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成果 5年6部词典(手册)1个网站

2016-09-16

台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知识库海峡两岸词典

合作成果5年6部词典(手册)1个网站

自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提出“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以来,2010年初两岸分别成立小组开始启动合作编纂工作至今,5年来,两岸专家学者就《中华语文大词典》的编写、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的建设与完善、两岸语料库的建设与共享、两岸语文报告的发布等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5年来,经过两岸专家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差异词词典》《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两岸通用词典》《两岸科技常用词典》和构建了“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这些成果的取得,势必对消除两岸汉语言文字的差异、促进两岸常用字词使用的统一,方便两岸同胞沟通和语文应用,进一步推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两岸专家学者多年研究成果

《两岸常用词典》

该词典内容以描写性、通用性、实用性为编写原则,以收录两岸通行的常用字、词和固定短语为主,酌收两岸现行字形、音读和词义不同的条目,以求同存异、异中求通方式,使两岸交流中语言能畅通无障碍。同时,适当收释一些双方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词语,反映两岸语用异同,以方便两岸交流和一般民众使用,并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帮助。

大陆版、台湾版于2012年8月相继出版。大陆版词典共收条目35000多条,每个词条都以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符号加以标注,收录的词语分为五类,包括两岸通用的常用词语、同中有异的词语、同实异名的词语,同名异实的词语,属于一方特有的词语。“窝心”“公车”“脱产”等同名异实的词语被重点标识,“小三”“雷人”等流行词语未被收录。而台湾版则收入大量流行词,在马英九参加的《两岸常用词典》台湾版发布会时,他举词典收录的流行词“宅男”“宅女”“礮”,以及预定增加收录的大陆用语“给力”及“雷人”为例,说明这是一本生活化的实用辞典,也希望借此进一步加强两岸沟通,在“维持传统,包容变化”的精神下,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交流与了解。

该词典是海峡两岸数百位专家学者,历经近3年努力合编的第一部小型词典;力求消除两岸字词出现形、音、义的差异。其主编李行健指出,这必将成为两岸语言文字化解歧义、顺畅沟通的桥梁,也必将促进两岸文化更深入地交流合作,为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两岸差异词词典》

旨在聚焦词汇差异,反应语文生活,加强两岸沟通,推动语言和谐。

该词典收词5000多条,含独有词、同名异实词、同实异名词;两岸字形差异的词语采用词目对照形式,方便使用;释义准确简洁,尤其注意两岸词义的细微差别;设“信息提示”栏,提示词语背景知识、读音差异等信息。

《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

近年来,两岸往来旅游、求学、经商或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帮助他们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有关词语,克服或避免语文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顺利地融入和适应相应的语文生活环境,两岸合作编写此书。

本书采用表格形式,按交际场景和话题内容分为12个单元,每单元由“词目”和“简释与说明”两大栏目构成,其中词目又分为“大陆”和“台湾”两个小栏目。另13单元为附录部分。

《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

科学技术名词的称谓各异,影响了两岸各界的交流合作。双方在商谈和对话时,有时要借助第三方语言如英语来判断对方所说的概念;在书写合同、协议书、备忘录时,有时不得不繁琐地添加注释或标注对方使用的称谓。同文同种却难以顺畅交流。感触之余,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并开展科学技术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两岸专家在电工、海洋科技、电力、材料科学、生态学、化学、数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领域完成了名词对照,并将对照成果进行了发布。本书收录海峡两岸科学技术领域实同而名异的术语41595组。

《两岸通用词典》

《两岸通用词典》是在《两岸常用词典》基础上编写出版的,历时3年多时间,于2015年12月面世。《两岸通用词典》出版后,得到了教育部、国台办等部门的高度评价。教育部副部长兼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指示语用司就此事专门向国务院报告。

该项目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的教育部重点项目,得到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2012年,该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338.6万元。

该词典以描写性、通用性、实用性为编写原则,以收录两岸通行的常用字、词和固定短语为主,酌收两岸现行字形、音读和词义不同的条目,以求同存异、异中求通方式,使两岸交流中语言能畅通无障碍。另收释一部分两岸各自特有的词汇,以便相互沟通。共收字头1万多个,其中包括大陆《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个字,也包括台湾《国字标准字体母稿》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收词条7万多条。

《两岸通用词典》的后续项目《中华语文大词典》正在编写过程中,预计2018年出版。《两岸常用词典》《两岸通用词典》,以及后续的《中华语文大词典》的出版,是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将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重要贡献。

《两岸科技常用词典》

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就把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列入共同协议之中。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师昌绪等70余位专家学者呼吁: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消除两岸的语言障碍,建议两岸有关名词工作的权威部门联合组成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协调机构,统一管理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两岸科技常用词典》于2010年5月启动,历经5年时间完成。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对照、交流是两岸开展科教、经贸、文化的重要基础,是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两岸科技常用词典》正是第一部海峡两岸对照性的科技词典。词典共收录两岸常用科技名词19500条,涉及31类学科领域,共280万字,并配有彩色插页和随文插图。重点探析了科技名词拼写中概念整体性、分连写、连接号使用等方面的难点,交代了处理这些难点的具体方法,并阐明之所以这样处理的思路和依据。词典除了具备对照性功能,还具有知识性特点。如将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重大科学事件及时入典。

本词典由路甬祥院士担任首席顾问,王永炎、李济深、张礼和、张焕乔、陆汝钤、陈运泰等院士担任顾问,刘青编审担任主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

2012年2月8日,作为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两岸共同建设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免费面向全球网民开通。其中,中华语文知识库的大陆网址为http://zhonghuayuwen.org,台湾方面的 网 址 为http://chinese-linguipedia. org。

“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的开通,是把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放在互联网的云计算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方便民众查询与学习。该网站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展现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成果。二是呈现为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服务的语言资源,如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汉字属性库等。三是表达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语言资源的丰富多彩。比如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各种语言测试和语文知识等。其中“语文博览”栏目中还有诗词经典诵读、名家书法欣赏以及汉语音像资料等。

据悉,中华语文知识库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库,将会不断更新、丰富,打造一个学习和继承中华语言文化的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知识库海峡两岸词典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海峡两岸喜娘电视PK
“函数及图象”错解词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漫画词典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