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远洋渔船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6-09-18胡庆松陈雷雷

渔业现代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金枪鱼渔船

胡庆松, 王 曼, 陈雷雷, 李 俊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我国远洋渔船现状及发展策略

胡庆松, 王曼, 陈雷雷, 李俊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发展远洋渔业可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拓宽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5年中国远洋渔船共2 512艘,不足全国渔船总量的0.3%,总功率216万kW,接近渔船总功率的10%。在分析了捕捞金枪鱼、鱿鱼、秋刀鱼、南极磷虾等远洋渔船的拥有量、总功率、作业方式等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远洋渔船在能耗、船龄、基础性渔具材料、探捕和高效诱鱼装置、捕捞装备及模式、甲板设备自动化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实际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在渔业装备标准体系方面存在指标过低,缺乏引领性、约束性。基于此提出了远洋渔船升级改造、提高关键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构建远洋渔船及相关装备标准形成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等促进远洋渔船发展的应对策略。

远洋渔船;捕捞方式;甲板装备;标准形成机制;全生命周期

海洋渔业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品和其他工业原料,是关乎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性、资源性产业[1]。作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远洋渔业是缓解近海资源枯竭、保障渔业产品供应的重要手段。远洋渔船是指购买别国政府渔业捕捞证后在其12~200 海里以内从事捕捞生产的过洋性渔业,以及通过国际组织申请配额在公海从事捕捞生产的大洋性渔业中进行渔业资源勘查、捕捞、运输、加工等活动所使用的渔船。远洋渔船作为从事大洋性和过洋性捕捞生产的重要平台,是远洋渔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远洋渔船的规模和捕捞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远洋渔业发展水平。本文立足中国远洋渔船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远洋渔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1 远洋渔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渔业增产增收压力加大[2],而远洋渔业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蛋白,缓解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同时,发展远洋渔业还有助于拓宽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12年,国家正式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我国远洋渔业和远洋渔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2008~2015年全国远洋渔船数量和功率统计,2015年远洋渔船总功率较2008年增长了2.8倍,我国远洋渔船总量增长率由2011年的5.3%迅速增至2014年的13.9%(图1)[3]。

图1 2008-2015年我国远洋渔船总量及总功率变化图

截至2014年,我国海洋机动渔船总数为27.75万艘,总功率1 696.20万kW,其中,远洋渔船有2 460艘,总功率202.56万kW,占全国海洋机动渔船总量和总功率的比重分别为0.89%和11.9%。2015年全年远洋渔业产量219万t,与2010年相比,船数增长60%,总功率增长50%,产量增长80%,产值增长60%[3-4]。

此外,从船型种类分布看,远洋作业渔船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的近海渔船改造而成,也有非渔用船舶改造的鱿鱼钓船[5]。2011年,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登记有1 625艘远洋捕捞渔船,拖网渔船占40.9%,且多为过洋性沿岸作业拖网渔船[6]。“十二五”期间,我国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等大型远洋渔船数量迅速增加,渔船更新改造速度也逐渐加快。2014年初农业部出台《远洋渔船船型标准化工作方案》,联合相关渔业部门率先评定出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3类渔船标准化船型,远洋渔船标准化工作有了重要进展。

由国内自主设计、建造的一批金枪鱼超低温延绳钓船、金枪鱼围网船、秋刀鱼舷提网船先后投产。捕捞方式也由单一的围网方式发展到拖网、围网、刺网、钓具等多种作业方式[4]。截至2015年,我国远洋渔船共有2 512艘。大洋性渔船近1 300艘,其中包括金枪鱼延绳钓船近500艘、金枪鱼围网渔船24艘、鱿鱼钓渔船近600艘、秋刀鱼舷提网渔船近50艘、中上层围网渔船近80艘、大型拖网加工船和南极磷虾捕捞渔船10多艘。作业类型涵盖金枪鱼围网、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秋刀鱼舷提网、大型拖网、中上层围网和南极磷虾拖网等。过洋性渔船1 200艘,产量约65万t。作业海域包括非洲、东南亚和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国等40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

2 远洋渔船现状

2.1渔船总体能耗高,平均效率低

能耗高是长期困扰中国远洋渔船发展的问题之一。据报道,中国渔船燃油消耗占捕捞生产成本最高达到70%以上[7]。渔船老化、节能型渔具材料的研发应用不够、新型探捕和集鱼灯等附属装备推广不足已成为我国远洋渔船高能耗、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2.1.1渔船老化问题虽有较大改观,但仍相对突出

我国远洋渔船船龄大,船龄20年以上船舶占比60%以上。鱿鱼钓船和冰鲜金枪鱼延绳钓船多由近海捕捞船改造而成,船龄在20年以上有350多艘,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130余艘,多为二手渔船。2011年以来,我国对新建和改造远洋渔船进行了政策支持,已经有较大改观,多艘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船舶下水,部分老旧渔船淘汰。虽然如此,由于数量多、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大,渔船更新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船龄老化问题仍很突出。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2015年11月底,上海共有远洋渔船81艘,船龄10年以下的仅占27.16%,船龄20年以上的占比61.72%。其中,拖网渔船38艘,船龄20年以上的有31艘,占比81.58%。

2.1.2节能型渔具材料的研发应用不深入

渔具材料对于捕捞效率提升和节能降耗具有基础性意义,渔具类型的改进节油率可达20%[8],目前主流的普通纤维绳网已难以满足远洋渔船作业精准化以及节能高效的需要。我国从事相关材料研究的企业数量少,投入不足,相关科研院所所取得的成果还主要停留于研发阶段,产业化动力不足,与企业对接不够,与日本等国家在严格指标体系下的研发与转化相比,差距明显。近年来,远洋渔业发达国家率先将超强纤维应用于渔具并取得显著效果,但由于其较高的生产成本[8-9],甚至部分国家禁止将高性能渔具材料出口中国,依靠国外先进材料实现我国远洋渔船渔具材料的升级换代存在困难。

2.1.3探捕和高能效诱鱼灯具等新型附属装备推广力度不够

在相关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卫星渔情预报、洋流信息、自主式探渔设备等新技术装备和系统已经运用于远洋捕捞中,这些装备提升了探捕准确性,减少了无效巡航次数,降低了能源消耗。我国围网捕捞、鱿鱼钓、秋刀鱼舷提网作业的诱鱼灯,仍在使用发热高、发光效率低的老式灯具[10]。日本从2005年开始使用蓝色LED集鱼灯替代金属卤化物集鱼灯,以节省能源消耗;2008年起秋刀鱼舷提网渔船全面换装扩散配光型LED灯,在相同的集鱼效果下,可减少燃油消耗20%~40%[11-12]。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推广LED鱿鱼钓、秋刀鱼舷提网诱鱼灯,但还存在使用经验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13]。

2.2渔船捕捞装备陈旧,自动化水平较低

由于老旧渔船占比大,其所搭载的拖网作业绞纲设备、延绳钓机、鱿鱼钓机、液压传动设备等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远洋渔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在远洋渔船与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我国自主研发制造,总长75.94 m的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58”号于今年4月圆满完成了航行试验;宁波捷胜公司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共同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套“大型金枪鱼围网捕捞成套设备”,改变了中国大型金枪鱼围网自动化捕捞装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但是,我国远洋渔船的自动化作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日韩和欧美渔业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的渔船大多拥有先进的捕捞渔具和捕捞技术,装备有全自动鱼类处理系统,超低温自动冷冻、冷藏技术应用也很广泛,渔船拥有较快的航速和良好的适航性,可以较少受渔场、资源、供给、销售等因素影响[14-16]。

2.3渔船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引领作用不明显

我国远洋渔船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标准水平不高。长久以来远洋渔船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17]。部分标准也存在滞后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甲板机械产品的需求。此外,部分远洋渔船装备则是“无标可用”,如远洋渔船捕捞设备,就有很大标准缺口,钓机、自动钓竿、钓台等均无标准可参考[18-20]。

与国外相比,标准对于行业发展的引领和约束作用不明显。我国现有行业性标准对于指标要求普遍偏低甚至缺乏指标要求,以甲板机械(如舵机、起锚机、绞车等)为例,其标准大多以设计技术要求、安装要求为主[17],对产品的制造、使用、维护、回收等环节则较少涉及,缺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指导,对于装备研发缺乏引领性作用。此外,现有的远洋渔船船型相关的标准由于各种原因缺乏行业约束力,船主和公司往往根据自身偏好及资金规模设计建造渔船[21],产生了远洋渔船船型不合理、船舶造价高、工艺差、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船舶质量难以保障,船舶安全存在隐患。

3 促进远洋渔船发展的相应策略

3.1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远洋渔船改造升级

我国远洋渔业目前“大而不强”,高龄渔船比例大,现代化新装备装船率低,能耗高,国际竞争力不足,在近年来劳动力逐渐紧张的背景下,亟需进行更新换代。集成了先进技术的新型远洋渔船,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生产效益也大幅提高,可以实现15%~20%的节油效果[22-23]。推进远洋渔船升级改造对拉动船舶建造及关联行业具有积极作用,也符合国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如果每年改造10%的海洋捕捞渔船,将形成直接年产值120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240亿元,增加9万个就业机会。淘汰落后渔船必须有计划开展,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渔场、渔获物市场需求等因素,保障行业发展稳定性。

各级政府和相关渔业部门应加大对远洋渔船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一是制定远洋渔船淘汰和升级发展规划,对远洋渔业捕捞作业船舶报废拆解、更新改造和渔业装备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参考依据。二是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渔船报废拆解、更新改造的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鼓励地方财政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向远洋渔船升级建造行业流动,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银行、保险公司、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23]。三是借鉴渔业发达国家经验,采用利息补贴以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远洋渔业企业和船东淘汰落后产能渔船,升级渔船捕捞和加工设备[24]。

3.2支持核心技术开发,提高渔船自动化和渔业信息化水平

近10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在各行各业进行渗透。大工业中机电控制、卫星通讯、数据分析与处理、传感器等新技术在远洋渔船中的整合应用,必将促进远洋渔船鱼类处理系统和渔场勘测、捕捞、加工及储藏等环节新型装备的发展,降低人员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要在世界远洋渔业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中国远洋渔船实际需求的核心渔船自动化装备,研究和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捕捞模式是重要前提。采用协作攻关、专项支持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卫星洋流信息和声波扫描仪、鱼探仪、潮流计等的应用,指导远洋渔船开展投网作业,提升远洋渔船侦缉鱼群的能力[25-26]。同时加快研发渔船捕捞加工一体化装备,提高渔船的捕捞和加工自动化能力,以达到节约劳动力、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的目的。加快渔船自动化装备研发力度、引进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远洋渔船捕捞加工销售一体化是中国远洋渔船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

3.3完善渔船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水平

加快远洋渔船制造及装备新技术转化为新标准的步伐[17],可有效提升远洋渔船的整体技术水平。新标准体系的完善,既能以行业和行政约束力保障远洋渔船的基本质量规格,又可倒逼远洋渔船制造业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生产模式的革新。另外,船型的分型标准化的推动也极为重要,对不同类型的渔船提出相应的标准,并根据远洋渔船船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优化。经过专门研究和设计的标准化渔船船型相比不合理的船型结构,阻力可以降低30%~50%[27]。目前,我国在标准制定机制方面存在着效率低、责任主体不明确、行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除了从政府层面进行协调组织外,需要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作用,兼顾统一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的利益,构建真正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具有可执行性的高水平标准形成和更新机制。

为全面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渔业管理部门应首先制定一批远洋渔船标准化船型的系列参数,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实现远洋渔船的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农业部计划到2020年,标准远洋渔船船型将覆盖主要远洋作业区域,新建远洋渔船标准化率要达到80%,这为加快将远洋渔船及装备新技术转化为新标准指明了方向。渔业管理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改革现有标准内容框架,与国外先进标准对照,补充关键性指标要求,加强相关标准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和约束性作用。同时,利用远洋渔船改造升级的有利时机,推进废旧远洋渔船拆解处理的标准化,以骨干企业共同体为核心,“政、产、学、研、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加大远洋渔船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28],实现远洋渔船装备生产、使用、维护和拆解过程标准化的全覆盖。

4 结语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面对远洋渔船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进一步提高远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聚焦,弥补短板,迎头赶上。我国综合造船能力和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捕捞模式、探捕装备、基础性渔具材料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远洋渔船升级改造过程中,必须进行精准攻关,提升新建渔船的技术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甲板机械、捕捞装备配套企业。为增强远洋渔业行业整体水平,需要从高水平标准体系构建入手,建立覆盖生产、使用、维护和拆解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根据行业发展现状,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装备技术指标和捕捞模式发展目标,结合物联网等技术,紧密跟踪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和相关通讯卫星系统的建设步伐,建立起新的信息化运行体系,主动改善国际远洋渔业捕捞合作机制,增强我国在各大洋渔业资源管理组织中的话语权。

[1]王传荣.加快远洋渔船装备发展,提升远洋渔业战略地位[J].中国水产,2012(6):11-14.

[2]岳冬冬,王鲁民,方辉,等.中国近海捕捞渔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 30(4):239-245.

[3]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015.

[4]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远洋渔业处.“十二五”远洋渔业发展成就显著[J].中国水产, 2016(1): 23-24.

[5]金剑,王化明,徐戈恒.中国远洋渔船船型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水运.2011,11(9):15-16.

[6]刘世禄,冯小花,陈辉.关于加快发展中国远洋渔业的战略思考[J].渔业现代化, 2014, 41(4):63-67.

[7]沙锋,徐晓亚. 加强老旧渔船检验保障渔船生产安全[J]. 中国水产, 2014(1):33-35.

[8]VAN DEN E E W, VERBERNE P H, VAN MINDERHOUT A C,eta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EP2081097[P]. 2009-07-22.

[9]闵明华, 黄洪亮, 石建高,等.渔用聚乙烯纤维研究现状及趋势[J].海洋渔业, 2014, 36(1):90-96.

[10]郁岳峰, 张勋, 黄洪亮,等.秋刀鱼舷提网集鱼方法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2):154-156.

[11]KEHAYIAS G, BOULIOPOULOS D, CHIOTIS N,etal. A photovoltaic-battery-LED lamp raft design for purse seine fishery: Application in a large Mediterranean lake[J]. Journal of Oral Surgery, 2016, 32(9):671-673.

[12]李天华. LED水下集鱼灯的研究与设计探讨[J].渔业现代化, 2010, 37(3):64-67.

[13]唐启升.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122.

[14]HUANG H W, CHUANG C T. Fishing capacity management in Taiwan: experiences and prospects[J]. Marine Policy, 2010, 34(1):70-76.

[15]徐皓,张建华,丁建乐,等.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续)[J].渔业现代化.2010,37(3):1-5.

[16]STANDAL D, SÖNVISEN S A, ASCHE F. Fishing in deep waters: The development of a deep-sea fishing coastal fleet in Norway[J]. Marine Policy, 2016, 63:1-7.

[17]李明爽.农业部启动远洋渔船标准化工作[J].中国水产,2014(2):24.

[18]魏广东.渔船标准体系建设创新研究[J].标准科学,2009(9):14-18.

[19]张铮铮,李胜忠.中国远洋渔业装备发展战略与对策[J].船舶工程, 2015(6):6-10.

[20]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09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J].广东造船, 2010, 29(1):20-22.

[21]何立军.上海市标准化渔船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2.

[22]陈志明. 海洋捕捞渔船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3]张衡, 唐峰华, 程家骅,等.我国远洋渔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 2015, 33(5):16-22.

[24]STOKKE O S. Transnational fishing: Japan's changing strategy[J]. Marine Policy,1991,15(4):231-243.

[25]刘志鹏.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三倍体诱导和鲆鲽鱼类微卫星通用性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6]ASCHE F, BJOMDAL M T, BJOMDAL T. Development in fleet fishing capacity in rights based fisheries [J]. Marine Policy, 2014, 44:166-171.

[27]RUSU L, SOARES C G. Forecasting fishing vessel responses in coastal areas[J].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19(2):215-227.

[28]李涵.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齐鲁学刊, 2015(6):121-125.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a’s pelagic fishing vessels

HU Qingsong, WANG Man, CHEN Leilei, LI Jun

(CollegeofEngineeringScience&Technology,ShanghaiOceanUniversity,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OceanicFisheries,Shanghai201306,China)

Developing pelagic fishing can help to reliev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pressure, expand ocean fishing space and protect national maritime interests. In 2015, there were 2 512 pelagic fishing vessels in China with a total power of 2 160 000 kilowatts, accounting for less than 0.3%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ishing vessels and closed to 10% of the total power. Based on the general amount, total power and fishing type of pelagic vessels for tuna, squid, saury and Antarctic krill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lagic vessels in terms of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age, basic fishing gear material, fish detection and attraction equipment, fishing equipment and mode, automation and stability of deck facilities, etc.,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present fishing equipment standardization system is rather low and lack of guiding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s. Based on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pelagic fishing vessels development, including, upgrading and reforming fishing vessels, increasing the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level of key equipment, constructing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new standards of fishing vessels and equipment, and realizing the whole life-cycle standardization.

pelagic fishing vessel; fishing mode; deck equipment; standardization formulation mechanism; full life cycle

10.3969/j.issn.1007-9580.2016.04.014

2016-05-09

2016-07-28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A1-0203-16-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150)

胡庆松(1979—),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渔业工程装备。E-mail: qshu@shou.edu.cn

S977

A

1007-9580(2016)04-076-05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金枪鱼渔船
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金枪鱼淹死事件
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加速的金枪鱼机器人
金枪鱼与海豚
千舟竞发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南海灯光围网渔船改装设计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