签。

2.以社区为“大家庭”构建和谐的支持网络培育失地农民的归属感

社区是人们生活与居住的场所,是人们形成共同意识的温床,对于失地农民而言,“社区是失地农民生活、居住、休闲、社会交往甚至感情寄托的场所,也是造就城市现代人的组织形式、教育基地和活动中心。”[10]因此,一方面应当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制度和机制,构建秩序与文明的社区;另一方面,应当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体现社区即“大家庭”的理念培育失地农民的归属感。

(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对城市生活归属感的缺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失地农民虽然在征地过程中获得了一次性的补偿,但进入城市后,其生活成本提高且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往往采取一次性补偿措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盲目征地破坏了社会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网络,”[11]使得绝大部分的失地农民虽然获得了城市户口,但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福利待遇。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其纳入到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中,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待遇”,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以后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使其后顾无忧方能安居乐业。

(三)提升失地农民的知识技能与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1.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以提升失地农民的知识技能

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以政府出钱和社区出力的协作模式开展相关免费的知识技能培训课程,鼓励没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以适应城市谋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育和规范职业中介市场,为失地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

2.提升失地农民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长期以来二元体制所造成的社会地位上的弱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其心理上的弱势,再加上居住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经济压力增强带来的焦虑以及就业和保障不足带来的担忧,还有客观存在的城市主流社会的排斥,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必然面临种种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政府和社区应当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心理干预机制,开展心理问题知识讲座,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2]方亚琴.就业与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J].学习与实践,2015(4).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4][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5.

[5]胡平.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基于对浙江嘉兴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39卷30期.

[6]郭占锋、付少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困境与应对策略——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

[7]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8]李倩、张蓉.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J].农村经济,2013(11).

[9]孟祥斐、华学成.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J].学海,2008(2).

[10]王彩芳.集中安置的失地农民社会交往与城市文化适应[J].农业经济问题,2013(1).

[11]杨磊.资源、支持与适应: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样本的扎根理论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作者简介:周磊刚(1984–),男,汉族,河南漯河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