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6-09-18白瑰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龙潭

白瑰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探析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白瑰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244000)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是矛盾,又是机遇。不恰当的改造有可能会破坏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不能以牺牲文化生态价值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应从整体上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本文为了探析出更适合铜陵市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对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调研。

传统村路、铜陵市、大通镇、澜溪老街、凤凰山村

一、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背景

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2012年9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徽省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主要分布在皖南、沿江和皖西地区。在第三批申报过程中,合肥、芜湖、铜陵、滁州四市均有村落入围,实现“零突破”。铜陵市的铜陵县钟鸣镇龙潭肖村、东联乡水浒村赵氏戏楼村2村入选。2014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为了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由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徽省文化厅牵头,组织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和申报工作。2014年,由安徽省认定的传统村落名录中,铜陵市大通镇澜溪老街、和悦老街和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钟鸣镇龙潭肖村共4村榜上有名。

2015年的泉州两会上,保护闽南古民居和传统村落,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多个提案均为此出谋划策;2015年11月16日,在由光明日报与中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湖南南岳古镇,共商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大计。全国各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呼吁的热情高涨,“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活态文化’刻不容缓。”而在此次论坛上,百余名专家共同发布《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南岳共识》,这是学术界关于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深度思索和进一步定位。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但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的生产和生活。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是矛盾,又是机遇。不恰当的改造有可能会破坏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不能以牺牲文化生态价值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应从整体上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实践中,旅游发展的势头迅猛。安徽宏村、西递等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据资料显示,旅游人数每年呈100增长。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为保护村落提供了资金。但是当前无专门对铜陵市传统村落的研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解读,更没有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专门的探讨。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期间进行历史、文化或自然科学的考察与交流、学习等活动。因为文化旅游产品具有非物质性特征,需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进行挖掘。

二、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一)铜陵市大通古镇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位于安徽省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通镇成为古铜都的西南门户。作为铜陵的南大门,铜青、铜贵公路和沿江快速通道穿境而过,铜九铁路和铜汤高速即将通车,加之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镇域境内已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

大通镇是佛山九华的头天门,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的大通,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老街、古井、万亩沙滩、水上人家、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景点,是沿江揽胜的胜地。大通镇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和悦老街原有“三街十三巷”,是列入大通古镇建设第二阶段的保护修缮工程。

笔者去年6月份考察大通镇,“大九华山头天门”牌坊下铺设了石板砖,该区以大通镇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在注重大通修缮保护与开发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对该镇岸线进行绿化、美化和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大通古镇品味。

澜溪老街是一座“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去年7月份考察澜溪老街,其修缮保护一期工程已进入扫尾施工。目前,澜溪老街修缮保护一期工程主体完工,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据了解:一期工程内容是对沿街分散的八处公房,如侵华日军大通俱乐部、大通电影院、邮电所等进行外立面改造;对临街79户连片民房进行修缮、重建,其中损毁严重需要重建的有50户;对大通牌坊至澜溪老桥口的近400米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二期工程对侵华日军俱乐部至大通电影院的近150户沿街公房、私房进行修缮。

大通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求打造出“镇在园中、湖在镇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将整修古建筑,恢复和悦街昔日大商埠的风采,有望成为以旅游为主体的商贸旅游镇。铜陵市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修缮保护大通古镇澜溪、和悦老街,重现明清特色徽派古镇,打造古镇风景区,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

(二)铜陵县顺安镇凤凰山村

铜陵市凤凰山村,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级风景区。以种植凤丹为主,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相思树、滴水崖等省级著名旅游景点。其中相思村景区,是从东部至西部有一脉呈弧形展开的山峦,形似一只展翅的凤凰。山脚下是大小不同的自然村落,与东村、西村,并称为相思自然村。

从2011年以来,凤凰山区以景区相思自然村为中心,进行村庄整治和土地整理。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建成的牡丹观赏园,吸引了大批的游,一年四季游客不断。

笔者于今年4月考察了凤凰山村,素雅小楼、整洁街道,政府在对传统村落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保留了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且村民在政府的倡导下,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转变,改变了农村过去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文明素养逐渐提升。千百年来散落的农村,正经历着传统肌理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正如凤凰山村党委第一书记胡宏伟所言:美好乡村建设像茶,有甘有涩,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把最好的茶性冲泡出来。但无论是牡丹扬名,还是环境改善,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村民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生活。

三、钟鸣镇龙潭肖村

2014年8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文物局、财政厅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铜陵县钟鸣镇龙潭肖村就位列其中,龙潭肖村是金山行政村11个自然村之一。 建村约400年历史,是铜陵市最偏远的山村,但是古村落风貌独特,保持较为完整,大概是地处深山的缘故。

龙潭之名则是来自于村中的一个古潭。笔者今年5月考察了此地,和徽州的古村落相比,没有标志突出的建筑,但是充满了原生态的生活气息。村民们依山势而建房,村前小溪与龙潭相连,环村而绕。村中有十几条小路,地形颇具特色。目前龙潭肖村尚存有七八座古建,其中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一幢,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四水归堂式的徽派建筑。虽然古名居、道路、河流、古树和整体风貌等都保持较好,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与保护,建筑日渐破败。

如何能怎样让龙潭肖村走出“深闺”,发挥它的旅游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也是笔者考察到铜陵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仍有欠缺的地方,希望通过研究,让更多人来关注铜陵其它的传统村落,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形成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全国传统村落正在遭遇着历史性的老化,也遭受到破坏性的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形态具有不可再生性,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在文化生态上不提倡"先拆毁、后重建",保护传统村落应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铜陵市传统村落保护,应以文化为导向,以旅游资源的吸引点,充分发挥铜陵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保持原有的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资源,形成人文历史产品、民俗工艺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商品消费产品、体验旅游产品等系列产品。这才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好的出路。

[1]冯淑华,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M],科学出版社,2011-01.

[2]车震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M],科学出版社,2008-01.

[3]汪欣,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06.

[4]闫怀振,铜陵市乡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8-1.

[5]陈江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概论[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87.

[6]胡千慧,铜陵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

TU746

A

2016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保护传统村落与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以铜陵市大通古镇为例(项目编号:SK2016A093)。

白瑰伟(1986-),女,安徽铜陵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龙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龙潭画影
亲亲的鸟
九龙潭的龙
其实冬天不可怕
永平龙门的龙潭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