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9-20莫世奋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佛山528244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围术

莫世奋(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佛山 528244)

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莫世奋(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佛山52824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0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0DI评分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满意,可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配合地塞米松可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地塞米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人常见疾病,是影响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消除病灶可以更为满意,是首选治疗方案[1]。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临床大多为开放术式,虽然也能有效清除病灶,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椎间孔镜是一种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利于术后恢复的优势。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分别应用椎间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5.8±8.2)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病程(3.6±1.2)年。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2± 8.1)岁;病程11个月~13年,平均病程(4.1±0.8)年。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者;80岁以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严重免疫性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外伤者。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手术位置,并引导穿刺,以1%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随后以后方椎板间隙入路,穿刺椎间孔,进行椎间盘造影与注射美蓝。之后置入人工套管,椎间孔镜辅助下取出突出椎间盘髓核,进行神经根减压及纤维环成形,术后2d内使用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1支静脉滴注,1次/d。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后,病椎间隙为中心取5~7cm切口,切开皮肤及棘上韧带,并剥离竖脊肌,病变椎暴露后,以咬骨钳开窗,根据椎间盘钙化、腰椎管狭窄范围选择开窗范围及椎板切除方案。松解粘连神经根及硬膜后,进行髓核摘除,并探查神经根管、侧隐窝,获取椎管内组织,并完全减压及松解。术后常规置入引流管,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②采取0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0DI)判断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生活能力及生理状态,计分方法:实际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分析()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n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19 19 tP --0.71±0.15 6.58±1.02 24.8181 0.0000 11.52±2.03 81.23±12.07 24.8260 0.0000 3.58±1.02 7.86±2.31 7.3880 0.0000

2.20DI指数:两组患者术前0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0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0DI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0DI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19 19 tP --35.26±8.22 34.85±8.11 0.1548 0.8779 13.58±4.02 18.96±6.47 3.0787 0.0040 8.22±1.03 13.56±3.57 6.2645 0.0000 5.02±1.05 8.36±2.016.4200 0.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发病因素包括腰椎损伤、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骶先天异常等,因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满意,大多数患者选择手术切除病灶,提高生存质量[3]。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极易导致腰椎平衡解剖结构受破坏,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已经可以实现脊柱外科各种手术,能精确定位,减少对脊柱的影响,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椎间孔镜手术为局麻下腰椎间盘经皮穿刺,综合传统后路椎间盘开窗术与内镜微创术的优点,手术通道从安全三角内进入,可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操作,不对椎旁肌肉及韧带造成破坏,可减少椎管及神经结构干扰,从而弥补传统术式手术创伤大的缺点,并保留脊柱韧带复合结构完整性,可减少术后腰背长期疼痛、脊柱不稳[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小,能利于术后恢复。

有学者研究发现[5],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术中保持持续清醒状态,能最大限度避免麻醉风险,也可减少神经根损伤可能。椎间孔镜手术能最大限度保护神经节与神经根,减少对椎体结构及神经造成干扰。椎间孔镜术后配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炎性反应,减轻手术应激反应[6]。相关研究证实[7],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减少麻醉所致不良反应。地塞米松通过抑制中枢性前列腺素合成,经抗炎效应稳定受体介质细胞膜,减少5-羟色胺释放,从而促进内啡肽形成,利于患者术后保持良好状态。本研究随访6个月,对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0D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0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提示,椎间孔镜配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综合上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对脊柱结构的影响,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沙宇,周红刚,马海军,等.经皮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5):437-439.

[2]柳百炼,熊鹰,顾邵,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981-983.

[3]叶超群,王崇伟,赵广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14,29(1):49-50.

[4]潘承波,刘法银,李嗣生,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94-95.

[5]何升华,彭俊宇,赵祥,等.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1,24(1):72-74.

[6]李利琼,管小红,许惠娟,等.地塞米松治疗剖宫产术病人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时神经根损伤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12):1437-1439.

[7]江涛.微创与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3):46-48.

R681.5+3

B

1672-8351(2016)09-0078-02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