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类专业《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2016-09-15丛日敏王卫伟于怀清

山东化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工艺学精细化工考核

丛日敏,王卫伟,丁 锐,于怀清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材料类专业《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丛日敏,王卫伟,丁 锐,于怀清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根据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特点,结合高校材料类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总成绩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过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调研汇报、综述论文和课程实验四个环节构成,每环节成绩比重为15%;期末考核以开卷考试方式进行,成绩比重为40%。本考核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压缩了讲授学时,突出能力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了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精细化工工艺学;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能力培养

随着精细化工行业和新材料领域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不断深入,精细化工工艺学不仅是高校精细化工专业的基础课,也成为了材料学科中精细材料、功能材料方向选择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因此,根据材料类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建设,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既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材料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1]。在进行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时,我们进行了以下了探索。

1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目标

通过学习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将使学生对精细化工的基本面貌、技术范畴、重要系列产品、基本原理、生产工艺、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新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开发[2]。因此,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精细化工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兼顾学生的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培养。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不能实施单一以再现记忆知识为主的理论考核,还需要更加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本课程将通过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将课程考核从单一的知识内容考核转移到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核,从知识记忆的"要我学"教学模式转变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我要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以学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出勤、作业、实验等作为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3-4]。为克服传统考核形式的片面性,能科学、全面地给出学生的综合评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确定精细化工工艺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将过程考核成绩比重由20%提高到60%,期末考核成绩比重由80%降至40%,并确定了每部分考核的环节和成绩比重。

2.1 过程考核

根据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特点,设定过程考核成绩比重为60%,考核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将学生的出勤、课堂讨论、作业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

(2)调研汇报:随着课程进行,给出选题范围,让学生对某种精细化学品、新材料、功能材料的概念、分类、配方、生产工艺、功能、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及前景、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网络、市场和文献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小组(≤3人)的形式制作调研报告PPT,在课堂进行汇告。小组各成员根据贡献互评,确定各成员得分,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5%;

(3)综述论文:学生将所查阅和调研资料写成综述性论文,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可能的发展前景或可行的技术发展方向,一方面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另外,可将实现活学活用,培养学生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产业和市场调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5%;

(4)课程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与讨论环节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或数据分析与讨论等内容,评定学生成绩,占总成绩的15%。

2.2 期末考试(终结性考试)

为促进学生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前,课程负责人出两份试卷,并给出标准答案,难度系数比例相当,差异必须超过80%,随机抽取一份作为最终考卷。试题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检验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既有知识要点,又有表述与发挥余地和提出独立见解的空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考后由课程项目负责人评阅试卷,然后交由课程项目组成员审核,实现考核工作的最大透明化、公平化。

3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实施效果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总共设定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开课学期为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在第一节课上,我们首先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本门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然后,把课程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内容、形式及时间告知大家(见表1),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和准备。

表1 过程考核内容及考核形式表

由于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同学们的学习方式也从前松后紧的突击背诵考试型,转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全程合作参与型,同学们对这种考核方式是乐于接受的,于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第一,出勤率明显提高。学生需要参加的过程考核环节大部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有选择自己兴趣点、表现自我与发挥专长的机会,这充分调到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除了病事假,同学很少缺勤。

第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能力提高。在过程考核中,学生们查找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的范围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原料和产品,对大量的精细化学品的类型、配方、各组份作用、生产工艺、性能、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了广泛的了解,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制作汇报幻灯片和撰写综述论文的过程中,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归纳总结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实验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实验大纲的范围内,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做实验,参与实验方案制定、设计,并对想参与该实验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成为实验老师的助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兴趣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第四,学生的总体成绩明显提高。新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立体、全面的考核,这个过程中,学生忙而不乱,各有所长,自信心也得以增长。本学期选课学生总共63人,综合成绩优良人数62人,比率为98.4%,中等1人,比率为1.6%,比往届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4 结论

我们进行了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确定课程考核方式由过程考核和终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过程考核成绩比重为60%,由平时成绩、调研汇报、综述论文和课程实验四个环节构成,每环节成绩比重为15%,期末考核以开卷考试方式进行,成绩比重为40%。

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压缩讲授学时,创造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的方式,有效地将课程考核从单一的学期末知识内容的考核转移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核,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1] 丛日敏, 杨彦功, 李 蛟, 等. 材料类专业《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建设探索[J]. 广东化工, 2014, 41(19): 215-216.

[2] 宋启煌, 王飞镝. 精细化工工艺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3] 黄德智. 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1): 86-88.

[4] 孙桂英.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国会议),2014:562-567.

(本文文献格式:丛日敏,王卫伟,丁 锐,等.材料类专业《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6,45(14):126-127,134.)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of Fine Chemical Technology

CongRimin,WangWeiwei,DingRui,YuHuaiqi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Chemicals Technology course, cultivation target of students and the social talent demands,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of which was reformed. The course total grad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process evaluation and final evaluation. The process evaluation results from four parts: usual performance, research report, review papers and course experiments. The proportion of each part in the total grade is 15%. The final evaluation comes from the open book examin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is 40%. As the results, teaching hours was compresse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was enhanced, abi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 was strengthened, the atmosphere of research teach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were bulit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by this students centered evaluation system.

fine chemical technology; refor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process evaluation; ability training

2016-05-13

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资助项目(鲁教高字(2012)14号)、材料化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003114002)、山东理工大学课程负责人支持计划、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资助

丛日敏(1975—),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

G4

B

1008-021X(2016)14-0126-02

猜你喜欢

工艺学精细化工考核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辽宁省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探析与建议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精细化工废水污染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