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分析

2016-09-20洪一兰卓飞霞杨润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519000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舒巴坦鲍曼环素

洪一兰 卓飞霞 杨润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珠海 519000)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分析

洪一兰卓飞霞杨润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519000)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4年9月我院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提取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4年间共培养鲍曼不动杆菌671株,占我院全部检出菌的4.56%,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65%以上检出菌株属于多重耐药菌株或泛耐药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耐药性强,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临床各科室常见的感染菌[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类激素的大量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不断增加,对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近些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作者对我院2010年8月~2014年9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及住院部临床送检的痰液、血液、尿液、粪便、伤口分泌物、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微生物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2细菌鉴定的材料及仪器:VITEK2-Compact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测试仪及配套微生物检测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血平板培养基(郑州博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

1.3统计学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4年9月我院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将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统计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来源科室以及耐药性,总结分析。

2 结果

5年来我院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1株(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只统计初次菌株),占全部阳性结果的4.56%,65%以上检出菌株属于MDRAb或XDRAb,阳性标本以痰液为主,主要来自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送检的标本,仅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E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性高。

2.1标本来源: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全血、分泌物、尿液等,详见表1。

表1 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

表2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科室分布

2.2主要检出科室: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的科室为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烧伤整形科。详见表2。

2.3药敏试验结果:从67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3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可以看出,多粘菌素E的敏感性最强。除此之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40%,如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等敏感率为0%,详见表3。

表3 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

2.4病例分析

病例1:男性患者,60岁,因“规律腹膜透析5年余,腹痛1d”入院。入院时患者恶心、呕吐。腹透液常规:淡黄色浑浊,白细胞升高;腹透液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药敏试验结果示鲍曼不动杆菌,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庆大霉素联合泰能治疗,注意观察耳毒性等副作用。患者治疗10d后,腹痛症状缓解,腹透液转清,白细胞仍偏高,考虑治疗有效,可予目前方案继续治疗。治疗17d后,无发热、咳嗽、咳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液已澄清,白细胞、多核细胞比例已明显下降,抗感染治疗有效。

病例2:男性患者,7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8d入院,入院时咳嗽、咳痰,发热,双肺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胸片示:双肺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发肺大泡形成,左肺上叶舌段炎症,双肺散在纤维索条灶。痰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合药敏试验给予哌拉西林他巴唑坦抗感染,5d后无咳嗽、咳痰、气喘、发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继续治疗至出院。

3 讨论

3.1鲍曼不动杆菌是近些年来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耐药性持续性上升[2]。在抗菌药物选择方面,《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治疗方案[3]中提出:(1)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2)MDRAB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3)XDRAB感染,采用两药联合或三药联合方案:两药联合用药方案有:①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联合以下一种:米诺环素、多黏菌素E等;②多黏菌素E,联合以下一种: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③替加环素,联合以下一种: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黏菌素E、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三药联合方案有: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利福平+多黏菌素E或妥布霉素。

3.2本院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全血、分泌物和中段尿,这是由于该菌属于呼吸道、生殖道、皮肤以及胃肠道的正常定植菌群[4]。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在痰液环境中定植能力强,因此痰液中的分离率高。从临床分布看,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烧伤整形科,与相关文献的报道[5,6]相似。

3.3从药敏试验结果看,我院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未做药敏试验,其他除了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高度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很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6]:(1)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3)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显示,富含外排泵基因,外排泵高表达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能与其产生碳青霉烯酶和外泵外排系统有关;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是由于产生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从而使此类药物失去杀菌活性;替加环素能够增加药物与靶点结合的牢固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高达92.86%。

3.4结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及本院情况,我院的治疗一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对于多重耐药的患者,一般选择替加环素联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或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治疗;对于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一般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或两种联合使用。此外,虽然我院未做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敏试验,但本院较多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经验治疗,国内外多项研究也证明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确切疗效。

总之,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各个科室分布广,耐药性强,其医院感染大多为外源性医院感染,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规范,对于留置的医疗器械要严格实施感染控制指南提出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揽子策略,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等;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和减少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依据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方案结合本院实际进行治疗;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注意医疗器械的消毒、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疗环境的改进等。

[1]刘松青,孙静娜,代丽丽,等.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108-110.

[2]李文青,吴伟元,卢月梅,等.连续11年深圳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6):667-670.

[3]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8):3-8.

[4]丁进亚,黄前川,徐娟,等.鲍曼不动杆菌在住院患者感染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9-71.

[5]苏青,范琳,于景云.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1):80-82.

[6]陈维媚,黄浩南.2010-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217-220.

R446.5

B

1672-8351(2016)09-0132-02

猜你喜欢

舒巴坦鲍曼环素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原料奶中的舒巴坦
喜庆的春节
亲环素A过表达对高温、紫外线和顺铂引起的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