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体会

2016-09-15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肺源心脏病病程

邵 蘅

745000 甘肃省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体会

邵蘅

745000甘肃省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目的观测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治疗,比较患者两周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稳心颗粒;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我国正趋于老龄化社会发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2]。本文为有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使用稳心颗粒进行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对象,以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1.1 观察组50例,包括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65至70岁,平均年龄(67.80±6.50)岁,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1.57±0.68)年。

1.1.2 对照组50例,包括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60至75岁,平均年龄(66.53±6.50)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1.80±0.55)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氧疗、抗感染治疗、化痰、控制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3]。

1.2.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稳心颗粒治疗,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九毫克,连续治疗两周。

1.2.3 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图辅助观察,治疗前后对比,记录患者病症的好转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观察和统计每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情况,依照美国相关学者制定的有关心律失常疗效的标准进行疗效测评。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判定标准分为三项:显效:过早搏动消失或减少至80%以上;室上速心室率恢复正常。有效:过早搏动对比原来减少55%-70%,室上速心室率有所减慢。无效:过早搏动未发生变动甚较之前增多,室上速心室率无变化。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均经SPSS18.0版处理,总有效率—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后,其各项指标对比差异较大,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典型的并发症之一[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疾病治疗难度大且极易加重原本的疾患。有关资料显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若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导致诸多不良后果,故此,在临床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不宜过多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当中。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控制心力衰竭治疗、化痰治疗、抗感染治疗、氧疗等常规治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平稳作用,但是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由于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受到使用禁忌的影响,导致治疗过程难度增加,治疗效果下降,最终给患者造成治疗时期的痛苦。

稳心颗粒是由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等天然药经现代高科技加工形成的中药复方药[5],是对抗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中成药。经药理研究证明,稳心颗粒中的药物组成部分均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如:三七和甘松性甘温,具有开郁醒脾的功效,琥珀属性甘平,具有活血利水之功效,党参和黄精属性甘平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养阴等功效。因此稳心颗粒具有开郁醒脾、益气养阴、活血利水、通络等功效。其中三七总皂甙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甘松则具有延长抑制电位时程的作用,对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本次观测对比中,对照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00%,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低22.00%。由此可以说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见效快,其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兵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12-13.

[2]张琳琳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346-347.

[3]强华琼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45-46.

[4]梅桂清 .稳心颗粒联合奎尼丁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0):87-88.

[5]李朝辉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284-285.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52

2095—9559(2016)04—2376—01

2016-03-11

猜你喜欢

肺源心脏病病程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Smog in Los Angeles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