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的经验还能指导儿女吗?

2016-09-14流沙

杂文选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权威伦理小孩

流沙

现在想当个有“权威”的父母是很难的。

譬如手机密码忘记了,如果家里有个小孩就可以帮你找回来;如果电脑系统崩溃了,家里如果有个爱好电脑的小孩就可以轻松地帮你重装。还有一些新名词、新游戏什么的,只要问问家里的小孩就可以了。

我家里有个十三岁的男孩。电脑里的问题,手机上的问题,还有家用电器出现的问题,统统问他,他基本上可以“妙手回春”。有一次,我问他一个QQ上的功能,他正在做作业,抬起头,非常不屑地嘀咕:“你连这个也不会啊!”

看看,“父道尊严”在哪里呢?

几十年前的世界是不会发生这种状况的。当年的日子就像复印机一样,年年相似,代代相同。

当时的父母自然有“权威”的!这种“权威”不仅仅来自于礼教,更来自于只有经历过岁月才能积累下来的“经验”,年轻人是学不到的。

可是现在呢?不行了。

社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后,这种“经验至上”的伦理就不管用了,老人们的经验已经不能指导年轻人了。譬如农民父亲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就不能指导在城里当工人的儿子。很多父母把子女养育大后,他们一旦到城里工作和生活,父母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干些什么了,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了两个完全隔离的世界。

但是现在呢?

我曾经带父母亲去北京玩,他们不会在网上订机票,找不到飞机的座位号,到了北京也不知道如何换乘地铁……这个社会发生了太多的变革,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需要我来引导,为他们忙前忙后地服务。

有一个骗子,挨家挨户地在农居的门口扔“刮刮卡”,父亲捡到这张纸,刮出了“特等奖”,他就信了。后来父亲打电话来问我,被我制止了。

这一点七十岁的父亲是“明智”的,他经常向我讨教,而且是一有问题就会来问我。

这已是一个老年人反过来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经验”已被打碎一地。正因如此,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老年人,像现在这样遭遇“经验无用”的尴尬。他们一旦赋闲在家,只要不学习,就会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

现在的老人是孤独的,也是茫然的。

这种“茫然”就像我现在求教于十三岁的儿子一样,很多新鲜事物,我已不关注了,也懒得关注了。我正在慢慢地游离出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在伦理上,我还是他的父亲,但在某些方面,他却是我的老师。这就是这个时代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和需要进行心理调适的地方。

【原载2016年7月21日《平安时报·沙龙寄情》】

猜你喜欢

权威伦理小孩
云小孩(上)
懒小孩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