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锡尔系数的我国区域经济的公平性比较

2016-09-22李东连

环球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区域间公平系数

李东连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于锡尔系数的我国区域经济的公平性比较

李东连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锡尔系数原理介绍

衡量我国经济公平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区域经济间的GDP差异系数,锡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但是GDP差异系数没有考虑到各地区间的差异,即没有考虑地区的人口规模等影响因素,基尼系数虽然能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但是不能反应出我国各区域内部差异以及该差异对最终全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没法得出造成经济不公平的原因,所以本文选择锡尔系数作为经济不公平性的数量指标。

锡尔系数最早是由锡尔等人于1967 年提出,用来反映区域差异。锡尔系数包括两个分解指标(T 和L),两者的不同在于锡尔T 指标以GDP 比重加权,锡尔L 指标以人口比重加权,其中锡尔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Yi表示i 区域的GDP 占全国的份额,Pi是i区域的人口占全国的份额,N 表示区域单元个数。

锡尔系数具有把整体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的特性,通过将区域经济总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可比较不同分类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从而为观察和揭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各自的变动方向、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距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提供方便。以我国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例,利用锡尔系数熵就可以将总体差异分解为东、中、西和西北四大地带间的差异和四大地带内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差异这两部分。

T全国= T区域间+ T区域内

Theil系数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Theil系数T越小,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利用锡尔系数的可分解特性,基于省级空间对锡尔系数进行分解,将全国总的人均GDP差异分解成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带内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差异以及四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以总体差异为100%,分别观察四种差异在整体差异形成中的贡献份额。这样,可以进一步从差异的地带构成和地带内差异的变化来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以找出影响差异变动的直接因素。

2.指标选择

表1 2010年到2014年5年期间四个区域锡尔系数分解以及对整体经济差异的贡献

需要的指标只有各地区的人数以及GDP值,区域的划分为:东部地区包括山东、北京、河北、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共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共8个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甘肃、西藏、云南、四川、重庆和贵州共10 个省市区;东北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共3个省市区。

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说明效率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体现公平值在最近5年期间发生的变化,采用2010年到2014年,5年的数据来加以说明。主要是数据来源为2011年到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找到相应的每个省市的数值,然后将所有省市划分到东、西、中和东北四个经济区域,每一个经济区域内各省市的各项指标分别相加,得到最终的数据。

3. 区域间经济公平值的计算及区域经济公平性分析

将数据带入EXCEL中,其计算结果如表1:

分析上表可得四个区域的公平度排序如下:东北最公平,其次是中部,然后是西部,最后为东部,并且造成我国经济不公平最严重的因素是区域间的经济分配不均衡。为了进一步说明四个区域间的锡尔系数,极其变化情况。进而对区域间以及四个区域内部的锡尔系数变化进行分析,目前锡尔最大的是四大区域间,也就是说目前的经济资源分配在四大区域间最不公平,比较四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均衡性,可得目前经济分配最均衡的东北三省,最不均衡的是东部地区。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区域间的经济效率的差值,政府的政策,以及自然环境等原因。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的数据较为突出,每一个地区的锡尔指数数值都是历年最高,这一现象的出现很有可能和该年的统计方式有关,属于可接受误差。

全国的锡尔系数呈现是逐步减小的趋势,那么造成它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结合上表。分析可知,2010年到2014年造成经济不公平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间经济不公平,其次是东部经济不均衡,中部西部西北部依次次之。区域间经济差异的贡献率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各区域间的经济不公平性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说明目前国家的主要管理对象还是区域间经济的不公平性,导致东北区域的区域内部经济分配不均衡,这也不利于经济的总体发展,所以在国家重点管理区域间经济不均衡的同时,各相应的区域政府也要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公平性。

李东连,女,汉族,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物流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区域间公平系数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打雪仗
过年啦
公平比较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