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嬗变

2016-09-18李曙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豫剧黄梅戏唱腔

李曙华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汉河小学,山东 青岛 266100)

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嬗变

李曙华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汉河小学,山东青岛266100)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在不断的反思与嬗变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高质量的教学自然需要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但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我们为此苦苦追寻与探索,失败的苦恼、反思“嬗变”后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我们。在教学中,我结合自己执教过的音乐课《走进地方戏》进行对比反思后发现,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老师,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来,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经常地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嬗变”,以适应新时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要求。

案例

“走进地方戏”——作为我校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学校开设戏曲校本教材,学生对戏曲有所了解,所以我认为应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必要将课程导入设置得繁琐复杂。

上课伊始,首先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看他们对地方戏有哪些了解,随后直接板书课题:“走进地方戏”。接下来是欣赏相关片段,如黄梅戏、越剧、豫剧,然后与学生一起对各种剧种的唱腔风格和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整节课下来,感觉很充实,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效果也令人满意。

但是反思整节课的各个环节,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经过不断思考,本人发现问题出现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没有激发起来,没有体现新课标提出来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等基本理念。

反思后的“嬗变”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

音乐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激发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的兴趣,达到自身进一步提升的目的。所以二次重建后,我采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给学生提供听、赏、唱、演等课内外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由表达,这样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中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理念。

二、教学策略的实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课前准备(第1周)

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活动:主题——走进地方戏。

1.活动时间安排:两周

2.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由选择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教师将学习任务合理分工。各组分别选择领取学习任务:第一组:黄梅戏;第二组:越剧;第三组:豫剧。

3.布置具体学习任务

①搜集整理各剧种的起源与形成、流传地区、代表曲目、唱腔特点、著名演员;学唱一两句唱腔或学会表演动作。

②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制作成ppt。

4.活动要求

①每组选出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探究学习的准备。

②组长建立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小组人员的学习过程和资料,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

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书本、电视、请教老师家长等途径,合作探究,完成各组的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初步感受黄梅戏、越剧、豫剧的魅力和传承的价值。

5.在课堂展示中将通过评价评选出最具探究、合作学习、表演潜力的小组。

(二)课堂教学(第2周)

由本人设计的课堂第一个环节是“戏曲大家谈”,要求各组同学分别选派代表,对所探究学习的成果向同学展示。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我宣布“开始”,各个小组的代表已经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热情高涨。随后通过“猜拳”的形式确定学生汇报展示三个剧种(豫剧、越剧、黄梅戏)的先后顺序。

同学们的展示更是令我耳目一新。豫剧代表队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介绍了豫剧的名家、名剧、脸谱、唱腔特点、流行地区等知识。通过他们的介绍,同学们知道了常香玉的原名是张妙玲,了解了小香玉历经艰辛创办的希望小学培养了一大批豫剧的好苗子,为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两名女生演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越剧代表队也不示弱,他们向大家展示了制作精美的越剧网站。网站上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越剧的诞生、代表曲目和人物、水袖翩翩情意传、越剧唱腔特点、越剧唱腔欣赏、越剧音乐知识等等,主讲的小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同学们听得津津乐道。

最后上场的是黄梅戏代表队。首先他们让大家欣赏了由小组成员表演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小演员们将剧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感觉表演得活灵活现,他们的表演也令同学们兴奋不已,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接下来,由主讲同学结合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向大家逐一介绍了黄梅戏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对比严凤英、马兰的唱腔特点对黄梅戏的发展陈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我在预设中没有想到的,由此可见学生们的潜力巨大。根据各组的展示及同学们的互相评价,最终黄梅戏代表队荣获“最具探究学习潜力组”。

分析成功的因素

一、前后两次课失败和成功的分析

第一次课堂失败的基本特征:目标定位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学方法单一,各个环节的导入没有巧妙的设计,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讲述过多,学生参与偏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

第二次课堂成功的基本特征:目标定在了对学生情感的调动、能力的培养上,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新颖,具有挑战性,并融入了竞争的机制;多媒体教学整合与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谈、听、看、唱、演、辩中学习知识,并巧设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乐学的态度,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

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使得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理念得以实现,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活动,学生的感知、质疑、探究、自主活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沟通合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网络的使用使教育信息资源极丰富,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的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趣味性。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成果汇报展示,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尤其是学生不习惯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戏曲课,换种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他们一方天地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又让学生获得做小老师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安排了“看戏与学戏”“戏曲大舞台”“音画对对碰”等形式,将听、看、唱、演、辩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始终保持学戏兴趣,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在不断的反思与嬗变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G622

A

猜你喜欢

豫剧黄梅戏唱腔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