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学浩

2016-09-20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兽医学中兽医理事

人物谱志

金学浩

金学浩,1929年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中兽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历任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副研究员、中兽医研究课题组组长,畜禽普通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理事,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福建省中兽医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福建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理事,曾任《中兽医学杂志》编委,《福建畜牧兽医》杂志主编。1990年,终因积劳成疾逝世。

金学浩一直致力于中兽医学技术的探索研究和推广应用,承担省内重大畜禽流行性疾病的诊断任务,参加制定福建省畜牧兽医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并担任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和中兽医人才的重任,为祖国中兽医学的复兴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整理编纂成《福建省中兽医诊疗经验(第一集)》,于1976年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出版《兽用中草药剂的制备与剂型改革》、《养鸭手册》、《福建省赤脚兽医手册》,其中《养鸭手册》发行量高达54000册。参与《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 (该书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册的“猪牛”的编写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内“兽用中草药”等条目的编写。在担任《福建畜牧兽医》主编期间,金学浩兼译发表了外文资料10多万字,曾是《国外畜牧兽医译丛》的特邀作者,经常在《译丛》上发表译著,直到去世,还留下了尚未发表外文资料35万多字。

多年来,金学浩一直担任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和中兽医人才的重任。自1952年的首届畜牧兽医农干班到1990年,每年两期的畜禽防疫培训班,金学浩担任主要教员和教材编写者,学生遍及福建八闽大地。1987年,金学浩发起和创立了福建省中兽医研究会。

金学浩组方研究的“地榆槐花汤加减”疗效好,在20世纪70年代有效控制了福建省多地暴发的耕牛传染性血痢症疫情,该组方已被写进大学教材,收录在《中国兽医秘方大全》。同时,金学浩带领课题组研究证实引起牛流行性腹泻(血痢)的病原是牛轮状病毒(Rotavirus),此科研成果获得1982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金学浩被农牧渔业部表彰为对中兽医事业有贡献人员,其生平事迹已载入《畜牧兽医古今人物志》。

猜你喜欢

兽医学中兽医理事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理事会理事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理事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