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

2016-09-20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桐柏474750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知母压痛汤加减

李 焘(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桐柏 474750)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

李焘(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桐柏474750)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治疗均为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研究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①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疗效肯定。

桂枝芍药知母汤 类风湿关节炎 寒热错杂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可伴有发热、贫血等表现,疾病缓慢发展可造成关节畸形。2013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达到50/10万,男女发病率1∶3,高峰在30~50岁。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注重辨证论治,调整机体功能,与西药一起服用后可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1]。本文拟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治疗均为甲氨蝶呤+美洛昔康。研究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49.6±12.2岁、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0.9±13.4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1.2入选标准: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学之寒热错杂证标准。

1.3排除标准:①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对本研究药品过敏者。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甲氨蝶呤片(国药准字H31020644,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10mg,每周一次;美洛昔康(国药准字H20020369,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mg,每日一次。

1.4.2研究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20g、白芍20g、知母15g、麻黄10g、苍术10g、防风10g、秦艽15g、青风藤15g、雷公藤15g、蜈蚣10g、炙甘草20g。

1.5观察指标: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

中医症状评分:主症: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关节发热、恶寒。次证:口渴欲饮、肢体沉重。总分20分。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浆膜、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残疾。治疗目标是阻止骨质的破坏进程,改善已经破坏的骨质。

200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早期、联合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治疗原则。但是大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西药副反应较多[3]。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由正气不足,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桂枝发汗解肌,助阳化气。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4]。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青风藤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雷公藤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秦艽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防风发散解表,祛风解痉。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甘草清热解毒。纵观全方起到祛风除湿、温经宣痹、滋阴清热的作用[5]。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

[1]李梢,王永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医杂志,2012,43(2):85-88.

[2]刘英,周海蓉,周翠英.从毒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J].山东中医杂志,2013,22(7):390-392.

[3]马承泰.内服外治相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及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3(3):193-196.

[4]李晶晶,汪悦.汪悦教授运用寒温并施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36(4):513-514.

[5]曾令玉,周正义.类风湿性关节炎393例病因病机分析[J].中医药,2012,18(4):24-25.

R259

B

1672-8351(2016)09-0098-02

猜你喜欢

知母压痛汤加减
知母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基于HS-SPME-GC-MS和PCA分析知母及其 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