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来无恙,还是老面孔

2016-09-16黄文义

台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佛法佛陀

别来无恙,还是老面孔

ZHUIGENSUYUAN

追根溯源

HUANGWENYI黄文义

台湾金融界资深专家

台湾莺歌人,祖籍福建省安溪县,在台湾金融界工作20年,在私募、定增、互联网金融方面,颇有心得与造诣。对于华夏文化、历史有浓厚兴趣与涉猎。现专门关注台湾少数民族的民宿经济、文化传媒与文创产业

台湾的五十年代,日本人刚走,国民党刚来,受战争的影响,台湾一切也是百废待举,尤其农村地区更是缺衣少食,翁清富董事长即是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义竹乡头竹村贫下中农家庭这样的背景。排行老幺,出生未久,母亲即往生,家庭生计唯赖父亲打工维持;母亲不在了,小孩子只能由老祖母抚育长大,但是家里食指浩繁,不及应付只能忍痛含泪,将幼小的翁清富送给本村人家做养子。

但是骨肉亲情岂是说割断就能割断的,况且又在同一村子常常见到,祖母心底的不舍又是何等煎熬;终究是亲情难离,只有向养父母索回自己养育,一枝草一点露,环境再怎么恶劣,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翁董在每年自己的生日当天总是自闭禅房,礼佛拜忏,想起完全一片空白印象的母亲以生命赌上儿女之生,父亲、祖母含辛茹苦百般呵护,受尽千辛万苦抚育自己成人,终至声泪俱下,涕泗纵横。

幼年家贫,幸受家乡村里人百般呵护帮赞,思食得食吃的是百家饭但不得温饱,思衣得衣亦是破烂百家衣仅能蔽体;初中时生病幸亏老师同学帮助才得以住院就医。一路半工半读到高中毕业。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以报,翁董自幼立志,感恩图报于一切施恩者,当愿经济许可时,种一水果之公园,任人免费采摘,以报众生。

翁董服完兵役后入社会工作,均不忘水果公园报恩之事,就业时受到老板的调教,数年后为了自己的小时愿望欲报恩于加恩者。以不同的事业自立公司,勤俭诚信守时的努力工作。

在偶然间翁董在天神宫请到一本释迦牟尼佛传。自此深庆自己做了世间净业,深信因果,努力钻研佛书,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法;菩萨行处,如来本地风光。以弘扬佛陀教育加上小时愿望,做一满种水果的公园以解来者四大饥渴,并解世间苦恼为方便,设立清苑茶艺有限公司,将工作、学佛、弘法皆溶入生活当中。

1994年,随大陆改革开放的机缘,翁董在福建漳浦县长桥镇324线国道边359.6公里处开立清苑茶庄,将报恩的念头予以实现,且容入佛陀教育于生意,打造心目中想过千百回的果园茶园。沿着山坡一株株果树茶树被栽种,一尊尊罗汉菩萨石雕被矗立,一栋栋茶房民宿佛堂被建立,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陀精神,翁董将茶道、佛法心得跨越海峡与两岸同胞乡亲共同分享论证,悠忽二十年。

清苑茶庄董事长翁清富

翁董因着佛法修行,开始深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茶庄也开始骆驿不绝访佛论禅的文化人士,他的佛言偈语令人深思,全国的书法名家多有在与他论谈后挥毫写下他的偈语,高悬堂上;漳州的乡亲也开始请他讲经说法,他在漳州附近几个加盟的茶行每周都有佛法时间,启迪人心。翁清富老师的访谈录——《别来无恙还是老面孔》已经出到第五集,印刷千万本。

“别来无恙,还是老面孔。”回顾翁董的创业人生,大半时间都在祖国大陆,异乡漳浦,早已成为故乡,一个来自台湾嘉义的贫苦小孩,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在闽南大地上,以佛法为依归,实现了自己报恩的梦想,儿子也娶了漳浦的媳妇生了小孩,在祖国土地上,翁家已经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佛法佛陀
春·遇见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最后的说法
境由心生刀作笔 玉亦载道写春秋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养身与养心
佛教小故事——种植心田
最美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